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賴東明 與癌共生

與癌共生

出處/ 2013年5月號/第315期 
撰文/
瀏覽數 : 3433
收藏 瀏覽數 : 3433
與癌共生

前聯廣公司董事長賴東明不忌諱地談自己得到腦瘤的經歷,提醒民眾不管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做健康檢查,並翻譯了成功抗癌的兩位名人經驗,勉勵同樣罹癌的病友,正面看待癌症、理性選擇治療。

 

談癌人人色變,癌症非遠在身外,而是潛在身內之病,然而,人人卻時常忽略其存在與威力。


臺灣的報紙鮮少看到有關癌症的廣告,不管是預防、治療等。日本的報紙在這方面卻屢見不鮮,使人談癌色變,但色變之餘又增加淡定。因為次次會增加有關癌症的常識,增加處變不驚的勇氣。

 

日本公益廣告機構
刊廣告提醒癌症篩檢

日本有家由廣告廠商、廣告媒體、廣告代理等三業者組成的團體,名為日本公益廣告機構(A C JAPAN),經常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提醒日本人要多注意癌症。

 

今年3月就有一則廣告,以小孩為代言人,呼籲大人要常接受篩檢。小孩微笑地說:「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表叔、堂嬸、麵包店的叔伯、花店的姐姐,我非常喜歡你們,一定要去做癌症篩檢喔!」接著用數據強調:「2位日本人中,有1人有得癌症的可能,你所喜歡的人能倖免此難嗎?」提醒民眾「每年接受一次胃癌、腸癌、肺癌篩檢,每兩年接受一次乳癌、子宮頸癌篩檢。」公益廣告要如此呼籲,是因日本人有半數「沒有時間」去篩檢。

 

近半數日本人表示
沒有時間篩檢癌症

日本政府今年3月中發表了有關癌症對策的民意調查報告。調查題目是工作與篩檢癌症能否兩全?回答困難者有68.9%,可能兼顧者有26.1%。以年齡別來看,20~40歲回答困難者答75%以上。日本厚生勞動省分析,「年輕人為主的世代對就業或育兒抱有不安」,是故,政府要努力規劃出可兩全的環境。

 

本次調查顯示:「1.未接受癌症篩檢的理由,高達47.4%受訪者認為是沒有時間,2.對於兩週接受一次檢查或診療,工作場所無法允許者高達70%」。

 

去年中斷一次健檢
腦瘤竟找上門

由上可知,沒時間與工作因素,使人難以去做癌症的篩檢與診療。筆者曾3年持續不斷做健康檢查,為此拋開時間緊與工作忙,去求取自我正常的健康證明。然而,去年疏忽了一次,這一疏忽卻讓筆者在龍年末蛇年初成了病老人,被迫治療腦瘤。

 

去年11月初,筆者與扶輪友人忙著從事扶輪親恩基金的獎學申請之審查、面談與頒獎。卻在這段期間發現,早晨散步時左腿著地無力,休息坐在椅上時易打盹。內人機警,查覺有異,速安排檢查。經診斷發現右腦有瘤,趕緊進醫院接受治療。所幸發現得早,加上醫師高明,月前出院,如今可如常生活。

 

於此奉勸讀者,每年選定自己生日去做健康檢查,以便向「賦予生命的父母報告生命保養良善。」此一舉兩得!

 

抗癌成功的兩位名人
公開與癌共生的經驗

也許日本人罹癌比率高,需要人人時時關注,因此一家藥廠、報社和雜誌社,聯合舉辦了一場研討會。邀請曾得癌而治癒的兩位名人,公開自身經驗。兩位名人其一為公益財團法人日常防癌協會會長垣添忠生,曾罹患腎臟癌與大腸癌,另一為千葉商科大學校長島田晴雄,曾罹患攝護腺癌,而主持人是町亞聖小姐。

 

茲將座談內容摘譯以享讀者。以下是對談摘要:

■如何面對癌症?
島田:被癌症狠狠一擊後,我試著創造出一個能鼓勵我的「虛我」角色,「虛我」是我的醫療代理人,會客觀廣泛地蒐集有關癌症的醫療資訊而與醫生互相討論,幫助罹患癌症的「真我」,當我如此做時,不安思慮消失殆盡,這時「真我」總算能面對癌症,得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
垣添:在工作上,在家庭上,在人生觀上,人各有差異。島田校長積極面對癌症,想必用功,在多樣的治療方法中加進醫生意見,綜合起來而選定適合自己的療法,讀者也可與醫師密切溝通而決定最好的癌症療法。

 

■治療的其他建議?
垣添:以治療攝護腺癌為例,除了在泌尿科接受手術外,也可在同一醫院找尋放射線科的治療,如此可有更廣的選項。

町:以前的治療觀念是一切交給醫師,但近來似乎有病人或家屬漸具主導決策。

垣添:病人與醫師的立場各有不同,但醫療還是基於人與人互動的基本關係。

島田:將自己確實客觀化以蒐集資訊,並與醫師密切交流溝通,由此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很重要。
垣添:癌症的治療方法一旦選定就無法重來,是故,在診療前就該寫下便條,以此與醫師討論。
町:選擇治療方法令人苦惱,請問醫師重視何處?
垣添:醫學上的考量以外,我所重視的是病人的表情、談吐等臉部因素,由此可掌握病人的狀態,加上病人的生活習性,觀念思考,以及從今以後至幾歲還要做何事等,加以考慮後,為病人建議或勸告最適宜的治療方法。
島田:病人各異其趣,在治療攝護腺癌上,有人拘泥於要留下攝護腺,這點就關係到個人的價值觀。將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性併和,再考量病情,相信能找出最適合的療法。
垣添:如果治療後有性機能減退或尿失禁等後遺症,病人難免感到人生乏味,因此,不要只問醫師有哪些療法,還要問有何副作用,這些不安或懷疑應多提出。病人應將自己的價值觀念、生活習性告知醫師,針對今後人生與醫師認真討論,再自己決定最合適的療法。

 

■生活上要留意什麼?
島田:為了治療攝護腺癌,我接受攝護腺切除手術後,有尿失禁的情形。市售的尿片對尿量少的我而言太大,因此,將其剪成1/3,放在自己裁剪的袋子裡以便攜帶。期待廠家對攝護腺病人多些了解,推出更合適的商品。即使有障礙,但仍可過快樂舒服生活的社會,是吾等要勵志追求的。而生活中有挑戰的目標,相信也會提高免疫力。
垣添:要努力與癌症共生,不要洩氣,嶄新的治療方法漸漸開發著。我曾患過腎臟癌與大腸癌,其最大原因是運動不足和飲酒產生過多熱量。為了增加運動量,現在每天帶著1.5公克的儀器走萬步以上,是故大腸腫瘤也不見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更新生活上、在減輕癌害上,極為重要。
島田:在追求健康上,我現在啤酒只喝最先的一杯,好吃的菜餚也只嚐一口,如此減重7公斤,血壓也降到標準值。注意飲食生活,加上適量運動,即使增齡,也可與各種病痛共生而過快活的生活。

 

■如何安定家人的心?
島田:不只是癌病,舉凡各種病狀都會向家人說明。只是互相尊重各自的價值觀,彼此不干涉,愉快的過活。
垣添:平常就會夫妻相談,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建立相助相扶的關係。癌症是人人都會患的病症,請大家與醫師建立信賴關係,獲取正確資訊,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帶著勇氣面對癌症的來襲。

 

以上是抗癌名人的現身說法,其正面看待癌症的心態、理性選擇治療的方法等,相信會對追求健康的大眾有所助益。

 

最近有位日本政治家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全身癌症的政治家」。這位與謝野馨政治家30年來患過4種癌症,又有多發性情形。今年已77歲,仍帶病為國問政。病老人在治療腦瘤中讀到本書,深受鼓舞,這位老政治家抗癌30年,人生近半與癌共生的毅力,實值學習與效法,從心底湧出不少長壽求生之欲與志!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