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肝膽腸胃 腸癌找上年輕人,這些特徵你有沒有

腸癌找上年輕人,這些特徵你有沒有

出處/ 2017年3月號/第35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2099
收藏 瀏覽數 : 12099
腸癌找上年輕人,這些特徵你有沒有

志高從國一開始,每天下課回家後就窩在房裡玩電腦,餓了就吃泡麵、速食、香腸、炸雞排等油炸或燒烤的食物,結果17歲那年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三期。當腸癌年輕化已成全球趨勢,該如何提高警覺?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代表罹患腸癌嗎?今年就讀大四的建宏日前跟同學騎單車環島時,發現內褲後側沾血,原以為是騎車磨破痔瘡,但環島結束後情況依然如此,於是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一顆2公分大的大腸息肉已病變成腫瘤,趕緊開刀切除。由於爺爺死於大腸癌,父親隨後也跟著進行檢查,沒想到腸道乾淨正常。原來建宏外宿,常外食、飲食不均衡、缺蔬少果,才引起大腸癌。

近年有很多社會名人因大腸癌殞命,例如:戲劇大師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親民黨主席夫人陳萬水、音樂人陳志遠、資深藝人柳哥等……,而藝人楊烈、賀一航、導演柯一正、前高雄縣長楊秋興,更在50歲左右便成為大腸癌患者。

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自2006年以來就高居國人罹癌率第一名,同時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3位,每年發生人數逼近15000人,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根據國健署去年公布的2015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罹病人數較十年前增加約一倍,平均每35分鐘就有1名新增病例。

腸癌年輕化,已成全球趨勢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行政院衛生署連續8年針對20~40歲的年輕族群,舉辦「追捕息肉小子大作戰」活動,2016年共有7784位民眾參加,在接受大腸鏡檢查的1001位民眾中,有737人成功追捕到息肉並切除,發現率高達七成四。

進一步統計近5年參加息肉追捕活動的兩萬多名20至40歲年輕族群,發現檢出大腸息肉的比率逐年上升,且發現率較5年前成長五成,其中不少人長出2顆以上的息肉。更可怕的是,約1/5的息肉屬於易癌化的腺性息肉,檢出大腸息肉人數是中高齡的6倍。

國外同樣也出現腸癌患者年輕化的問題。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表示,2015年《美國醫學會外科雜誌》(JAMA Surgery)中一份關於美國大腸癌發病情形的報導指出,50歲以上罹患大腸癌的美國人比例已趨緩,反而是50歲以下的人數增加最快,顯示國外發生大腸癌的年齡層也在下降。

馮盈勳主任指出,以現代篩檢技術,若民眾定期去醫院檢測,多半可在腸癌初期被診斷出來,但因健保僅補助50~74歲國人糞便潛血檢查(兩年一次,目前國人平均受檢率約四成),50歲以下的民眾往往認為腸癌是「老年人的疾病」,缺乏早期篩檢的觀念和警覺心,多數來就診的年輕病患都已屬晚期,情況相當嚴重,因此目前50歲以下也被視為一個「篩檢空窗期」。

年輕腸癌患者情況較嚴重?

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進勛也指出,雖然大腸直腸癌患者主要集中在50~70歲(特別是60歲左右),但他的經驗中,近年來40歲以下病人的人數卻比十年前增加一倍,而且1/4病況都偏屬嚴重的第三、四期。

十多年前陳進勛醫師曾收治一位從小兒科轉診來的13歲女孩,沒有腸癌家族史,剛開始肚子痛以為是胃腸功能失調,後來進行胃鏡、大腸鏡檢查,才發現罹患腸癌第四期,且屬於較惡性的戒指性腺癌。

陳進勛醫師強調,40歲以下的腸癌患者,覺得噁心、嘔吐、胃痛不舒服,通常會以為是胃腸功能失調,一般診所也不會立刻建議病人去做胃鏡或大腸鏡檢查,等到用過所有藥還不見效,再進一步檢查,通常已病情嚴重。類似的情形在歐美國家也十分常見。年輕族群的腸癌多是DNA變異產生癌細胞,常是分化較不好的腺性癌細胞、戒指性癌細胞,惡性轉移的比例較高,通常預後較不樂觀。

近期研究發現,腸癌和遺傳的相關性並不高,有直接家族史的腸癌族群不到5%,就算近親遠親加起來,最多也只有30%相關,其他70%多屬於突發性的,也就是和環境關聯更多,一般認為受到飲食的影響更大。

大腸息肉一定會癌變嗎?

大腸息肉分四種——腫瘤性、發炎性、增生性、異位性息肉,其中腫瘤性息肉(腺瘤)放久,較會轉變成腸癌,其他息肉則癌變機率不大。

目前健保給付的糞便潛血篩檢,約可篩出4%的罹癌個案,如果是大腸鏡檢驗,約有30~40%可發現息肉,如果未來十年持續鼓勵民眾兩年篩檢一次,使50到70歲的族群罹癌率降低的話,表示篩檢策略是成功的。

通常息肉大於2公分時,約有1/3可能是惡性腫瘤。由於肉眼無法辨識息肉種類,陳進勛醫師指出,醫生通常檢查到息肉時會順便摘除化驗,了解究竟屬於何種息肉,除非是病人反對,或正服用抗凝血劑才會不立刻摘除。

出現什麼症狀要警覺
可能罹患腸癌?

馮盈勳主任指出,大腸癌的初期症狀包括:便祕、肚子脹痛、腸道出血而使糞便帶血,或不正常的體重下降等。

馮盈勳主任解釋,大腸有分靠近肛門的遠端大腸,以及靠近盲腸的近端大腸。大部分靠近肛門的腸癌症狀是腸道堵塞或糞便帶血,而靠近盲腸的腸癌症狀則以輕度貧血及胃腸蠕動不正常來表現。這些症狀常被誤認為胃腸消化不好、腸道感染或痔瘡所引起,而忽略了腸胃道腫瘤的可能。

陳進勛醫師進一步提醒,腸癌生長的位置會影響症狀的表現,右側升結腸及上腹橫結腸罹患大腸癌,剛開始腫瘤不大,常沒什麼症狀,頂多有一點痠痛、刺痛或腹脹,但到了中晚期腫瘤長大滲血,就易產生慢性貧血現象。如果病人嚴重貧血,在血液科檢查卻沒有問題,就要趕快檢查大腸。

如果腫瘤在左側的降結腸、乙狀結腸或直腸,腸道因腫瘤腫脹,糞便難以通過,就易排便規則性混亂,出現如排便困難、肚子脹、長期便祕或大便變細的現象,也可能固態的糞便下不去,只有水狀的糞便下得去,形成拉肚子,或腫瘤分泌一些黏液形成水便,如果是直腸癌,則還會有一些暗紅色血便或黏液混和血便,各種症狀都不可輕忽。

觀察糞便顏色
有助區辨疾病發生位置

除了形狀及如廁習慣改變,當糞便顏色改變,也要提高警覺。通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在腸道中經過長時間會氧化,糞便會像柏油的暗黑色。小腸出血率不高,罹患腸癌的機率也低,頂多是良性的憩室,如果出血就會形成暗紅色的血塊。

至於大腸,不論哪一段長腫瘤出血,除非大血管破裂,否則只會少量流血,所以混合在糞便中,外觀會呈暗紅色,相對的,肛門附近的出血就較鮮紅且會噴滴,絕大部分是痔瘡或裂肛引起,但痔瘡屬良性疾病較多。

新鮮飲食
才是避免腸癌的王道

近年醫學上有「腸是第二個腦」的說法,因此有研究推測:如果腸子生病,腦子也會受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憂鬱或失智。陳進勛醫師認為這說法還未經證實,只能說在情緒上,如果每天吃得好、拉得好,精神一定愉快;排便不順,心情當然好不起來。另外,醫學上有些新的研究認為腸胃道有一些細菌,可能和腦疾中的巴金森氏症相關,但目前還未有定論。

至於「吃無麩質或低糖或健康食品,有益腸道,避免罹腸癌」的說法,陳進勛醫師認為在科學上沒有定論,倒是日常飲食八分飽,少吃隔夜食物,少吃燒烤肉類、少吃重金屬汙染的海產、少吃含塑化劑等化學物質的食物,對腸癌比較好。此外,近年不斷爆出食物受到嚴重汙染及不當添加的事件,建議民眾多吃新鮮的食物,少碰罐頭及加工品。

再者,運動和體重控制很重要。陳進勛醫師說,癌細胞也是人體細胞,變異的原因是身體中的警察(殺手細胞)無法控制,導致它不當的增生分裂,而運動可增加免疫力,建議一周要有兩天大汗淋漓10分鐘的機會,讓體適能心跳約達130下,運動時間持續約1小時為佳。馮盈勳主任認為,臺灣年輕人兩大不利的飲食喜好是「油炸」和「燒烤」的接觸頻率很高,加上常吃「劣質加工食品」,這些都易引發大腸癌。而且攝取過量紅肉(主要指牛肉),也可能促發大腸癌,類似的飲食隱憂,中老年人反而威脅較少。

此外,多坐少動、運動量不足,導致肥胖又不利於身體血液循環來代謝廢物,也大大提升年輕族群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多動少坐、吃新鮮食物,才是預防腸癌之道。

關鍵字: 腸癌腸道息肉糞便顏色燒烤牛肉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