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新冠肺炎疫情不見好轉,變種病毒快速蔓延,台灣也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致社區感染風險增加,不少民眾擔心封城。防疫期間,不只生活模式被迫改變,身心也受到影響,根據2020年10月發表於《精神藥物期刊》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間,美國年輕人的孤獨感和物質濫用都呈現增長,有百分之80的受訪者出現「嚴重的憂鬱症狀」(更新)。
該研究由邁阿密大學學者進行,於2020年4-5月以線上問卷方式,調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後,焦慮、物質濫用、和心理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對象為18至35歲的美國人,平均年齡為28歲,共1,008名。問卷以國際公認的評分系統進行各面向的症狀詢問,如孤獨、焦慮、憂鬱、酗酒等。
結果顯示,49%受訪者感到非常孤獨,疫情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及物質濫用整體增長,孤獨感增加65%、憂鬱及焦慮指數各上升64%、62%,而飲酒及藥物使用增加至少40%。進一步分析發現孤獨與嚴重的心理健康有關聯,61%感到孤獨者呈現中度(45%)至嚴重(17%)的焦慮;比起一般受訪者在各面向的症狀結果上升也較為明顯,如憂鬱、焦慮指數上升78%及76%。
家人相處時間長,一起進行活動有助提升親子關係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科醫師陳質采說明,在疫情方興未艾且無法預期的時刻,所產生對未來不確定感,容易引發焦慮或憂鬱,但每個人程度會有所不同;會受疾病的知識、生活習慣調適等因素影響。有些人因疫情改變了生活作息,或無法進行戶外活動、減少與朋友的聚會、休閒活動,而感到無所適從。少了人際的聊天互動,不習慣獨處的人更容易感到孤單。
她說,研究對象中,有63%參與者在調查期間是與2至3位家人同住,當家人相處時間拉長,外出的緩衝空間變少,有時衝突容易升高。防疫隔離居家的家庭活動如何安排也是重要課題,陳質采提醒,有些孩子較願意以LINE溝通,不用勉強一定要面對面,重要的是增加親子互動與生活的參與感,如果孩子沉迷於網路,可考慮某個時段關掉網路,一起進行某項家庭生活活動。要改變孩子原已習慣但家人不認同的生活並不容易,建議家長多用鼓勵取代批評,提升親子關係。(延伸閱讀:陪伴因疫情焦慮、不安的親友,可做的8件事)
和孩子互動遭拒,專家2招增加家庭凝聚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老師和家長需建構能和孩子互動的途徑,而「同理」、「認同」對方,是拉近彼此距離的不二法門,同理前可用請教的態度了解孩子在做什麼,留意別選在自己有壓力、容易感到不耐煩或敷衍的情境下與他們互動溝通,容易造成反效果;其次是需先預期不會得到和善的回應,例如:不理你、沒什麼好臉色…,但不要因此退縮,可多表示對他的遊戲或相關好奇,問孩子這是什麼、怎麼玩、看起來很有趣…等,試著表達出來,再找另一次機會交談。
老師及家長本身,她建議不要排斥或拒絕學習年輕人常使用的相關介面或內容,例如IG、TikTok…等,理解他們的所好才能真正給予幫助。同時增進對情緒等疾病端的認識,分辨出孩子與過往不同之處,是否該適當介入,當問題無法解決或不知如何著手時,請教朋友或專業協助。(延伸閱讀:情緒調節能力有問題而憂鬱?讓科技來幫忙!)
葉雅馨說,在不能出門及有限的空間下,不妨挑戰一些以前不會嘗試的事情,與家人玩桌遊、撲克牌,甚至定點體操、雙人健身等,如有孩子較在行的,可角色互換讓孩子成為老師來指導,且你要學會。此外,線上視訊隨著疫情發展或後疫時代,已然成為生活常態,熟悉使用它或增加家庭和家庭間的視訊,及家長可作為示範主動關心視訊裡的其他家人,也鼓勵孩子與朋友視訊時同時做分享與關懷。當我們為家庭凝聚力、社區聯繫感做投資時,也就在提升整個社會因疫情孤立或瓦解的復原力。(延伸閱讀:網路提供的治療,可幫助年輕人解決擔憂和多慮)
延伸閱讀:安全進出醫院必做7重點保護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