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模樣相當惹人憐愛,不過有些孩子的屁股上仔細一看居然出現了凹洞,這樣的症狀是正常的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蔡明蘭醫師表示,這種症狀叫做「尾骶骨凹陷」,是相當常見的現象,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是潛在的脊椎問題徵兆,少部分情況下會出現脊椎神經缺損、甚至是脊柱裂等問題,必須及早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屁屁酒窩」是目前歐美健美文化下,許多時尚男女追求的體態,然而如果這種凹陷出現在新生兒的「屁股上方」,有小酒窩、凹陷或是一條線的情形,那可能是尾骶骨凹陷的症狀。此為先天性的疾病,根據統計北美大約有3〜8%的嬰兒出現該症狀,不太會自行消失。目前醫學界還沒有一個定論可以解答發生原因,推測,可能和孕婦懷孕期間葉酸不足或患有糖尿病有關。
尾骶骨凹洞通常很淺,甚至有些並不容易發現,通常醫院在嬰兒出生時都會進行檢查,家長不必太擔心。但蔡明蘭也強調,如果發現凹陷太深而且有分泌物、凸起皮下組織隆起、凹陷的長條溝痕不對稱、出現類似尾巴或贅肉形狀的物體、毛髮、血管瘤或是附近的皮膚出現藍色的色素等異常,最好立刻送孩子到醫院檢查。
脊柱裂可能導致腿麻腳痛
目前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為「尾骶骨凹陷」有兩種方式,分別是脊髓超音波和MRI核磁共振。超音波檢查通常會在孩子出生後3到4個月內進行,如果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就不用擔心,這凹陷不會對寶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但如果發現異常,則需進一步的核磁共振檢查來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手術。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代表脊髓神經可能有問題,甚至可能是脊柱裂(Spina Bifida)。脊柱裂是一種先天缺陷,為孩子在早期發育過程中,脊柱和脊髓周圍的膜閉合不完全所致,它最常見的位置是下背部,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位於中背部或頸部。
如果是隱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在大多數情況下幾乎是無症狀,也不影響進行日常運動。患者脊椎骨和神經管雖未完全閉合,但是裂痕很小,脊髓沒有突出影響到神經,許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脊柱裂。
但並非所有脊柱裂都完全無害,極少數情況出現的脊髓膜膨出(meningocele),以及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脊髓神經 (尤其是薦椎或腰椎神經) 受到拉扯,導致薦椎或腰椎支配到的神經受到牽扯破壞後產生神經功能障礙,無法行使正常功能,可能導致腿麻腳痛、下肢無力、行走不便、下背痛、大小便失禁、腳或脊柱畸形、腦積水、智能障礙、或其他腦脊髓病變。
脊髓牽扯可能會造成泌尿問題和足內翻,蔡明蘭醫師提醒,可以注意小朋友尿尿狀況,如果出現尿一下就停、點尿、膀胱功能問題,或是內翻足畸形,都應該特別注意,這可能是脊柱裂的症狀。
如果檢查發現凹陷底下的脊髓有問題,蔡明蘭建議越早矯正越好,可能要進行2到3次的手術,需要有長期和疾病奮戰的心理準備。在手術治療下,脊柱裂患者是有可能克服功能障礙的,但是孩子和家人都要有足夠的耐心去一起面對才行。
Q何謂脊柱裂?
A:脊柱裂(spinal bifida或spinal dysraphism)是一先天性疾病,顧名思義,患有此疾病的兒童其脊椎骨會有一節或多節的背部缺口,好似裂開或破洞般。其成因為胚胎發育第三周時原本會發育為腦與脊髓的神經管閉合出現異常,導致胎兒背部皮膚、肌肉、脊椎、脊髓膜及神經發展出現狀況,最後病童的背部會出現各種型態不同的病徵。根據調查,脊柱裂於北美發生率高達5~10%。
脊柱裂可以是完全無害或是嚴重神經損傷的疾病。其診斷及治療需許多專科醫師共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