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範新冠疫情,台灣正分批施打疫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第16輪免上平台就能混打疫苗,月底也將評估第三劑疫苗的疫苗品牌、施打順序及可否混打等,到底施打AZ後,想混打莫德納、BNT等新冠疫苗,該注意什麼?(2021.11.23更新)
之前政策上,一般人必須施打兩劑同廠牌的疫苗,但8月6日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第一線醫護人員混打COVID-19疫苗,也就是第1劑接種AZ疫苗,第2劑可混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的mRNA疫苗。
「疫苗效力」、「保護力」數字遭誤解
其實「預防重症」效力皆100%
輝瑞疫苗的保護力達95%、莫德納疫苗達94%,與AZ疫苗約70%的數字相比,乍看之下,似乎AZ疫苗遜了一截。但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卻破除迷思,指出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 疫苗保護力不能用數字互相比較。
第二, 這三種疫苗的「預防重症」效果都非常好。
第三, 以第一劑來看,AZ疫苗發揮的保護力高達86%。以目前疫情嚴重,一線醫護人員需求孔急的情況來看,建議一線醫護及早施打AZ疫苗,不一定要等莫德納。
重點一「疫苗保護力」不能直接比較
俗稱的「保護力」就是學術上稱的「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指的是疫苗可以減低個人被感染的程度,比例越高,保護程度越大。輝瑞的95%、莫德納的94%,乍看之下比AZ疫苗約70%多了很多,但事實上它的研究條件是不同的。
林氏璧醫師分析:「因為輝瑞、莫德納做臨床試驗的時間很早,當時主要是針對武漢病毒株,還沒有變種病毒株的大流行,所以它的效力主要是針對武漢病毒株。但AZ是到變種病毒大流行的地方做,它的數字跟我們現在遇到的情況比較相近。」因此,不宜直接比較數字,就認定輝瑞、莫德納對預防感染的能力,一定比AZ疫苗好。
重點二 更重要的是「預防重症效果好」
打疫苗最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死亡、重症的發生,除了林氏璧醫師提到這個觀念以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說,AZ預防住院的效力達到100%。
他指出,在蘇格蘭的第4期上市後監測中,結果顯示施打AZ第一劑,就可以降低88%的住院風險,代表AZ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住院的比例。
此外,著名的美媒Vox發表的一支影片在網路上瘋傳
其中指出包括輝瑞、莫德納、嬌生、衛星五號、諾瓦瓦克斯、AZ等疫苗,預防住院、死亡的效力都達到100%。(延伸閱讀:接種AZ疫苗防新冠肺炎前,9件該知道的事)
重點三 AZ第一劑的保護力其實高達86%
以台灣之前疫苗不足的情況,能施打到第一劑AZ疫苗的人已經是幸運兒了,但是多數人對於AZ疫苗的血栓、保護力低仍有疑慮,遑論又擔心打了AZ疫苗之後,後續的第二劑不知道何時可以打到何種疫苗,以及是否有副作用等。
林氏璧醫師指出,因為AZ疫苗第一劑的保護效果好,所以如果有AZ疫苗可打,不一定要等莫德納。根據韓國的研究資料,注射完AZ疫苗14天之後,就可產生86%的保護力(疫苗效力)。而輝瑞、莫德納的保護力都超過9成,雖然數字高,但這指的是「打完第二劑」之後的數據,所以,以目前缺疫苗的現況來看,建議較緊急的一線醫護宜優先施打AZ疫苗,以盡早獲得保護。
另外,以副作用來說,通常打完AZ疫苗第一劑較容易產生不適感,而莫德納則是第二劑,不適感的產生表示體內正在進行激烈的免疫反應,這就是AZ疫苗第一劑保護力高、莫德納第二劑保護力又大量提升的調節反應。
第一劑打AZ疫苗,
第二劑「混打」輝瑞或莫德納,效果更好?
陳秀熙教授直言:「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輝瑞、莫德納,混打的保護力更好。」他引用西班牙近期一個670人的研究指出,在施打第一劑AZ之後,間隔八周施打輝瑞,發現只有1.7%比例的人出現頭痛、肌肉痠痛等副作用。而且比起只有打第一劑AZ、沒有打第二劑輝瑞的對照組來看,打兩劑的實驗組,血流內的IgG抗體含量高出30~40倍、中和抗體量增加了7倍。另外,西班牙研究也指出,這樣混打的效果,比兩劑都施打AZ的保護力更好。
他解釋,第一劑是讓免疫系統認識病毒,第二劑再引發更大、更快速的免疫反應,所以第一劑使用AZ這種病毒載體的疫苗,第二劑再施打輝瑞、莫德納這種mRNA疫苗,其實可以產生非常好的保護力。(延伸閱讀:免疫力下降成防疫隱憂!營養師推薦6大營養素食物預防染病)
施打新冠疫苗需知
第一, 陳秀熙教授建議,若兩劑都施打AZ疫苗,根據其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施打建議間隔超過8周以上較佳、大於或等於12周更好,所以他建議間隔8~12周。
第二, 孕婦、對AZ疫苗過敏者、免疫力功能不全、有血栓病史等族群,應經過醫師諮詢之後,避免施打AZ疫苗,宜優先施打mRNA疫苗(輝瑞、莫德納)。
第三, 陳秀熙教授說,英國曾實行「老人打AZ,年輕人打輝瑞」的方法,非常成功。因此年輕人此時應衡量自身病史、性別、感染風險來考量施打問題。
林氏璧醫師說,根據研究,AZ引發血栓的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但韓國在實際施打之後,打了約350萬人才出現第一例,台灣打了約46萬人之後才出現第一例,顯示有可能亞洲人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機率比西方人低,請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6月19日止,國內共計1,446,608位民眾接種AZ疫苗,其中314,487名為75歲以上長者。根據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顯示,目前已收到67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之報告,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
衛福部補充說明,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初期,大部分接種對象為年長者,可能有潛在慢性疾病,使得疫苗接種後通報死亡的案件數量增加,因此需藉由回顧病歷資料或解剖釐清死因,調查這些事件是否與疫苗相關。此外,亦可藉由持續性自然死亡率的評估,觀察是否有疫苗安全性的疑慮。如根據2020年我國人口統計資料,75歲以上年中人口為1,433,286人,同年度75歲以上死亡人數為95,367人;故可得知,即便未接種COVID-19疫苗,平均每日也約有200多名75歲以上長者死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