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葉雅馨 別讓毒品等物質使用帶來的開心假象 混淆真實的快樂

別讓毒品等物質使用帶來的開心假象 混淆真實的快樂

出處/ Web only 
撰文/
瀏覽數 : 6800
收藏 瀏覽數 : 6800
別讓毒品等物質使用帶來的開心假象 混淆真實的快樂

近期台韓皆發生藝人染毒、網紅染毒的新聞,公眾人物吸毒不光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對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要幫助青少年辨識及避免因同儕壓力而嘗試「毒品、菸酒、藥物」,有3種作法…

根據衛生福利部藥物濫用案件統計資料,在2021年通報的個案中,有21.7%首次使用藥物是在19歲之前;影響其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紓解壓力、受同儕影響及好奇、無聊、趕流行。

青少年是一個充滿好奇心、求新求變的階段,他們希望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尋找刺激,而會危害身體的菸、酒或法令明訂禁止使用的毒品等物質使用,通常會被青少年視為一種尋找快感、紓解壓力的途徑,這些物質會影響大腦分泌多巴胺,來產生快樂的感覺,這種「快樂」的感受短暫而強烈,容易讓人上癮。然而,這感受實際上是一種假象,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長期使用後,可能導致身體器官損害、甚至有生命危險。

同時,物質使用也讓心理健康問題更惡化,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依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大約50%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受到藥物濫用的影響;37%的酗酒者和53%的吸毒者至少患有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在所有被診斷為精神疾病的人中,29%的人濫用酒精或藥物。

幫助青少年辨識及避免「快樂背後躲藏的危機」,做法有三:

1.首先需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孩子建立心理韌性,有更好的策略與技巧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例如同儕的壓力,如果面臨朋友鼓吹、邀請從事某種行為,覺得不好拒絕,或是想藉此參與的行為而成為團體的一份子……,都要考慮必須在不會危害身心健康的基礎上。

2.鼓勵青少年選擇與培養有效的紓壓習慣,例如運動,不但能釋放壓力,也促進情緒穩定。

3.提醒他們要保持人際連結,可以透過和朋友、家人分享心情,減輕壓力的負擔。

青少年通常處於尋找認同感的階段,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支持非常重要,家長和老師應該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讓青少年感到被理解和接納。

真實的快樂不須借「外力」達成,讓青少年切實了解有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好的飲食習慣及足夠的睡眠,就能維持身心平衡、為自己找到快樂,而非陷入短多長空的不健康格局。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本文配圖為情境圖,與真人無涉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