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打胰島素比吃藥更能控制糖尿病嗎?

打胰島素比吃藥更能控制糖尿病嗎?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3年9、10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374
收藏 瀏覽數 : 4374
打胰島素比吃藥更能控制糖尿病嗎?

當醫師建議糖友要注射胰島素,很多患者會抗拒,不解為何不能繼續吃口服藥?也擔心注射胰島素後得打一輩子,之後恐上癮、失明,甚至要洗腎?醫師澄清注射胰島素不會上癮、失明或腎衰竭,是血糖控制不佳才會失明、要洗腎。到底糖尿病的口服藥及胰島素針劑,各有何優勢、如何搭配?且看醫師分析!

糖尿病像體內胰島素工廠機器失靈,注射胰島素如同直接「買成品」

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僅使用胰島素治療,或使用胰島素搭配口服藥的比例僅12.4%(註1),遠低於歐美國家的20~30%,且十年來數字無太大落差,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弘毅表示,多半是民眾對胰島素存有迷思。
正常人進食後,約十分鐘內食物就會被分解產生葡萄糖,血糖會開始升高,此時胰臟內的胰島細胞受刺激會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肝臟及肌肉細胞內合成為肝醣,幫助血糖下降,也作為之後細胞可利用的能量。

歐弘毅主任將人體比喻為工廠,胰島細胞就像工廠裡負責生產胰島素的機器,當被診斷出糖尿病時,代表工廠裡的機器有半數損壞,而隨著病情發展,損壞的機器(胰島細胞)越來越多,胰島素產量越來越不足。大部分口服藥的作用,在於透過不同方式來提升機器產量;施打胰島素則等同於「直接跟外面買成品來交貨」,不僅能彌補產量不足,也能讓機器獲得時間休息。他強調,「兩者有不同作用,有時搭配使用反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糖尿病八大致病機轉,早期併用多種藥物效果更佳

早年的糖尿病治療觀念,多半將一種藥物使用到最大劑量,等療效降低、血糖未能達標時,再疊加下一款藥物;但現在發現,早期併用不同種藥物(非最大劑量),治療表現反而更好。歐弘毅主任提到,有些糖尿病患者會以為藥吃得多代表病情嚴重,其實糖尿病有「八大致病機轉」,就算把其中一種完全抑制住,也沒辦法完全阻止血糖升高,如果能一次控制多種致病機轉,對於減緩胰島細胞功能衰退可能更有幫助。

現今常用之糖尿病藥物,依機轉可分6種,只有腸泌素需透過針劑注射,其餘都是口服藥:

(1)磺醯尿素類、美格替耐類促進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

(2)雙胍類抑制肝臟中的肝醣被分解成葡萄糖、避免血糖升高。

(3)腸泌素腸道吸收養分時會分泌腸泌素,再透過血液循環至胰島細胞,刺激它分泌胰島素而降血糖。糖尿病患者常腸泌素分泌不足,注射腸泌素,當血糖過高時,腸泌素才會發揮作用來降糖,同時可減少體重;但缺點是腸泌素需透過針劑注射。腸泌素藥物是「間接」影響胰島素,當血糖正常時不會作用,僅有在血糖升高時才會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對於年長者來說相對安全、有效,優點是較不會引發低血糖,因此歐弘毅主任笑稱它們是「智慧型藥物」。

(4)DPP-4抑制劑一般而言,腸泌素分泌出來約3到5分鐘後會被代謝掉,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可協助延緩腸泌素代謝速度,維持腸泌素的濃度。

(5)SGLT-2抑制劑正常人血糖增高時,可透過尿液協助排出,但糖尿病患者卻會藉由腎小管,將被腎臟過濾的糖分再吸收,導致血糖上升,此時,SGLT-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抑制劑可增加尿糖排洩,好處是可讓患者體重減輕,緩解腎臟負擔,減緩腎功能損傷的速度,也被證實對心臟有幫助,常被醫師用於心腎功能損傷的糖尿病患身上;缺點是當水份攝取不足,小解後又沒有清潔乾淨時,可能造成會陰部感染。

(6)胰島素敏感劑可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雖目前治療糖尿病患的比例不多,但它是現今唯一被證實對改善脂肪肝有益的藥物,缺點是會使體重些微增加。
上述藥物幾乎健保都有給付,但當腸泌素相關藥物與SGLT-2抑制劑合併使用時,卻無健保給付。為此,部分廠商也推出同時有兩種作用的複方藥物,費用約介於分別單獨使用與合併使用之間,在依照健保署規範的特定條件下,是可以給付的。

胰島素迷思多,糖尿病衛教師來解惑

歐弘毅主任強調,醫師開立藥物處方時,得依據臨床狀況如患者體型、年紀、併發症、低血糖風險、生活型態,還有家庭支持程度等因素來決定,注射胰島素可與口服藥物搭配,增加治療計畫的靈活性。

若糖友對於注射胰島素有疑問,除了請教醫師,亦可詢問糖尿病衛教師。成大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鄭巧雯說明,糖尿病衛教師比起醫師有更多時間與患者相處及溝通。她曾遇過患者誤以為胰島素的針頭管徑與抽血針頭一樣,所以排斥,在衛教間看到注射胰島素的針劑比想像中細很多後,就同意胰島素治療;也有患者擔心打胰島素要持續一輩子,事實上,臨床上新的治療方式是先注射胰島素救急,讓胰島細胞修復與休息,減緩其功能衰退,待情況變好,再視狀況轉換成口服藥物,並非一定要終生注射。她建議有疑問的患者,向醫師或糖尿病衛教師詢問,切勿因誤解而擅自更改醫囑,以免加速糖尿病病情發展。

註1: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https://lib.nhri.edu.tw/NewWeb/nhri/ebook/39000000450002.pdf)

圖片來源/pexels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