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博愛",共有19筆資料

生命盡頭想瀟灑的走?用「預立醫囑」為自己做決定

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主角的工作,是整理往生者的遺物,在收納過程中,回顧亡者的生命訊息和情感,生者和亡者之間的連結觸動人心,也勾起不少觀眾對生命無常的感觸。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沒有人不想好好地向至親摯愛道別。2019年初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上路,確保病人在生命盡頭,無論狀態好與壞,皆能夠以自己選擇的方式,向親友說再見。
2021-08-17

B、C型肝炎者防肝硬化、肝癌,藥物治療做1事助壓制病毒!

肝癌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肺癌。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9年有7881位國人因肝癌而喪命,平均每小時都有1人因肝癌而離世。根據統計,高達8成以上的肝癌患者和B、C肝炎有關,感染B、C肝炎者,是否吃藥控制就能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同時感染B、C肝,又該怎麼治療?讓醫師告訴你
2021-07-19

胃痛、上腹痛已是肝癌中後期!無症狀B、C肝炎帶原者如何揪出早期肝腫瘤?

港星吳孟達因肝癌去世,令人不勝唏噓。肝受損時最早的跡象就是發炎,當肝開始發炎時,不會出現任何異狀,可能肝指數400左右,才開始有上腹痛的情況,這階段的症狀很容易跟胃痛搞混,很可能被輕忽;面對沉默殺手肝癌的威脅,我們應如何自保呢?很多人雖然小時候接種過疫苗,,成年後要不要補打呢?
2021-07-12

防疫別跑醫院!慢性病領藥VIP及視訊看診快搞懂

染疫的高風險族群的慢性病人疫情期間怎麼領藥?現在可善用健保署推出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不只不需掛號,還可就近在家附近的藥局完成;再搭配因應疫情特別開放的視訊看診,看病領藥一次到位,省時省力零接觸,快趁這機會來認識這些服務吧!
2021-06-08

新冠肺炎感染年輕化?孩子出現2症狀又與染疫者活動史重疊應及早就醫

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1月開始全球傳播,持續延燒到今年,今年5月,疫情如死灰復燃般,席捲全台。雖然目前染疫個案仍以中老年病人為主,但此波疫情擴及嬰幼兒及學生族群,國際間也已發現變異病毒株的感染開始轉向年輕化。
2021-06-07

反覆夢見災難現場、失眠易怒...意外後修復心理創傷可做2件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發生在經歷重大意外的人身上,但非當事人也可能因目睹或耳聞至親罹難而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如過度責怪、不斷重複回憶事故情境或絕口不提任何有關創傷事件的記憶,有自我傷害的衝動。專家提醒,要預防或緩解症狀,最重要的是要察覺症狀,慢慢地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2021-04-23

鼻過敏、皮蛇、蕁麻疹、氣喘、偏頭痛、春困,春季常見疾病如何預防?

春暖花開,微風拂面,陽光和煦總是讓人流連忘返。但春天也是一年中,最多變的季節,是氣溫乍暖還寒和冷暖驟變的季節。正因春季天氣忽冷忽熱,加上季節交替,病毒的活性總是特別強,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與小孩,稍不小心就會感染疾病。本文列舉春季常見的疾病,包括帶狀皰疹、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氣喘和呼吸道疾病、偏頭痛、睏倦乏力想睡等,提醒民眾該如何預防或避免復發?
2020-04-09

民生才是社會需要的重心

國父認為「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正點出現今台灣所遭遇的困境……
2017-04-18

百年: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

孫中山先生是一位真知灼見的思想家,他棄醫救國,思考行醫僅能救助很少的人,但革命卻能救中國千千萬萬的人……
2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