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失智症",共有35筆資料

家有失智者,爭取協助有撇步

當家人罹患失智症,身為親人需耐心的付出, 若多汲取照護經驗,透過一點一滴的真情互動, 消失的記憶也能找回似曾相識的悸動…… 「要去公園迄逃(台語)囉。」每天清晨6點,歐建榮會帶失智的母親去公園散步,這是母親最期待的活動。雖然母親與人閒聊,偶爾還會忘記建榮是她兒子,只以「照顧我的人」稱之,但看著媽媽狀態穩定、過得快樂,建榮認為這是身為子女最大的安慰。
2017-11-19

失智的異想世界如何面對

面對失智者失禁或漫遊、出現暴力行為,或性情變得冷漠等, 若懂得應對之道,相信能為親屬的情緒黑洞帶來光明, 照護也能更具人性且溫馨。 國內某腦神經科醫師有位90多歲的失智媽媽,為了照顧她,這位名醫和知名小兒科醫師的哥哥都提早退休、全心投入。家有失智症患者,對家庭而言是身體和心理的負擔。這位母親很幸運,不但有兒女全心照顧,以她80多歲罹患失智的年紀,也算「較晚」。
2017-11-18

當健忘來敲門,是失智警訊嗎

父母含辛茹苦拉拔子女長大,但當他們不再像智者一樣提供我們寶貴的人生經驗,反而常一轉身就忘了東西帶了沒、飯吃了沒……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如同孩子般,漸漸不能照顧自己,可別以為只是老化的正常現象,這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
2017-11-15

「民眾認識失智症」現況網路調查, 給失智老人一個家

在台灣,每20個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且隨著國人愈來愈長壽,失智症的比率有急速上升的趨勢。以日本為例,3年前失智高齡者的人數約205萬人,可是推算到了2035年,失智高齡者將倍增到445萬人。 失智症引發的問題往往不只影響一個人,一旦家中有失智者,整個家庭連帶受影響,同時衍生出的醫療、照護問題,更成為許多家庭難言的苦處。有些家庭甚至無力照顧失智患者,讓患者成了人球,在家庭、社會間擺渡,不知流浪到何方,到底哪裡才是失智患者的家?
2017-11-01

不要偷走我的記憶!預防失智症有解?

每100位老人中至少有2人罹患失智症,讓家庭飽受折磨、瀕臨崩潰邊緣。如果老了之後,不想記憶被莫名其妙偷走,不想以「我現在在哪裡?」為人生的退場台詞,現在就開始每天一次心智的有氧運動吧!溫煦的陽光把街道照得很舒服,狗懶懶地趴在榻下,呼吸著上天賜予的幸福。林茂文和太太一同站在餐館前,等待著他們的中餐蛋炒飯。原本忙碌揮鏟的老闆娘,抬起頭來,忽然羨慕地對他們說:「你們夫妻倆的感情真好,一直手牽著手。」
2017-07-04

銀髮族不快樂 慎防老人憂鬱症

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中最重要的就是「失智症」及「憂鬱症」。研究顯示老年族群憂鬱症比例大幅上升,國內的研究,65歲以上人口之重鬱症比率高達6%。可以說憂鬱症是老年人最常見,也是影響最大的精神疾病。
2017-07-04

疾病影響心理,憂鬱症恐上身

C先生,58歲,精神科初診病患,經診斷為「嚴重憂鬱症」。除了評估精神狀態,醫師還細問他的身體疾病及用藥史,甚至做初步理學及神經學檢查。家屬不解地問:「這裡不是精神科嗎?跟身體疾病有什麼關係?」
2017-06-27

只有老人才會得失智症?

「我這麼年輕會不會得失智症?」「有一天我會不會忘記身邊最親近的人?」許多人恐懼失智症會毫無預警地來襲,想早一步預防,得先解開失智迷思。
2017-05-19

該如何預防早發性失智、延緩失智症發生?失智老人基金會引進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協助國人預防失智症

而在台灣,根據推估目前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26萬人,預估2041年將增加至67萬人,除此,失智症已不只找上老年人,台灣約有兩萬多人在40~50歲間就發病,到底失智症如何預防?又有何徵兆?該如何預防早發性失智、延緩失智症發生?
2017-04-24

父母的心事,你知多少?

爸媽身體出現莫名病痛,卻找不出病因?對原本喜歡的活動,突然失去興致?可別以為這是自然的老化現象而置之不理,更別覺得這只是老人家在鬧脾氣,當心「老年憂鬱症」已悄悄找上門!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