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鄧世雄》為失智老人打造愛的世界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鄧世雄》為失智老人打造愛的世界

出處/ 2006年11月號/第24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474
收藏 瀏覽數 : 4474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鄧世雄》為失智老人打造愛的世界

30多年前,當民眾對銀髮族的需求仍不瞭解時,鄧世雄率先投入老人照護的冷僻領域,並將關懷的觸角,從健康老人延伸到失智老人,一路建構完整的銀髮族養護醫療體系,心繫老人醫療的他,今年2月被證實罹患直腸癌,面對疾病,他說「我不會倒下,天主還有很多事要我去做」。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靜靜坐落在北市萬華區的小巷內,在這裡的失智長者,無論是長住、臥床,或者接受日間照護,從他們臉龐的線條,都可感受到一股舒適、安全和滿足感,這些訊息透露出這群長者在這裡得到「愛」和專業醫療的妥善照護。而這間養護中心的大家長,就是耕莘醫院副院長兼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

 

走出白色巨塔 
投入社區型醫療服務

早在30多年前,鄧世雄即與一群台大醫護人員,共同創辦「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並當了18年的董事長。當時社會大眾對醫療知識陌生至極,鄧世雄卻早已走出白色巨塔,積極在專業醫療和大眾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樑。1989年,他又觀察到台灣人口老化快速的危機,再度獨排眾議,推展社區型醫療服務,率先投入老人養護醫療的冷僻領域。

 

回顧31年來的從醫歷程,篤信天主教的鄧世雄謙稱,一切是天主的引導,讓他每一天都充滿挑戰的喜悅,因為「人生不只為自己而活,也是為社會而活」。在行醫這條路,「愛與寬恕」和「愛與服務」是鄧世雄的人生座右銘,若要研究台灣老人醫療史,他絕對是披荊斬棘的開拓者,也是研究台灣社區醫療史不可遺漏的人物之一。

 

為了盡反哺責任
婉拒UCLA聘請

事實上,鄧世雄一開始專攻的領域不是老人醫學,而是放射科。他說,畢業後選擇放射科的原因很單純,放射科可接觸到所有醫療科別,瞭解各科別的人與事,是疾病診斷中很重要的科目,這樣的磨練,對他後來管理醫院也有許多助益。

 

畢業後,鄧世雄原計劃在台大醫院放射科訓練1年後,赴美國留學。沒想到婚後不久,老婆就懷孕了,他笑稱自己是「為生小孩,決定留在台灣」。人生輾轉多處,這是第一次和美國擦身而過,他相信是天主的安排,讓身為香港僑生的他落腳在台灣。4年後,他便由台大醫院轉任至天主教耕莘醫院。

 

1979年起在耕莘醫療體系服務至今,將近27個年頭,期間他遠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修骨骼放射診斷。短短1年內,發表3篇論文,傑出成就令UCLA大為讚賞,校方決定聘他為助理教授。這件事在當年相當轟動,因UCLA是許多台灣醫生夢想深造的地方,鄧世雄去1年就被聘請為助理教授,代表UCLA相當肯定他的能力。

 

當時UCLA主動承諾保留助理教授的職位給他,鄧世雄考慮2年後,仍決定留在台灣。他表示,選擇UCLA代表未來將走學術路線,但他念茲在茲的是對耕莘體系反哺的責任。而且那時,他在耕莘醫院已是醫務部主任,相信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服務,所以決定留在教會醫院實踐理想。

 

深耕老人照護醫療
養護中心成為模範

1987年,從美國回台一年後,鄧世雄被指派為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副院長,2年後正式升任永和分院院長並兼耕莘總院副院長,開始研究發展老人醫療照護領域。

 

鄧世雄指出,耕莘醫院會走向老人醫療,緣起於永和分院的一名內科主任,赴英國專攻老人醫學碩士回來後,適逢衛生署有意試辦護理之家,他與這位醫師都非常感興趣,於是爭取試辦的機會,領導耕莘醫院進入老人醫療照護的領域,在1991年,創辦全台第一個護理之家,2年後日間照護中心成立,逐漸建構出老人照護醫療體制。

 

由於經營效果卓著,後來台北縣政府也決定推展公辦民營的養護機構,委請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經營台北縣愛德、愛維重殘養護中心。之後耕莘一步步拓展養護領域,不只照護不健康的老人,也照顧健康的老人。承接內政部北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北區老人諮詢中心,以及承辦台北市政府公辦民營的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朱崙老人公寓等。隨著居家照顧、獨居老人送餐、社區老人關懷據點等照顧範圍的擴大,耕莘醫院也建構出更完整、全方位的老人醫療照顧網絡。

 

鄧世雄欣慰地說,「我們建立起一套專業服務模式,這是榮譽。」因此,當澎湖馬公惠民醫院經營出現困難,欲轉型成護理之家,耕莘醫院義無反顧前往協助,成立馬公第一家護理之家。現在日本、香港、歐美的專家學人來台交流,也必定觀摩耕莘醫院所經營的養護中心。

 

回首反對聲浪
堅信當初決定是對的 

20年前,台灣醫院正值蓬勃發展的階段,耕莘卻將焦點放在「不賺錢」的業務上,不少人批評,為何不把醫院經費投入利潤高的急性醫療,反對醫院推展老人照護。但鄧世雄獨具眼光,堅持老人照護應以醫療為重點,很久之前就開始推展社區醫療服務,而且以永和耕莘200床左右的規模,最適合定位在專攻老人照護的社區型醫院。

 

儘管起步困難,一路走來,鄧世雄清楚別人不願做的領域,正是教會醫院的責任。他指出,政府每年都會公布人口轉變的數據,只要用心留意,即可發現老人照護的需求相當大,他相信全方位的銀髮族照護服務是未來趨勢,過去各領域各自為政,而他們決定整合各專業領域的資源,走出永和耕莘的公益形象。

 

「尊嚴、自主、社會參與、關懷和自我實踐」是世界衛生組織對老人照顧的5大原則,而永和耕莘也有6大目標︰老有所養、所醫、所樂、所學、所用、所終,並以「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四全」理念,來照顧老人的身心靈,且不單照顧病患,也要照顧家屬和照顧者,從預防保健、急慢性病、長期照護到善終,永和耕莘以專業團隊的力量在不同專業、不同功能上提供服務。

 

跨領域的醫療團隊
體貼長者的身心靈

想在老人養護領域有傑出表現,鄧世雄認為,需有一顆愛心,也要有瞭解老人需求的耐心。因老人生理機能是朝退化方向走去,身體只會愈來愈差,同時伴隨著孤獨、失落、沒安全感、不被看重等心理障礙,甚至會面臨對生命意義的困惑。

 

鄧世雄坦言,老人最需要的是包含醫療的身心靈全人服務,但這些理念早年被嗤之以鼻,外界均認為,老人照顧理當是社政單位的責任,也由於耕莘有眼光,堅持以醫療團隊為基礎,囊括專科醫師、復健師、營養師、護士、社工師等專才,提供老人專業完善的醫療服務。

 

談到經營上的困難,主要在於政府迄今仍未制定好這方面的財務機制(如保險、老人年金等),致使一般民眾多無力負擔具良好品質的長期照護成本,經營者和購買服務者間無法互相滿足需求,所幸耕莘員工均能認同其醫療傳愛的使命,金錢多寡並不影響他們對長期照護工作的犧牲奉獻,鄧世雄感激地說︰「我們有那麼好的員工,是耕莘最大的恩典﹗」

 

「用大愛的心做好每一件事,靠團結的力量克服所有困難。」耕莘團隊照顧一般民眾也照顧貧困者,他們的工作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也得到內政部與台北縣市評鑑優等的獎勵。

 

推展全球
「在地老化」新理念

受中國傳統孝道思想影響,亞洲高達七成鄰近華人地區與韓日的老人,希望與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同住或住在附近,這也是「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s)」的概念。然而,隨著少子化家庭結構改變和兩代理念差異,這願望恐難實踐,所以社區型態的日間照護中心、老人公寓和居家照顧服務的需求,在未來幾年將倍增,好讓老人留在他們最熟識的地方安享餘年。

 

近2年,永和耕莘也提出新的構想,讓教會資源能充分發揮,目前已與兩所教堂合作,由教堂提供場地、午餐、負責宣傳,醫院提供社工和護士進入教堂,安排日間照顧課程、辦理健康講座等活動,協助教堂成為老人在地服務的新據點。目前舉辦的成效,相當成功。今年針對輕度失能、失智的老人,永和耕莘又準備開辦家庭化、在地化的「群體家屋」(Group Home),讓老人晚年生活更多彩。

 

千禧年全球
最有意義的百大計畫

經營老人照護多年後,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鄧世雄發現一群狀況很特別的老人,不僅被污名化,還極度欠缺完整的醫療養護,這群老人就是「失智老人」。

 

早在45年前,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現址是,專門收容早產兒的萬華聖若瑟醫院,由一群來自比利時的修女經營,輝煌時期曾1天收容200~300位早產兒,後來因醫療環境改變,24年前不得不轉型,修女們毅然把醫院捐贈給耕莘醫院並遷至永和,成為永和分院。

 

1995年,永和耕莘醫院和修女們討論如何善用原來聖若瑟醫院的院址,建置一所專責收容失智症的養護中心,到歐洲、日本與香港等地考察後,便於1998年成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並著手將原聖若瑟醫院改建成基金會和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

 

改建時,梵蒂岡教廷正好向全世界天主教會發出信函,希望各國教會提出一項對該國、該地最有價值意義的計畫。失智老人基金會透過台灣狄剛總主教,向羅馬提出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計畫,結果被梵蒂岡教廷公布為「千禧年全世界最有意義的100個計畫之一」。

 

鄧世雄表示,獲得教廷的認同,讓永和耕莘醫院及失智老人基金會深感責任重大。2000年,基金會和養護中心落成,醫院團隊也正式進入服務失智老人的領域。

 

推動過程中,鄧世雄感激政府、企業界和社會人士的多方資源,包括前副總統連戰、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企業界如克緹文教基金會、已故藝人郎雄、終身義工孫越、張琪、王文華等均扮演重要角色,協助推動經費募款、宣導教育和拓展失智老人的社會資源。

 

帶失智老人走出家牢

早期台灣社會對失智者給予負面標籤,認為家有失智老人是丟臉的事情,很多家庭把失智長者偷偷藏起來,怕帶出門丟人現眼。儘管進行去污名化的社會教育非常辛苦,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仍表示,我們不曾後悔,因為深刻感受到「家屬的認同」。

 

為呼籲各界重視失智老人的問題,讓失智者享有尊嚴和被妥善照顧的權利,鄧世雄與同仁們積極辦理國際研討會,印刷出版並免費贈閱「失智症照顧手冊」和「失智症問與答」刊物,成立家屬支持團體,開辦家屬照顧技巧訓練班。

 

在宣導教育方面,更是全省走透透,遠至金門、馬祖與澎湖,同時投入龐大經費,透過各樣媒體和管道,廣泛宣導失智症,以期找到隱藏在各角落的失智長者,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認識他、找到他、關懷他、照顧他」是失智老人基金會的一大工作目標,「為失智老人打造一個愛的世界」則是他們的願景。

 

所幸這幾年,失智老人基金會積極參與政府的政策討論,和政府與民間合作辦理失智症相關的活動,漸漸引起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共鳴。反觀現今社會,對失智者的觀念已大幅轉變,民眾多已知道失智症是疾病造成,應得到妥善照顧,家屬不再認為有失智長者很丟臉,鄧世雄表示,「這代表我們不僅照顧到失智者本身,也幫助到失智者家庭」。

 

拒絕被癌症打敗
帶著病人手環主持募款晚會

今年2月,年近60歲的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院長鄧世雄,被診斷出罹患直腸癌第二期。看到大腸鏡影像的那一剎那,他的內心沒太大波瀾,只祈求上主:「是否?還有事情未完成,若還有,就請讓我好起來。」面對疾病的打擊,他沒有「為何是我」的怨言,反而輕鬆地堅信「我相信我會好」。

 

鄧世雄很早就發現自己出現血便、黏液、大便變細的徵兆,他心想「應該不是吧」,於是拖了一段時間。這次的經歷,讓他發現醫師反而易出現兩極化的推測,所幸,經過2個月的放射線與化學治療,治療過程中他竟沒有吐,飲食未受影響,也沒有出現太大副作用。5月進行內視鏡手術開刀,剪掉20公分的直腸,1星期後就出院。

 

他慶幸,癌症不曾帶給他太大的痛苦。唯一的不便是,初期裝2個多月的人工肛門,到8月左右才關起來,他有將近3個月沒使用肛門,而今,沒有直腸可儲存排泄物,必須忍受頻上廁所的不便和肛門的不適。幸好吃止瀉藥仍能控制,這種情況需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可能是體質及信仰的信心加持,鄧世雄先電療、化療後才開刀,從剪掉的腸子切片檢查發現,癌細胞都不見了,這代表醫師醫術好,治療很成功。鄧世雄說,「這是上主對我的特別照顧」。他反思自己的人生,心想這輩子過得也頗充實,與生俱來的智慧與才能,都能努力發揮,若真要說出「牽掛的事」,除了親情難捨,放不下的還是推動老人養護的工作,他自認一切做得還不夠,很多事都還有發展空間。

 

從醫師身分轉換到病人角色,放鼻管、導尿、包尿布等都是照護老人要做的事情,而今他親身經歷到被服務者生病時的痛苦和不方便,更加體驗照護是因人而異的,須提供個別化服務。鄧世雄也感受到「醫術精湛」與「醫療用心」是兩回事,病人從醫師的一句話,馬上可判斷出醫師是應付了事,還是真心關懷,這也是他對年輕醫師的建議。

 

拒絕被癌症打敗的鄧世雄,手術出院後的第一天就開3個小時的會議,他說「生病雖然不舒服,但與其躺在家裡,不如做點工作讓自己開心。」很多朋友勸他不要為別人做太多,也該為自己做些事情。但幾10年來,他自認不曾感受過壓力,因為壓力要看是「好壓力」還是「壞壓力」,「好壓力」能激發上進心,促進事情成功,達成目標和理想。

 

鄧世雄表示,人生不看長短,而在品質。儘管因為生病,現在的他真的必需「量力而為」,但這些都是可調整的。所以在開刀前一天,他還向醫院請假,手上掛著醫院的病人手環,參加失智老人基金會募款晚會,當晚成功募到1000多萬元,他頻頻豁達地笑稱,「這次生病的經驗頗有趣,很好玩。也體會到天主的仁慈和親情的可貴。」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