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小姐,31歲高中老師,最近半年心情煩躁鬱悶、記性變差、沒活力、提不起勁、悲觀自責……而至門診求診。經診斷為「重鬱症」。醫師建議她服用抗憂鬱劑治療。但L小姐對藥物有疑慮,「一定要吃藥嗎?能不能自己調適就好?」「憂鬱症」是腦子生病,是腦部調節情緒的中樞功能失調所致。當人生病,靠自我調適是不夠的,應積極面對與治療。
治療憂鬱症的思考邏輯與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極為類似。糖尿病是身體糖分代謝出問題,與胰島素功能失調有關,其治療以藥物為主;但輕度血糖升高可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來改善,即使已用藥治療,飲食控制及運動仍舊很重要。同樣的,憂鬱症的治療原則為:
■ 輕度憂鬱症:社會心理處遇優先,比方環境改變、減少壓力、心理支持、規律運動,甚至專業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等。
■ 中重度憂鬱症:生物治療(含藥物)優先,輔以社會心理處遇,讓治療效果加成。
藥物雖是憂鬱症治療主流,精神科並未排斥心理社會處遇的重要性。重點是中重度憂鬱症,若缺乏生物治療,社會心理處遇是杯水車薪。個案睡不著,情緒不穩,注意力分散……可能連一般建議都聽不進去,遑論需要內省的心理諮商?所以先以藥物改善大部分病情,再加上社會心理處遇提升個案的壓力調適能力,才是最好的治療策略。
另一考慮因素是「藥物療效快,社會心理處遇療效慢」。憂鬱症個案生活功能常受影響,「及早治癒」是治療重要目標。尤其憂鬱發作會傷害腦神經,科學已證實長期憂鬱會造成大腦皮質萎縮,影響認知功能,故積極治療有益,且必需。
20世紀80年代以後,精神科藥物發展突飛猛進,新型抗鬱劑療效佳,副作用少,已成為治療利器,造福無數患者。憂鬱症除了心理治療,還有好幾種非藥物治療,例如電痙攣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經顱磁刺激術等。前二者對人體侵入性高,只用於嚴重個案,經顱磁刺激術簡單安全,歐美已逐漸普及,國內部分醫學中心也引進,以「新型療法」模式,在衛生署管制下施行。
不論採取何種治療,皆希望個案儘快康復。憂鬱症是生病,生病服藥雖不見得絕對必要,卻是重要且合理的,抗鬱藥不應被污名化。選擇最適合、最周全的治療模式,不拘泥於偏見,才是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理念。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