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冬令進補,怎麼補才恰到好處?

冬令進補,怎麼補才恰到好處?

出處/ 2007年11月號/第25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6275
收藏 瀏覽數 : 6275
冬令進補,怎麼補才恰到好處?
時序進入冬季,很多人會想吃點暖呼呼的薑母鴨、羊肉爐或麻油雞等去寒,不過,這些藥膳食補每個人都適合嗎?怎麼聰明吃,才能達到進補功效?台灣賣薑母鴨的店,不少一到夏天,老闆就拉下鐵門,不做生意,不知情的路人經過,常以為這些店已歇業;但只要天氣轉涼,甚至一進入秋冬,從傍晚到凌晨,薑母鴨店總是高朋滿座,一位難求。
 
 
吃補 不是人人有口福
 
冬令進補,吃些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或麻油雞,已成民眾最常見的食療方法,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指出,中醫認為「虛者補之,實則瀉之」,也就是說,進補適合「體質虛性」的人,所謂虛性體質,分氣虛、血虛、陽虛、陰虛4種,其症狀如下:
 
氣虛:易感冒、面色蒼白、易疲倦、四肢無力、說話短氣懶言、食慾差。
血虛:臉色蒼白萎黃無光澤、唇淡、指甲蒼白、頭暈心悸、神疲氣短、心悸失眠、皮膚乾燥、月經量少。
陽虛:常見於四肢冰冷畏寒、精神不振、腰膝痠痛無力、精神不濟。
陰虛:易出現口渴咽乾、心煩焦躁、遺精盜汗、腰疼疲乏、手足心熱、面紅、眩暈、耳鳴、睡眠不安、身體消瘦、兩眼乾澀等現象。
 
所以,針對虛性體質,常見補法是採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燒酒雞。相反地,「火氣大、口苦咽乾、嘴巴破、便祕,體質過度亢進者」,屬實性體質,需瀉火或涼補。
 
 
4大藥膳 冬季最in
 
烹調「薑母鴨」時,會加入老薑、川芎、當歸等藥材,主因「鴨」在中醫觀點是「補陰,甘冷,滋陰補虛」,屬甘冷食材,因而適合「虛火上炎」的民眾。
 
「羊肉爐」則因羊肉「補虛勞,甘熱,屬火,可益氣血,壯陽道,開胃健力,通氣發瘡」,同樣是以生薑、當歸、黃耆、川芎,與米酒同煮,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手腳冰冷的人保持溫暖。
 
至於「十全大補湯」,是用人蔘、白朮、白芍、黃蓍、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黃、肉桂枝等藥材,加肉類同煮,此食療適合「氣虛兼血虛」的人。
 
另外,冬天常吃的「麻油雞或燒酒雞」,一方面因雞肉「肉甘溫,補虛溫中」;加上川芎、當歸、桂枝、茴香、枸杞,與酒同煮,其補效略同十全大補湯,但較溫和。
 
多久補一次最好?
 
不管是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燒酒雞,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活血」,即促進血液循環,在冬天吃對手腳冰冷的人特別有幫助,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簡怡雯提醒,一般而言,四隻腳的肉類脂肪比兩隻腳的高,加上藥膳畢竟是藥材,藥材吃過多,對肝、腎也不好。
 
她認為,若想進補,1週1次為宜,「補是補不齊,補不全,對不需要的人而言,吃了反而會成為負擔,易口乾舌燥,天氣熱的時候吃,也會有口破現象。」申一中建議,若補過頭、口破,宜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綠豆湯、冬瓜茶,即可改善。
 
至於吃這些藥膳時,若覺得油膩,「可喝些酸梅湯、烏梅湯,去除油膩感。」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則加些陳皮一起煮,有健胃整腸的功效。
 
究竟冬天進補,怎樣吃較適宜?他建議參考以下頻率來拿捏:
虛寒體質的人:氣溫低於15度,每週可吃2~3次。氣溫在15~20度之間,每週減為1~2次。
體質燥熱的人:不管氣溫在15度以上或以下,最好一週不要超過1~2次。
 
 
慢性病患、感冒者
進補效果反而不佳
 
當然,除了體質考量,一些慢性病患在吃藥膳時,更需格外注意,申一中和簡怡雯都建議,對於慢性病患而言,「最好不要喝燉湯,如果嘴饞,喝1、2口應該沒有問題。」還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以下詳細說明。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吃藥膳時不宜加酒同煮,以免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加速肝病惡化。
腎臟病患,需少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鴨肉、羊肉等肉類,會代謝困難。
痛風者:不宜多喝燉湯、高湯等高普林食品,以免發病。
有胰臟方面疾病的人:本身缺乏胰脂分泌,無法代謝脂肪,較油的湯頭及食材要少吃。
高血壓病患:要減少鹽分攝取,所以,藥膳不宜吃得太鹹,且煮的時候,酒少放一點。
糖尿病患、高血脂患者:要注意膽固醇,因而藥膳不能太油,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藥膳中常加入紅棗、黑棗或枸杞,「這些都屬於水果類的食材,吃了之後,其他糖分的攝取要減少。」
感冒發燒者:不宜進補,「因中醫認為,感冒是邪氣入侵,此時進補,反而補到邪氣!」
 
虛性體質者常吃藥膳,確實有改善體質的作用,冬天吃,也較易入睡與睡得舒適,但申一中強調:「改善體質不只有藥膳一個方法,適度的睡眠與運動,也非常重要。」進補的目的是「補虛益損」,對於真正需要補的人而言,是養生保健、預防疾病的一種手段,但對不適合的人反倒有害,因此,「有虛才補」才是健康正確的進補觀念。
 
薑母鴨一定要用鴨肉? 
 
有些人可能疑惑,為什麼薑母鴨一定要用鴨肉?羊肉爐要用羊肉?燒酒雞或麻油雞要用雞肉?不能用其他肉類取代嗎?難道裡面的中藥材需搭配特定肉類才有療效?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簡怡雯笑說:「這些肉類主要的營養成分都是高蛋白質,理論上使用哪一種肉類都可以,只是我們平常不常吃到鴨與羊肉,所以在冬令進補的觀念下,才會使用較特殊的肉類。」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也指出,各種肉類都能做藥膳,所用的藥材也大同小異,之所以發展出各種特色,也許跟口感或口味有關。
 
不過,民間常有「鴨肉具有毒性」的說法,他澄清:「所謂毒性指的是,吃了之後,有些反應出現在皮膚上,譬如:容易癢,或傷口不易好,事實上,鴨的毒性並沒有詳細的機轉來解釋。」
 
麻油雞,不適合冬天進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簡怡雯表示,在營養學的觀點,雞肉富含維生素與鐵質,而麻油雞加入大量麻油,麻油的脂肪酸易讓子宮收縮與惡露排出,適合產後孕婦食用。至於一般人,不建議常吃,她說:「以前的人營養不足,即使不是孕婦,冬天也會吃麻油雞,但現代人幾乎都營養過剩,反而不宜吃麻油雞這類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兒科主治醫師申一中也補充,也許是為了降低脂肪含量,現在冬天進補,大家較常用燒酒雞來取代麻油雞。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