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劉嘉逸 正向紓壓,吻別憂鬱

正向紓壓,吻別憂鬱

出處/ 2012年6月號/第305期  
撰文/
瀏覽數 : 4847
收藏 瀏覽數 : 4847
正向紓壓,吻別憂鬱

壓力,似乎是負面的名詞。其實壓力本身是中性的,也有正向的一面,適當的壓力讓我們保持動力。如果沒有考試,學生會「很認真地」讀書嗎?如果沒有獎懲,公司同仁會自動自發工作嗎?即便完全出自內心的責任感榮譽心,也是一種內在的壓力。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壓力造成的,其實不對,試想,壓力無所不在,若壓力是憂鬱症的病因,豈不人人都罹患憂鬱症?壓力不是憂鬱症的直接病因,但壓力的確可能促發憂鬱症,也可能讓憂鬱症患者復發。故學習壓力調適、增加抗壓性,的確可預防憂鬱症。壓力也與其他精神疾病,甚至身體疾病的加劇有關,故壓力調適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相當重要。那我們應如何面對壓力,處理壓力呢?


1.理解壓力的必要性:適當的壓力是健康的,瞭解壓力的正面意義,才不會整日怨天尤人,能積極面對。


2.找出壓力源,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找出壓力源,釐清事務輕重緩急,略作取捨,適度平衡,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例如避開已知會對自己造成壓力,且非必要的情境,不要攬太多事,或承諾自己達不到的任務等。


3.調整對壓力的主觀認知:主觀認知指的是對壓力源的感受,如考試失利,對甲可能是小事,對乙可能有如天塌下來。這種對壓力的感受與先天個性與成長經驗有關。可經由教育、閱讀、聽講、個別或團體討論,學習彈性、合理、正向的壓力認知。


4.適度的調適宣洩:正當的休閒活動(逛街、看電影、旅遊等)與運動都是很好的紓壓方式。適度無害的發洩情緒也是健康的,例如到野外大叫、捶打枕頭等。


5.調整體質,增加抗壓性: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況、正常作息、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都能增加抗壓性。


6.尋求親友協助:壓力過大時,適時的求助是必須的,「傾訴」本身即有減壓效果,他人經驗的分享或建議,也常很有助益。


7.尋求專業幫忙:倘若壓力造成的情緒症狀或身體不適,已影響生活功能,那表示已需要專業協助。可尋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忙,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甚至醫療處置。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