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人生必修的第一堂課

人生必修的第一堂課

出處/ 2004年8月號/第21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80
收藏 瀏覽數 : 3680
人生必修的第一堂課
當孩子面臨死亡議題時,許多家長不知如何啟齒,或乾脆避免觸及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正確運用同理心及機會教育,才能讓孩子有正確應對死亡的態度。生死大事,人生意味如何?對孩子尤有甚之,他們對死亡的概念究竟了解多少?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大人眼中看貫的生老病死,又是以何等態度視之?
 
一則感人的故事
 
一位國小老師班上有一名乖巧,卻常遲交作業的學生,在一堂畫「我的家庭」的美術課,男孩始終畫了又擦、擦了又畫,最後交了白卷;過了幾天,有個學生跑來告狀:「老師,他打我!」老師心想,這麼乖巧的孩子,怎麼可能打人? 
 
於是老師將男孩找來,問道:「你為什麼打同學?」男孩突然激動地說:「老師,他偷聽我和媽媽講電話!」被打的學生這時急著替自己辯解:「老師,他跟媽媽講電話的方式很怪耶,哪有人會打電話跟媽媽說,我今天有乖乖上課、老師說我很棒、給我獎勵!」
 
追究之下,才知男孩的母親不久前去世,對他產生很大的衝擊,但爸爸工作一直很忙,無暇照顧他。真相大白後,老師又一次把男孩找來,說:「老師了解你的心情,有什麼事老師都會幫你!」說完鼻頭一酸,將男孩擁在懷中,這時男孩緊抿的嘴鬆懈,不禁痛哭失聲,久久不已…。
 
孩子對死亡無法釋懷恐引發憂鬱症
 
案例中的男孩,面對母親過世隱忍著無以言喻的哀痛,他找不出宣洩及傾吐的方法,於是變成一個常遲交作業、個性孤僻的小孩。親愛的家長,當你的孩子面對生死大事,不管是親人、寵物以及不認識的人,你對他們的態度又是如何?
 
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林綺雲說,孩子對於死亡的反應,基本上表現在「認知」、「情緒」、「行為」三方面。在認知上,會不相信死亡這件事,也許他心存幻覺,一直感覺逝者存在;在情緒上除了哀傷,或許還出現自責、憤怒、無助、麻木的反應;在行為上,哭泣之餘,甚至也被失眠、坐立不安、社會退縮、作夢困擾著。若影響身心健康造成壓力,或許會產生憂鬱症。
 
3種方法助孩子面對死亡
 
現在家長管教小孩的方式比以前開放許多,是值得鼓勵的現象。林綺雲強調,面對事情「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孩子如何面對一件事,與大人是否採開放的態度有很大關係;而孩子對於死亡的反應,也與逝者的親疏關係有程度差別。
 
林綺雲將孩子的反應分成三個程度:媒體報導的死亡事件、他人死亡、自己生病。當孩子質疑媒體報導的死亡事件,師長父母可藉著媒體為孩子揭開死亡的面紗,「坊間很多兒童繪本等故事書都談到這類主題,對孩子認知死亡幫助很大。」林綺雲補充:「不過老師和父母最好都有準備,才不會回答不出問題。」
 
如果孩子接觸的是別人死亡,長輩也應抓住「機會教育」,可以帶孩子參加告別式,讓他們了解「這個人已經不在世間了」,否則孩子會困惑那個人怎麼憑空消失。若死亡事件將發生在孩子身上,則要讓專業人員作心理輔導。
 
儘快重回原來的生活秩序
 
如果他人死亡是一個「重要他人」(如親人),給孩子帶來的傷痛是很大的,尤其當家人埋頭處理相關事宜時,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因此,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陳質采建議,家長要撥時間和孩子分享共同的情緒、想法和反應,盡快讓孩子「重回原來的生活秩序」。若只沉浸在傷痛中,孩子當然更不知所措,有些孩子甚至否認親人死亡,引發生氣、難過的情緒,終至走向極端。
 
人往生如此,寵物死亡亦然。當孩子為自己養的寵物死亡而難過、內疚時,家長要注意他們這樣的哀傷,究竟影響有多深。
 
飼養寵物亦是生命教育
 
現在的孩子對寵物依附甚深。由於多生長在雙薪或單親家庭,住家或許遠離祖父母及其他親人,每天幾乎一個人在家度過,上下學可能要自己照顧自己,家中若有養寵物,當他們孤單時,寵物就成為玩伴、保護者和慰藉者。
 
像很多孩子會和自己的寵物說話,難過時也視寵物為傾吐對象,當孩子和寵物形成強烈的連結時,更以兄弟姊妹相稱,一旦寵物死亡,孩子的悲傷,往往是很強烈的。陳質采提醒:「最根本之道,是當孩子想養寵物時,家長要評估孩子的個性、狀態是否適合,並且告知『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證據顯示,兒童與寵物相處,對他們的認知發展、同理心、能力、社會調適等都有正面影響。別忘了寵物生命週期短,亦可能死於急性或慢性病,甚至意外而無法治療的危險。除預先告知,讓孩子面對之外,當他們失去寵物時,心理衛生人員、老師、兒童照顧者、獸醫、父母等皆為處理悲傷的重要角色。
 
當寵物死亡,孩子怎麼歸因?
 
陳質采強調,養寵物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生命教育」,讓生活起變化。且很多孩子對於寵物死亡表現出來的反應都不相同,如:在意、難捨,或感傷、難過到心坎裡,「這些程度不一的傷心,端看孩子和寵物在一起的時間有多久、他們彼此的關係,以及寵物一旦死亡,孩子怎麼歸因?」
 
如孩子認為寵物是自然老死,抑或自己沒有養好,多少會讓他們心裡有罪惡感,甚至否認寵物死亡,或轉成憤怒。「尤其把狗、貓等寵物當成家裡一份子時,情緒濃度更高。」陳質采說。
 
舉辦告別式 溫馨告別
 
發現家裡的小孩處於低潮時,陳質采建議家長,先依照孩子的情緒輕重,幫助他們面對現實,例如一起動手將寵物埋葬、拍照留念、放野地等,「用什麼方式告別,可以讓孩子選擇,再一起去做,這是孩子宣洩情緒非常重要的方式。」陳質采補充。
 
心理專家發現,「瞻仰遺體」可以幫助孩子接受寵物死亡的事實。即使寵物在死亡前身體已損壞,如大面積擦傷或瘀傷,家長若把寵物遺體調整成睡覺的姿勢,或是在遺體下鋪毛巾、毯子或墊子,放置在寵物棺木、動物床、籃子或盒子裡,讓孩子做一次直接而溫馨的最後告別,皆有助於孩子平復情緒。否則孩子想像力豐富,他們假想的可能比實際情況更糟。
 
鼓勵孩子說出對死亡的感受
 
一般而言,孩子從2歲開始就有分離概念;4歲知道「死亡」這件事情;直到9歲、10歲對死亡的認知才成熟,了解死亡是一種「生命衰竭」現象,也意味人死不能復生,身體功能不能運作。因此,陳質采認為,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家長沒必要刻意「放大」或「忽略」死亡這件事。有效幫助孩子情緒治療的方式是,開放且誠實分享的「同理心」。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利用適當時機,如後院有小鳥死掉,或社區有人病故等,藉此和孩子交流感受,討論的重點不是死亡這特殊字眼,而是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經驗及畏懼。給孩子一些基本常識,萬一面臨心愛寵物死亡,孩子的心理才能很快調適過來。
 
林綺雲認為,很多家長喜歡用「上天堂」、「睡覺」、「旅行」等字眼代替死亡,不但無法讓孩子充分了解,反而可能心生懼怕。「正確灌輸死亡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她再次強調。
 
用互動撫平孩子心靈創傷
 
生命包含種種歷程,不論親人或寵物過世,難捨之情在所難免。家長要注意過程中孩子失去了什麼?是否要帶他去郊外走走,或用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讓死亡帶來的心靈創傷輕撫而過,不致留下太大的傷痕。
 
當親人或寵物過世後,孩子會更依賴家人,若家人無法提供適當的幫助,孩子會陷入無援的困境。林綺雲解釋,家長要做的是,先了解孩子害怕死亡的原因,是對死亡未知;或是擔憂死亡會帶來分離、失落;還是煩惱死亡過程會痛、會變醜;或是對死後世界恐懼;或覺得自己事情還沒做完等,都可在互動中得到答案。
 
「陪伴」是重要的過程
 
生命教育漸被重視,有些學校更從國小就教授相關課程。林綺雲建議,當老師執教鞭前,一定要花時間充分了解,甚至受訓。
 
授課時談到死亡一定要神情自然,勿讓孩子有不安的感覺,「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她說:「有些老師排斥這類教材,對相關內容害怕,或置之不理,最後受影響的還是孩子。」
 
對於家長的態度,林綺雲認為,鼓勵孩子遇到不懂的事要問。教導孩子認識死亡之前,最好先適當評估孩子的性別、年齡、個性、情緒、經驗,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導。
 
「陪伴是很重要的過程,千萬不要逃避。」林綺雲再次提醒:「家長要嚴肅面對這件事情,教導孩子要有充裕的時間、溫馨的地點,讓孩子不會害怕或排斥。」她認為,直接而誠實面對「死亡紀事」,才是上策。
 
青少年自殺,生命果真輕如鴻毛?
 
青少年自殺並非在意死亡本身,而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有些心腸較軟的人,甚至認為自己在這世界上已沒有價值,進而憤世嫉俗。心理陰影往往從小累積,因此年齡愈大,自殺成功的機率愈高。
 
現代社會生活型態變動太大,父母都忙,不像以前的家庭力量大,課業要求也沒有現在多。陳質采強調,其實青少年自殺時有所聞,媒體也要負部分責任;林綺雲更認為,媒體大都只強調自殺行為的結果,卻不深究原因,應該接受生命教育的訓練。
 
當孩子有自殺念頭,醫院能做的是用藥物治療,或由心理治療師檢視有無不當的想法和認知型態,並灌輸一些新想法。「其實一般門診的小孩大都態度良好,可讓父母陪同前來,表示情況不嚴重,嚴重的是那些將自己的心靈關閉,躲在黑暗角落的孩子…」陳質采憂心地說。
 
存在生命意識深處,本來就有困惑、失落,不論考試不好、好友離去或過世等,都讓孩子不知所措,師長父母若能多注意孩子的狀況,一發現有異狀就要詢問,才能有效防範未然。
 
怎麼協助孩子調適寵物死亡的心態?
 
1. 和孩子一起閱讀或觀賞和寵物死亡相關的書籍,小手冊、CD、VCD等。
2. 教導孩子面對動物死亡的事實,並鼓勵孩子參與,設計告別儀式。
3. 鼓勵孩子給寵物寫信、畫寵物圖畫。
4. 建議孩子和死去的寵物在心理對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