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除了給予抗生素藥膏,也先給他口服三天份的抗生素,請他等藥吃完了再來回診,並給他一張深黃色的「蜂窩性組織炎」衛教單張,請護理師給予衛教宣導。衛教單張詳細說明有關蜂窩性組織炎的相關醫學常識,其中特別強調了:
2. 患部離心臟越遠,越不容易好。
4. 抗生素建議使用至少7~14天,一定要有足夠天數的抗生素。
然而,8月14日父親沒有帶著小男孩來複診,直到8月25日病人才再度來就診,只不過此時,病人的右腳大拇趾依舊有很明顯的紅腫熱痛。
我不否認蜂窩性組織炎,有的人吃三天份的抗生素就會好,不過大部份還是要吃7~14天,至少第一次就診後,還需要再回診,讓醫師檢查。
這個父親很客氣,不過有一點疑慮的問道:「小孩子不是不可以吃太久的抗生素嗎?」
如果有感染,就要服用抗生素,而且不是有吃有保庇,而是需要一個「療程」;如果沒有感染,當然就不需用服用抗生素。不過,蜂窩性組織炎大多數的情況是,抗生素都需要一個「療程」,可能7~14天。
我向這位父親解釋,大醫院都有PICU(小兒科加護病房)、NICU(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出生30天內之新生兒,住在這種加護病房)。若住在PICU、NICU且有感染,往往都會注射(口服)強力抗生素,這是正確的、需要的、不得不的選擇。
而這位一歲半的小孩也是一樣,病灶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一定要使用足夠天數的抗生素,才能徹底清除病根。
我們可以了解家長對小孩的愛和對抗生素使用的疑慮,不過醫學經驗的累積,告訴我們蜂窩性組織炎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以本人開設的診所來說,因蜂窩組織炎前來就診的病患,並不少見!即早就醫的,可能只要來個一、兩趟就好了;但也遇過許多有糖尿病、下肢黴菌感染合併蜂窩組織炎、必須截肢的患者,還有蜂窩性組織炎拖太久、併發骨隨炎、長期住院者,也有反覆感染變成「象腿」的病人……換句話說,蜂窩性組織炎可小可大,民眾不可不慎!
正常健康的皮膚可以防止細菌入侵,但若有外傷或是被蚊蟲叮咬、青春痘不當抓擠、被魚鱗刺傷(海洋弧菌更危險)、香港腳裂縫、褥瘡……等等時,皮膚會有極小的傷口,皮膚表面的細菌就會從此處侵入體內,到達真皮層,引起發炎反應,也就是所謂的「蜂窩性組織炎」。
常見症狀像是患部紅、腫、熱、痛、傷口化膿。經常重複感染黴菌(香港腳、癬)的患者,糖尿病、癌症病人、或是免疫不全者、老年人、抵抗力較差者,都必須格外小心!因為上述高危險群,只要有二度細菌感染,或是碰到不乾淨的水質、或位處缺水區時,都很容易因為清潔不易、誤碰傷口,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例如在馬祖當兵的人,罹患此病的機率就很高。另外,像是蚊蟲叮咬後,沒有洗手,指甲髒髒的就去抓癢,也容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不過,前面幾種狀況,通常發炎範圍都不會太大,只是小傷口的話,服用抗生素,很快就會好了!但如果是褥瘡病人或是罹患糖尿病、慢性皮膚病、溼疹、血液疾病的患者,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可能不只要口服抗生素,還得用藥膏、注射等方式樣樣來,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簡單比喻,吃的抗生素,約占治療效果的60%;擦的或是外敷的大概20%;打針、注射的則佔20%;但若三樣都做,就可達到100%的療效,效果更顯著。
若下肢不幸長了蜂窩性組織炎,導致患部嚴重腫脹,須臥床休息,建議墊高患部,以利靜脈與淋巴系統回流!
成功方程式: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GM藥膏)+注射抗生素,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