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出處/ 2018年10月號/第37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2873
收藏 瀏覽數 : 12873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陪伴生病的親友雖難,卻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功課。只要學會同理患者從確診到接納會經歷的五個階段,就能用對方法,說出恰到好處又實用的安慰話語!
 

「你就是壓力太大、飲食不正常才會生病!」、「○○得過這個病,他就是○○╳╳,你也這樣做就會好了!」、「我知道你的感受,但是……」、「哎呀!不要再想,你就是太敏感、想太多了,才會這樣!」……。

以上這些超級常見,幾乎在每個病房都曾出現過的「安慰詞」,相信有陪伴過病人的人都不陌生;殊不知,可能就是這唐突的一、兩句話,讓彼此的關係劃下楚河漢界,從此心理上的距離越隔越遠,甚至分道揚鑣!以下,專家傳授幾個最基本、最關鍵的「同理術」技巧,不妨試試。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是安慰病人最重要的準則

很多人常誤解同理的意思!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妍緹分析,「同理」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試圖進入對方的角色裡,體驗、理解他的狀態;但是,卻不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建議強加給對方,試著要對方依照自己的期待去做,這也是旁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如果沒有先同理對方的情緒,就提出自己的經驗及看法,在情緒上就無法銜接並進入病人的心理世界;所以,即使是基於「善意」而提供的建議,也無法被病患理解成善意的支持,反而有點像在聽「風涼話」。因此,李妍緹臨床心理師提醒讀者,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太心急只會拉開彼此的距離。若病人自覺很孤單,但旁人只希望他趕快接受現實,快點積極治療,這種態度反而會讓病患感覺更孤單、心情更沉重,甚至拒絕溝通。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醫師黃宇銳分析,旁人最常說「你不要想太多」、「你的不舒服我懂」這類話,其實怎麼可能不多想?而且旁人怎麼可能完全了解自己的不舒服呢?所以,建議旁人採取這樣的態度──「即便目前我對你的感受可能只有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理解,但是我願意努力去理解。」

這種坦承自己無法完全懂,卻願意努力陪伴的態度,會展現出一種類似「並肩作戰」的姿態,會讓病人感覺到被支持。建議先拿出這種真誠的態度,再透過「有品質的傾聽、同理」來表達關心。

所謂「欲速則不達」,親友本身也要有心理準備,別因「太心急」而壞事!黃宇銳醫師建議陪伴者,應先練習靜下來「整理心情」,不要急著「處理問題」。

雖然我們的生活經驗往往是「解決了問題,壓力源就會消失」,但是心理層面卻非如此。黃宇銳醫師分析,情緒若沒有被消化,就會被壓抑,並可能在「潛意識」這個倉庫裡亂竄,或許表面上看起來壓力源已經消除,但被壓抑的情緒可能在生活的其他層面冒出頭來,引發其他問題。

情緒需要被「理解」,才可能被「消化」;如果省略了「理解」、「同理」這些步驟,就去處理問題,看似解決了問題,但負面情緒並未獲得妥善的釋放與處理,依然存在!因此,「同理」這個環節很重要,親友應該努力給病患一個支持的環境。
 

情緒反覆很正常
「同理的態度」比語言更重要

李妍緹臨床心理師強調,在陪伴生病親友的過程中,可先理解病患在疾病調適的歷程中可能會經歷的情緒或階段。國際聞名的精神科醫師Elisabeth Kubler-Ross研究生死與臨終關懷多年,曾在著作中描述了人在面對哀傷與災難過程時,可能經歷的五個階段,分別為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及接受(acceptance)。臨床上,病患往往不會規律地在一個階段結束後才進到下一個階段,也有人只經歷某幾個階段,或在某些階段中擺盪。

此外,每個病患所感受到的情緒,也可能更為複雜細膩,需要旁人更多的理解、體恤及接納。若陪伴者能夠初步認識這些階段,並理解這些現象是常見的,就可以對病患在疾病適應過程中的常見情緒有所準備,而以更同理的心態來因應。從確診到接納,病患常有的五個情緒階段分別是:

 
1. 震驚、否認》常發生在剛確診時,懷疑是否診斷錯誤、「這不是真的!」

2. 憤怒》例如:「為什麼是我?不公平!」、「老天爺為什麼這樣對我?」

3. 討價還價》開始思考:「是否改變飲食習慣,就會康復?」

4. 沮喪、憂鬱》因為已逐漸意識到開始面對,不一定可以改變或改變有限的事實,所以感到挫折、沮喪

5. 接納》真正接受了事實,開始能較理性、積極地接受治療、或能與病共處。
 

照顧者也要關照自己的情緒

另外,在照顧者方面,李妍緹臨床心理師提醒,當照顧者出現以下的心態或困擾時,表示照顧者也可能需要休息或調適心情,避免被負面情緒壓垮,建議可尋求專業協助,讓自己重拾能量。陪伴者常發生的負面心態如下:

1. 把「好轉」或「照顧」的責任一肩扛起,陪伴者自覺不該抱怨,也不該沮喪。

2. 不想聽抱怨,對病患的情緒感到煩躁、想逃離、想發脾氣。

3. 認為自己全天的照顧與陪伴是天經地義,應該放下所有的事情,或開始對生活的其他人事物失去興趣。

因此,要長期提供同理的支持不容易,陪伴者本身也需要有一番調適,才不易被負面情緒壓垮。以下針對三種常見的狀況,給予照顧者陪伴建議:
 

狀況1
剛被確診罹癌
患者震驚、無法接受

專家建議》有品質的傾聽,引導病患講出「放不下的點」。

黃宇銳醫師建議,在病患震驚、難以接受的第一個階段,可以先引導病患把「焦慮」講出來,譬如:一位老闆掛念的可能是公司的營運、一位母親擔心的可能是小孩的生活照顧等。當患者講出焦慮的原因,更能掌握自己的狀態,情緒反而會較穩定。

 
狀況2
當患者因意外或治療
引起外觀改變

專家建議》陪他一起照鏡子,面對現實。

黃宇銳醫師舉例,之前八仙塵爆造成面部受損的患者,曾面臨嚴重的「外觀受創」挑戰,建議家屬「陪他一起照鏡子」,雖然這個過程可能很艱難、會掉淚,但「一起面對」的態度,已經表達了最強的同理與支持。

請不要欺騙、逃避既成的事實,或說一些「只要努力,你一定可以恢復到以前的樣子!」之類自以為是打氣的話,因為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最後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這樣講話反而是在逃避當下(應該接納的)情緒。

 
狀況3
若患者因療程辛苦
而鬱鬱寡歡、想放棄

專家建議》大量傾聽、轉移注意力,給予實際上的協助。

癌症病人在化療期會嘔吐不適,患者可能會感覺幾乎要毀了每天的生活,但黃宇銳醫師的處理方式是,向患者具體澄清,讓患者發現,每天可能只有總時數1小時會嘔吐,其他23個小時都是正常的,所以事實上並非「24小時」都被不適感限制住。這樣的做法是把困擾「具體化」,讓患者不會無限放大不適感,同時也可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李妍緹臨床心理師則建議「轉移專注力」,像是可以陪患者多聊聊疾病或住院以外的事、陪他在附近走走等;或提供一些實際上的幫助,像是交通上的幫忙、協助他處理掛心的事,都有助於減少患者的負擔。

除了綜合以上的方法,由於每個患者的個性、背景不同,陪伴者也要視情況做出不同的因應,但大原則是「提供大量、高品質的傾聽,以及同理與支持」。有時候,關心是要說對話;有時候,關心則不一定要說出口,只要用理解、貼心的「態度」來傳達,那麼即便沉默,空氣中仍有關懷的氣氛在流動。至於要怎麼活用以上的技巧,就要靠陪伴者的應變能力跟練習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