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大量落髮、頭皮屑掉滿地,也許是「乾癬」在作怪!國外研究顯示,近8成乾癬病灶會出現在頭皮。醫師指出,頭皮乾癬會帶來大量皮屑,因症狀與脂漏性皮膚炎雷同,患者常因此延誤就醫,深陷掉髮危機而不自知。
根據統計,國內約有近一萬名中、重度的乾癬患者,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超過五成乾癬患者首次發作病灶都出現在頭皮上。國外研究顯示,頭皮乾癬的病灶「治療速度慢」、「成效差」正是全球乾癬患者最困擾的兩大因素。
因頭髮阻隔
頭皮乾癬療效差
台大醫院皮膚部蔡呈芳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頭皮乾癬是醫病公認最難治療的乾癬病灶。主要原因是受到頭髮阻隔,不論擦藥或照光治療,改善效果都十分有限,常成為患者治療的最大難題。
現年35歲潘小姐,8年前罹患乾癬,病況時好時壞,每次發作就像全身被嚴重曬傷,又癢又痛,甚至痛到連話都不想說。她形容:「每次發作頭皮都遭殃,不僅掉屑,頭皮還會紅腫、脫皮甚至嚴重落髮。」只要想起會被問東問西,就不敢輕易上髮廊,「以前蠻常去髮廊洗頭,但發病後平均一年只到髮廊一次。或者,到髮廊時就會先說自己是過敏,省去被誤解的困擾!」
台灣乾癬協會柯怡謀理事長提到,乾癬不會傳染,但是乾癬所產生的紅、癢、脫屑等病灶常為患者的生活增添許多困擾,舉凡衣著、購物、從事休閒娛樂等尋常不過的簡單小事,對乾癬患者來說都是重重難關。尤其頭皮乾癬相較於其他患部,無法用衣物遮掩,嚴重影響患者外觀。因此,更導致多數患者常因頭皮病灶而足不出戶。
根據台灣乾癬協會調查顯示,國內7成乾癬病友都曾因疾病感到沮喪與憂鬱、近8成更因疾病降低外出意願,與外界隔絕。
乾癬不是癬
是慢性發炎的皮膚病
乾癬是局部性免疫力活化,導致表皮細胞增生太快、血管擴張及角化不良,其三大指標性症狀分別是大量脫屑、皮損處邊界發紅與厚皮。乾癬好發於青壯年,男比女多,但女性往往發病較早,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全身性化膿、發紅。黃毓惠醫師說明,身體各處都有可能出現紅、癢、脫屑的乾癬病灶,並不只侷限頭皮,且約10~30%的病人會合併有關節炎,稱為「乾癬性關節炎」。
乾癬不是癬,而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造成乾癬的原因很多,嚴重程度可依遺傳、個人免疫系統與生活環境而有所不同,但並不會傳染,其中壓力又占3~4成的誘發、惡化因素。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父母或有一方患有乾癬,子女將有10~28%的機率有乾癬;倘若雙方皆有,子女的罹患率就會提高到50~65%。再者就是皮膚因開刀、摩擦、抓癢產生的傷口;或是長期服用類固醇、降血壓藥物與內分泌失調者,都有可能誘發乾癬。
治療乾癬的方法有哪些?
治療方面,臨床上針對中重度的乾癬患者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可提供患者進行選擇。雖然過去生物製劑治療被視為是中重度乾癬患者的第二線治療,但隨著治療方式的發展,生物製劑已被認為是在一線就能使用的治療方式,有機會提升治療效果。
蔡呈芳醫師進一步說明,國內乾癬患者最常遇到的治療困境,包括因健保給付條件限制,在使用生物製劑2年後就必須停藥。不過,治療乾癬也並非生物製劑不可,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嚴重度,提供不同的治療方針,包含外用藥膏、口服藥、照光、生物製劑等。
蔡呈芳醫師強調,過去生物製劑治療標準以PASI75(皮膚病灶改善幅度達75%)作為指標,然而隨著治療方式的發展,PASI 90-100(皮膚病灶改善幅度達90~100%)已是合理的期待。雖然頭皮乾癬受到頭髮阻隔,擦藥或照光治療改善效果可能相對較有限,但病人仍可與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式,透過早期、持續治療,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