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夜間高血壓」如何診斷?

「夜間高血壓」如何診斷?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4776
收藏 瀏覽數 : 24776
「夜間高血壓」如何診斷?

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類似經驗,只要把降血壓藥物改到睡前服用,就能改善困擾已久的失眠問題,不僅當天晚上可以一覺到天明,隔天量血壓也會變得比較平穩。事實上,「高血壓」和「睡眠障礙」是共病,美國睡眠醫學會(APSS)指出,高血壓患者只要睡覺時間比平常多一小時,血壓就會下降;日本研究則顯示,如果經常出現晚輾轉難眠的情形,就要小心可能是高血壓候選人。
 

難察覺的「夜間高血壓」
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元兇?

根據統計,約有四成的高血壓患者深受失眠所苦。究竟血壓為何會和睡眠障礙有關呢?新光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醫師解釋,人體有一套負責控制內臟與血管功能的神經調節系統(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互相抗拮。當交感神經運作時,身體會比較有活力;反之,當副交感神經運作時,心跳會減緩、血管舒張,使血壓下降,身體就會比較放鬆。

正常來說,人在睡眠時,交感神經會下降,副交感神經會上升,幫助人體放鬆,所以通常心臟科醫師都會建議高血壓患者養成睡前和起床量血壓的習慣,林嘉謨醫師提到,一般而言,起床的時候量的血壓應該要比前一天晚上還要低至少10~20毫米水銀柱(mm/Hg),這樣才代表有休息到,對心血管也有保護作用;假如起床時量的血壓和睡前量的血壓差不多、甚至比較高時,就應懷疑是否有睡眠障礙的問題。

正常血壓是收縮壓(心臟收縮時,所測得血管壁承受的壓力)低於130毫米水銀柱(mm/Hg);舒張壓(心臟舒張時,所測得血管壁承受的壓力)低於85毫米水銀柱。只要收縮壓或舒張壓其中一個超過標準值,就算高血壓。

值得注意的是,就算白天的血壓值都很正常,也有可能因為生理時鐘紊亂或是其他原因,使得就寢時原本應下降的交感神經處於優位狀態。這時血壓指數就會與白天相當,這種隱藏性的高血壓因為難以測得,往往比起正常高血壓更為危險,也因此夜間高血壓已成為心臟科醫師判斷患者血壓狀況的最新指標。

失眠患者通常是交感神經一直保持活躍,無法正常切換成副交感神經,進而引起難以入睡、睡眠中斷(半夜容易醒來,且醒來後就睡不著)或是還沒到起床時間就已經醒來等。一旦每週有3晚,且持續長達3個月時,就會被診斷為「睡眠障礙」,長期下來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林嘉謨醫師進一步補充,「其實在睡眠醫學門診,常常會碰到因為血壓控制不好、一直降不下來而從心臟科轉介過來的病人,這些患者的共通性就是都有睡眠障礙困擾。」
 

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
可改善失眠、控制血壓

人體的生理時鐘會調節自律神經,通常在早上起床接觸到陽光之後,自律神經中負責亢奮的交感神經會逐漸活化,血壓也會跟著慢慢升高,並在上午十點到中午十二點之間達到最高峰。但隨著天色漸暗,身體為了休息會逐漸轉為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優位狀態,這時緊繃的血管會緩緩舒張,讓血壓下降以利身體放鬆休眠。

不過,在睡眠時間不足的情況下,體內的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酮分泌量會增加,使身體保持清醒,而這二種荷爾蒙都會造成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狀態,進而引起失眠。另一方面,林嘉謨醫師提到,人在入睡的狀態下,會從眼球快速轉動期進入非快速轉動期,才能進入熟睡期,此時,大腦及其他器官才得以喘息,但若眼球快速轉動期延長,就無法熟睡,容易睡睡醒醒,促使交感神經維持在亢奮的狀態,血管受到刺激又沒法適當的放鬆,長期下來血壓就會上升。

簡單來說,睡眠障礙的問題會誘發高血壓,研究已證實,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高血壓,而己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果又有睡眠障礙,就容易讓血壓更難控制,進而造成惡性循環。不過,國內外不少研究都顯示,如果將降血壓藥物改為睡前服用,就能讓睡眠時間的血壓變得平穩,有助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風險。

高雄醫大醫院內科部長許寬立曾針對2156名高血壓病患進行研究,將患者分成「早晨服用降血壓藥」和「睡前服用降血壓藥」兩組,並持續進行血壓監測。結果發現,睡前服用降血壓藥物組雖然清醒時的舒張壓較高,但整體而言,血壓達到理想控制的病患比較多,且日後發生心血管併發症機率,低於早晨組。

許寬立醫師因此認為,若至少有一種降血壓藥改於睡前服用,將有助於患者血壓控制。不過,由於國內不少高血壓患者都得同時服用一種以上的降血壓藥物,因此建議還是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再調整服藥時間。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