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琦就讀大學的弟弟平常很節省,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跟父母要零用錢的次數變多了。某次姊弟倆促膝長談,筱琪才發現,原來弟弟為了取悅新交的女朋友Mandy,已經把過去一點一滴存下來的積蓄都花光了!而且Mandy似乎完全不體諒弟弟手頭緊,要求愈來愈多,前一天還說想要一台蘋果新出的電腦,甚至說出:「你不是愛我嗎?那就買一台給我啊!」讓弟弟開始認真上網找打工資訊,就為了讓她開心!令筱琦苦惱不已,不知道該怎麼在不傷及姊弟感情的情況下,打醒默默付出的傻弟弟?
如果你也跟筱琦一樣正面臨一種,明知親友被另一半情緒勒索,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對方的情況時,不妨試試本文提供的方法吧!
失落戀花園知識總監、心理學作家海苔熊(本名程威銓)提到,通常會溺愛另一半、無法拒絕對方請求的人,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情況:
1. 透過溺愛對方,來滿足成就感
希望另一半可以覺得自己很棒,所以他們常常喜歡裝闊(這也是自戀型人格的特徵之一)、對於另一半的要求都盡可能地滿足,希望能透過滿足對方需求來達到成就感。這種人通常對另一半都是這樣溺愛,對每一個前任都是如此,海苔熊認為,如果你周邊的親友剛好是屬於這一型,或許可以不用太過在意,就隨他去吧!畢竟這是他愛人的方式,也是一種常態。
2. 太害怕失去,只好滿足對方
但假如你發現這位親友A以前對其他前任都不曾如此,只有對待現在這個伴侶B才會這樣,且問題愈來愈嚴重(B愈來愈無理取鬧、提出的要求已遠遠超過A能力範圍),而且已經造成當事人A困擾時,或許身為親友的你,除了可以觀察兩人在關係中扮演的腳色以外,也可以試著和A聊聊,看他這麼努力滿足B是為了什麼?如果是因為怕不順從B,B會生氣、害怕B會提分手的話,就該提醒A是否已在不知不覺中被B發現他有這個弱點,而被情緒勒索了呢?
倘若A自己也不明所以,海苔熊提供一套SOP溝通技巧,親友不妨試試看,幫助A釐清問題根源,也許經過一番深談後,他就會醒了也說不定!(但假如問題真的很嚴重,也可以鼓勵親友、陪伴他尋求專業協助)
(1) 請A捫心自問,「無法拒絕B的要求,是恐懼還是愛?」(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情緒勒索了?)
(2) 接著問A,請他想一想,「這真的是自己要的嗎?在這段關係中,是開心的時間比較多,還是覺得委屈、犧牲的感受比較多?」
(3) 如果A常感覺委屈、犧牲,可以再問A,「想要維持這樣的關係多久?是否有想過放手,會讓自己更輕鬆?」
(4) 若A捨不得放手,可以引導他,「是否想過,如果繼續維持現在的關係,兩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5) 再問A,「那如果你選擇對自己好一點,分開的話,你覺得兩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6) 釐清兩種可能會有的情況後,再問A,「那這兩種結果(4或5),你覺得相較之下,哪一個傷害比較小?」
通常在經過上述深談後,A可以比較冷靜的看待他和B之間的關係,也會比較清楚了解關係中的矛盾和問題。不過,海苔熊也提醒,親友只要做到「幫助釐清問題」就好,並不需要給予「繼續」還是「分手」的建議,畢竟和B談戀愛的是A,當下感受到情緒的也是A,旁人並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幫當事人做決定。
不管A最後做的決定是什麼,都必須尊重他的選擇,親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支持和陪伴,告訴A不管做什麼決定都會支持他。如果A最後的決定是繼續在一起,而你真的很擔心他被「吃夠夠」,那你可以提醒他,要有自己的底線,在某些狀態下給予,而不是無條件接受B的無理取鬧。你可以當他的後盾。
海苔熊補充,事實上,很多時候,在A和B這種互動模式下,會發現一個很弔詭的現象:當把時間軸拉長、放長遠一點來看,通常最先受不了的會是B,因為當你給予的愈多,多到一個極致時,對方反而會有種被控制的感覺,會覺得被剝奪了某些權利。所以,不妨以這個角度來勸A,在感情上「順其自然」才能走得更長久!
經濟學有一個「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是由卡內曼和特沃斯基所提出的。大腦會把現在就擁有或失去的東西看得比較重要,而忽略未來有可能得到或失去的東西。應用在感情中也是一樣,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委曲求全,而忽略了如果選擇放手,兩年後會更快樂。海苔熊說,「如果你選擇犧牲、維持現狀,現在都會比較爽、比較痛,儘管維持現狀,未來失去的東西更多。」
其實,愛情,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若只有單方面的付出,那樣的相處,也從來都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久了任何一方都會疲乏,與其強求,不如選擇順其自然,才是經營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