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責任感重又不懂紓壓」,今年60多歲的邱太太20年前便罹患憂鬱症,就醫後學會覺察情緒、努力找出與憂鬱情緒共處的方法。但先生3年前因故被憂鬱擊倒,誘發她再次發病。在所有家族成員輪流陪伴扶持下,現在兩人皆已走出憂鬱的陰霾,找到平衡身心的方法。
30多年前,邱太太原本在成衣產業工作,在大女兒念國小時,為了輔導孩子課業及提供完善的生活照顧,在先生建議下,辭去了工作,專心照顧家裡。經過5年的全職主婦生活,當大女兒考上五專後,頓失忙碌目標的她,卻在此時得了憂鬱症!
邱太太回憶:「發現不對勁是作息改變,原本會賴床的我,竟然5點就清醒,怎樣都睡不著,看著時鐘,每過一秒都像過了一年一樣漫長。」起床不想刷牙、洗臉、吃飯,提不起勁,想開窗跳樓自殺,了結這百般無聊的感受。
當時不知道要到精神科就診,以為是更年期,到婦產科檢查,醫師開立「百憂解」,服用後竟出現「心悸、厭食」等副作用,1個月內瘦8公斤,但心情仍鬱悶,試遍求神拜佛、換風水等做法。持續難過了7、8個月,直到一次急診才發現原因。
那天邱太太心悸且喘得非常厲害,快無法呼吸,被送到急診室,醫師看她有「過度換氣」的現象,加上手腳發麻、失眠、長期沮喪,可能與精神疾病有關,於是建議到精神科掛號。邱先生說:根本沒想到要看「精神科」,因為太太是個樂觀的人。沒想到這個嘗試,讓他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當時邱太太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情況已嚴重到可領取「重大傷病卡」。在治療過程中她接觸到「生活調適愛心會」的會刊,得知臺北市立療養院(後改名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有開設憂鬱症團體治療,於是參加為期3個月的治療。持續服藥加上團體治療的助力,病情很快在3個月後得到控制。在團療結束後,她成為愛心會的志工,去幫助其他患者,後來又在馬偕醫院擔任團體治療的義工,至今未曾間斷,已超過19年。
先生3年前發病
太太又被「拖下水」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3年前邱先生竟也得到憂鬱症!原來是熱心的邱先生幾年前高票當選了里長,一心想多做事,但上任後發現有些事要「妥協」,做了一年多,心情鬱悶、辭意越來越濃。想辭職又怕辜負支持者期望,且辭職後辦公室要處理補選事宜,從街坊鄰居到副市長都登門關切,這樣的壓力讓他更憂鬱,只能推托說「太太有憂鬱症,所以要辭職照顧」。
當時邱太太的確也深陷憂鬱泥沼。適逢小女兒懷孕,醫師說胎兒「疑似」唐氏症,加上邱先生的里長工作頗多困擾,當志工時常要安慰病友,龐大的「情緒垃圾」竟引發她第二次發病。
有經驗的邱太太,已懂得控制之道,但仍發生「憂鬱、疏離人群、想死」等症狀。雖然繼續志工工作,卻無法主動幫助他人,只是到場靜靜聆聽。邱太太形容那陣子是老公去里辦公室上班,她在家一聽到門鈴響就「大哭」,因為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外人關切。
邱先生還未請辭獲准,就出現失眠、厭食跟糞便過硬等問題。此時,邱太太勸丈夫到精神科掛號,但邱先生一直不願意。他們形容那時發病的畫面,就是整天「一人躺床上,一人躺沙發」,兩人終日提不起勁,不刷牙、不打扮,也不要人打擾,只想自殺中斷痛苦。為了躲避鄰居關切的眼光,邱先生辭職後,夫妻倆一起在家「幾乎躺了8個月」。
全家動員陪伴
支持夫妻倆走出憂鬱
在8個月的憂鬱低潮中,小姑、女兒、李媽媽(邱太太的母親)的陪伴與支持是他們走出來的關鍵。住樓下的小姑只要一見他們狀況不好,就照三餐打電話邀約吃飯;女兒的鼓勵和陪伴,讓邱先生終於願意到精神科接受治療;而邱太太80歲的母親怕她自殺,還搬到邱太太家住,看護她,並常邀她出外散心、提醒她運動。為了他們,全家人調整了講話跟相處的態度,年邁的李媽媽甚至還到醫院旁聽團體治療……。這場病,改變了全家人。 (延伸閱讀:憂鬱康復者告訴你,這樣溝通最讓他們自在 )
因邱先生的病情較輕,治療2個月後就痊癒停藥了,他現在每天5點鐘早起運動1小時來釋放壓力,下午又陪太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再散步1小時,他發現,走到出汗,對抒發情緒很有幫助。
此外,邱先生很推崇「森田療法」,這是用較自然的方式來治療憂鬱症,他也力行療法建議的作息規律、持續運動!而情況較嚴重的的邱太太,目前仍繼續服藥,並擔任志工,她說:「做志工幫助他人,對我來說是一種治療。」她也鼓勵退休後的老年人從事志工工作。
回首過去,邱先生感嘆的說:「很多憂鬱症患者就是長期責任感太重造成。」邱太太也說,年輕時只顧養育子女,假日時回婆家還要擔心哪裡做不好,就是這種個性,才會長期「壓抑情緒」不懂抒發,後來累積成病。
邱太太提醒病友:「要有自覺,並保持獨立性。當過度追求完美的負面情緒出現時,阻斷它最好的方法就是『給自己一秒鐘』!在這秒鐘裡『做決定』,『立刻行動』如穿了鞋就出門或拿起拖把開始做事,要馬上用行動阻斷負面思考!」。
他們對病友的建議是:「一定要走出去!」不論是退休在家的老者,或已經可以走出家門的病友,不要「不打扮、不見人、懶懶散散」,有些人原本沒病都悶出病來了!如果家中有這類深居簡出的家人,子女、親人要主動安排及邀請他們外出參與活動,這都有助他們走出憂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