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預防青光眼,不讓視野有缺陷

預防青光眼,不讓視野有缺陷

出處/ 2012年1、2月合刊號/第30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922
收藏 瀏覽數 : 5922
預防青光眼,不讓視野有缺陷

眼睛有酸澀感,看燈光時周圍出現光暈、模糊不清,甚至出現偏頭痛或嘔吐症狀?這很可能是眼壓過高的症狀,若未及時治療,青光眼將尾隨而至,惡化視力,甚至造成失明!

 

新聞報導,眼科門診中,有一位30幾歲的輕熟女,右眼近視度數為900至1000度,左眼高達1200度,屬高度近視族,至眼科進行近視雷射手術,3個月後眼睛就發生畏光、疼痛,檢查發現眼視神經和視野均有缺損,證實是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受損,缺損的視力很難恢復。

好發於40歲以上
眼壓高即要警覺

                                                  
40歲以上是青光眼的好發族群,盛行率為1.75%,到了70歲以上提高為7%。典型徵兆是眼壓高造成視神經盤凹陷增大及視野缺損,可以發生在單或雙眼。最常見的青光眼有原發性急性或慢性隅角閉銷性青光眼。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若有家族性青光眼的朋友,18歲以上就必須定期檢查,罹患率是其他人的7、8倍,不可不重視。」

當眼壓上升時,眼睛會有輕微的不舒服、酸澀感,看燈管或燈泡時,周圍有光暈,嚴重時,眼睛疼痛不已、看東西模糊不清,還會偏頭痛、劇烈頭痛及嘔吐狀況發生,此時應立刻就醫。

眼壓並非唯一判定青光眼的指標,是參考值,卻非絕對值,一般正常的眼壓是10至21毫米汞柱之間,超過即為眼壓高,但是角膜厚度會影響眼壓的測量。做過雷射近視手術的患者,角膜經切削後較薄,眼壓會偏低,而且白天晚上的變化會造成眼壓不同,因此臨床上,需要從視神經有無凹陷、萎縮,以及視野是否缺損兩項檢查指標進行研判。

 

青光眼是慢性病
需長期控制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方式和高血壓、糖尿病雷同,需長期控制,才能預防病情惡化。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黃奕修表示,根據病情不同,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可分為藥物、雷射和手術3種方式。規律長期性的點藥水控制最為常見,是利用減少眼睛內房水分泌或促進房水排出的藥水達到降低眼壓,防止視神經損傷的效果,治療時若有影響心跳、呼吸、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出現時,須盡速告知眼科醫師重新換藥。

青光眼患者每天都要點好幾瓶藥水,且要點3到4次,很不方便,常會降低點藥意願,目前治療青光眼的藥物類型,已趨向複方治療劑,1天點1次,單瓶藥水即有複方藥物的療效。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