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最新文章 New Articles

控管14個失智症風險因子,這樣做更有效

名醫林芳郁退休後與失智症搏鬥了5年,令人心疼,失智症可否預防?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2024年發表了最新的失智症研究報告,提醒可能造成失智症的14個風險因子,讓專業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及改善!

睡太多恐損傷記憶力及認知功能

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九小時,可能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董氏基金會提醒,適量睡眠才能有效守護大腦健康。

遠離骨鬆、肌少症威脅,怎麼吃補鈣又增肌

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症狀,不少中高齡者直到關節磨耗或骨折需住院動手術,才知道自己肌肉及骨質流失,增加了日後殘疾或失能風險。快來了解哪些NG的飲食習慣要調整,用對方法吃進營養,預防骨鬆與肌少症
編輯推薦 Editor's Recommendation

樂齡族跟著專家運動練腳力,防骨鬆、肌少症!

想預防骨鬆、肌少症,只散步、爬山還不夠!復健科醫師提醒,適當的阻力運動訓練能刺激肌肉及骨骼生長,增強肌力及肌肉量也可提升跌倒時的應變力。政府2021年起已在各縣市設銀髮健身俱樂部,怎麼練?以下完整分析!

吃止痛藥、抗生素卻藥物過敏,全身腫脹、呼吸不順 ...

歌手張宇曾分享太太用藥後突然呼吸困難;藝人邵雨薇也曾亂吃止痛藥而全身腫脹、呼吸不順,兩人的藥物過敏症狀發生得急又快,所幸送醫後撿回一命。到底哪些藥可能讓人過敏?出現哪些不適要警覺是藥物過敏,盡快送醫?

旅遊如何預防及舒緩肩膀、小腿、足底痠痛

無論是登山健行、都市漫遊或出國探險,背著水壺、外套、雨傘的背包幾乎是標配,結果玩了一整天卻發現「肩膀快斷了、小腿硬得像石頭、腳底痛到走不動」……不想旅遊被痠痛掃興,醫師傳授行前準備技巧與舒緩方式!(100)

抬手肩膀痛是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或鈣化性肌腱炎 ...

許多人把肩膀痛、手抬不高誤認為老化現象,延誤治療,事實上,除了五十肩,肩部疾病如「肩夾擠症候群」與「鈣化性肌腱炎」,也可能導致肩部疼痛。及早治療與復健能改善肩痛,物理治療師推薦3招居家伸展,舒緩不適!

減肥不吃飯改吃水餃拉麵,熱量飆!營養師推10大 ...

怕胖不敢吃飯,改吃麵和水餃?但你可知12片水餃皮=1碗飯熱量,一包拉麵超過一碗飯熱量!外食族想減肥,營養師推薦10大低卡卻有飽足感的餐點,並列表告訴你哪些主食熱量不比白飯低,教你換算熱量、避開陷阱不怕胖!

收到親友過世或病危的消息,怎麼回覆不失禮?

在社群軟體發達的現代,手機裡的即時通訊軟體,儼然已成為民眾傳遞訊息的重要管道。倘若手機傳來親友過世、來日不多等不幸消息時,不知如何安慰,可以傳通訊軟體裡的慰問貼圖嗎?到底怎麼回覆才不失禮?
精選特輯 Feature Articles

懶人減肥法教你瘦的美麗又健康!

網路上各種減肥餐、瘦身運動、斷食法,哪種適合我?瘦不下來是觀念錯誤嗎?正確知識全在這!

新冠疫情升溫,快掌握疫苗.免疫力飲食.防疫品!

新冠肺炎延燒,此處持續更新防疫及治療資訊,幫您守護家人健康!

7大適合長輩的APP推薦!活用網路翻轉生活

用手機拍照打卡、上YouTube觀賞影片,對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但對長者們而言,常因缺乏使用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經驗,導致使用時心理層面或能力上有著不為人知的障礙。假如晚輩沒有足夠時間針對長輩學不來的關鍵反覆教學,不妨借助社區內的樂齡學習課程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