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34筆資料

網路提供的治療,可幫助年輕人解決擔憂和多慮

根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顯示,透過網路提供的治療方案,被證實能預防年輕人的焦慮和憂鬱,英國政府預備將其列入國民保健署(NHS)和全球其他心理衛生服務中。
2020-08-31

網路霸凌成新世代夢魘,4關鍵讓其更具傷害性

2019年底至今,世界各國籠罩在不確定來源、不知何時會結束、短短幾個月已帶走近70萬人生命的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但除此之外,有個看不見的「疫情」也持續傳播中,尤其影響青少年甚鉅。這個無所不在、看不見、也不知道如何有效防治的「疫情」,就是「網路霸凌」!
2020-08-31

想改掉壞習慣,卻總是失敗?跟著心理師試試「和自己對話」

「你怎麼老是做這種事讓大家生氣?」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話時,不知道你心裡的感受是如何呢?可能會對他人生氣,或是對自己自責吧!時常到各地分享親職議題的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常常在個人粉專《遇見嘿狗狗──胡展誥》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插曲,精確分析出問題背後的道理,並且溫柔的鼓勵臉友們,可以學習改變自己的方法。
2020-08-25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不會影響社交能力!但其他負面影響仍要小心

暑假假期,孩子使用網路、科技產品的時間可能更長,除了擔心久坐、運動量減少、影響視力,您是否也會擔心孩子因此而減少人際互動,社交能力變差?根據一篇2020年1月發表於《美國社會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儘管花許多時間在智慧型手機及社群媒體上,當今孩子的社交能力與上一代其實差異不大。(延伸閱讀: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習,爸媽必懂竅門)
2020-08-17

和另一半講道理總是講不通?學下這個溝通技巧,搞定各種人際衝突!

「為什麼每次跟妳講什麼,妳都講不聽啊?」在婚姻、感情經營到一個階段,難免會遇到爭執的時候;明明已經溝通過的老問題,卻又在雙方情緒最高點時浮上檯面。在所有人際關係中,吵架是一定會有的事情,但「吵不到位的架」才是消磨關係的利刃!
2020-08-11

有慢性疾病的兒童,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較高?

一項發表於《發展與精神病理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相較於健康的孩子,有慢性疾病的孩子,更可能在青春期早期罹患精神疾病。
2020-08-05

退休後如何擁有快樂的銀髮人生?讓資深藝人告訴你「老年不憂鬱」的秘訣!

董氏基金會2020年最新調查指出,臺灣60歲以上民眾,總是經常感到孤單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較高。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宣導計畫,特別邀請資深藝人艾珍、陶傳正、任明廷、陳季霞等多位名人,以及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一同拍攝「銀髮學堂」系列短片及「一個人的快樂」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影片,呼籲大眾重視老年心理健康,同時鼓勵銀髮族找到生活的樂子!
2020-07-30

同居前,這3件事最好要先有共識

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當你準備和另一半同住一個屋簷下,一定很期待每天甜蜜的情侶生活,只不過相處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建議不要匆匆地搬進去住,最好先針對以下事情取得共識。因為假如兩人在這些生活瑣事中沒有共識,感情很容易就會在小小的摩擦、爭吵中,漸漸消磨。
2020-07-30

若生活因疫情而改變:可以「宅」、不要「坐」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世界各國幾乎都受到重大衝擊,今疫情趨緩,但未消失,我們似乎得學著與新冠病毒共存,重建另一種新生活型態。歷經疫情,你的生活改變了甚麼?
2020-07-06

外遇不是從小三出現才開始!當婚姻幻滅,誰是「離婚」推手?

婚姻裡,因為原生家庭形塑的自我價值觀、性格、動機或慾望各異,影響我們對未來伴侶的選擇與互動也不同,這種影響即是心理學上所謂的投射。研究顯示,我們常不自覺選擇了最熟悉,但非最適合的那位,亦即父或母性格的複製;或者為了極力避免自己的家庭落入另一次不幸,而對伴侶的輪廓有種種的設限與要求。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