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48筆資料

男友和乾姊太親近,怎麼在不破壞感情的前提下溝通?

假如情人身邊有一個要好的異性,不管是誰都很難接受,尤其若對方又以「乾兄弟姊妹」為名,更容易令當事人無所適從!此時,究竟該怎麼釋懷?以下,本文訪問失落戀花園知識總監、心理學作家海苔熊(本名程威銓),列舉以下三個解決步驟,提供民眾參考!
2019-03-26

為何男友總愛認乾姊姊或乾妹妹?

由韓國人氣演員李鐘碩,以及睽違已久、韓星元斌的妻子李奈映主演的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雖然是老套的「姐弟戀」劇情,但在Netflix開播之後就佳評如潮。劇中男女主角原本是相識超過二十年的乾姊、乾弟,但隨著時間流逝,原本的友情也逐漸昇華為愛情,讓不少正為情所苦的觀眾看了心有戚戚焉。假如另一半身邊不幸也有一位、甚至多個乾哥乾姊或乾弟乾妹,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很苦惱。對於情人總是以「我跟他(她)就像家人,不可能變成情侶的啦!」為由,持續和乾兄弟姊妹保持聯絡,究竟該怎麼釋懷?又該如何和伴侶溝通呢?
2019-03-26

沒了「百憂解」,有其他替代方案嗎?躁鬱症和憂鬱症差在哪?

上市超過四十年的憂鬱症老藥「百憂解」,因不堪健保藥價逐年調降,加上近年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漲,近日宣布將於4月退出台灣。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約有1.5萬名患者使用「百憂解」,每年花費健保800萬元。除了作為憂鬱症一線治療藥物以外,百憂解也常被用來作為「躁鬱症」的藥物治療。然而,比起憂鬱症,躁鬱症的治療往往更強調以藥物為主,心理治療為輔,究竟「躁鬱症」指的是什麼狀況?除了藥物治療,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嗎?
2019-03-22

憂鬱症也會引起「代謝症候群」?

還以為代謝症候群只會影響身體健康嗎?以下這篇研究可能會顛覆你的想像!根據一份2019年2月發表於《情感疾病期刊》的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與憂鬱症有高度正相關,因為憂鬱症患者多半傾向高糖、高脂肪飲食,再加上運動量少,容易誘發代謝症候群。
2019-03-18

青少年愛上網當休閒娛樂?小心網路成癮影響心理健康!

有注意過家中孩子,休閒時最常做的事是什麼嗎?一有空閒就盯著螢幕看?要注意他們的上網時間是否過長了!根據一篇2017年4月發表於《BMC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網路使用時間與心理健康困擾有高度關連。
2019-03-11

霸凌會改變大腦結構,增加心理健康的風險

一項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經常遭受霸凌的青少年可能會導致大腦結構改變,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機會。
2019-03-10

夫妻摩擦不斷?心理師教你換個方法溝通

「女性的空巢期」及「男性的中年危機」是熟齡婚姻常見的衝突因子,當子女長大離家後,少了孩子居中做潤滑劑,就容易陷入婚姻危機。假如夫妻因興趣不同、時常起爭執,該如何化解隔閡?若另一半退休後總愛「甲你黏迢迢」(臺語),該如何讓對方把生活重心從自己身上移開?專家指出,只要夫妻相處堅守「先自得其樂,再與君同樂」,就能讓相看兩相厭的婚姻關係得到喘息的空間。
2019-03-04

孩子放假總是在打電動?也許是他有話想說……

228連假即將到來,為期四天的假期,是否已安排好豐富的行程,還是打算宅在家滑滑手機、打打電動呢?根據一篇2016年3月發表於《成癮行為心理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潛在的精神疾病症狀與社群網絡和電玩遊戲的成癮有關。單身、女性、年齡較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憂鬱程度較低者與社群網路媒體的成癮有正相關;而男性、單身、年齡較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憂鬱程度較高者與電玩遊戲的成癮則呈現正相關。
2019-02-26

參與更多社交活動,能提高老人心理功能

根據一項發表於線上《身心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對壓力源的反應會影響其大腦健康。除了學習因應壓力的技巧,參與更多的社交和專業活動,也能提高心理功能。
2019-02-22

生男嬰的女性,較易罹患產後憂鬱症

一項來自肯特大學對產後憂鬱症(PND)的研究發現,生男嬰的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可能性多出71~79%。此外,相較於沒有產生併發症的女性,在生產時發生併發症的女性,罹患產後憂鬱症的機率多了1.7倍。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