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教養",共有148筆資料

與孩子的對話,你說對了嗎?

您曾仔細審視與孩子的對話方式嗎?是讚美鼓勵還是恐嚇威脅?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讓他從錯誤中學習成長。「與孩子對話」系列,多位專家、學者從發展理論與實務經驗,給家有不同年齡孩子的父母一些原則性的提醒,及正負兩面的示範,這樣的構想,源自於在一次邀訪台北市立師院林佩蓉教授談父母不懂得與孩子對話,造成管教失當的情形,在我對照9年來經營「愛家總動員」節目,深入觀察親子互動的經驗中,覺察到親子對話普遍不被重視,卻又深深影響親子關係與教養結果時,我非常感恩於每一次接受訪問的老師,他們正呈現一種好的習慣,正向的示範及優質的傳承。
2017-03-21

想要孩子從母姓,引發家庭革命?

今年民法親屬篇做了重大變革,新生兒可跟父姓,也能跟母姓。據報導,結婚33年的王姓夫妻,丈夫因次子從妻姓自覺沒面子,常與太太爭吵,甚至不給生活費,最後兩人還因此訴請離婚......長久以來,子女姓氏一直遵循父系社會「從父姓」的傳統,若想孩子從母姓,該怎麼溝通,才不會引發家庭革命?民法親屬篇今年5月修正,子女未來可從父姓或母姓,只要父母雙方均同意,並以書面約定,即可到戶政機關辦理。42歲的開萱敏看到這則新聞興奮不已,婚後她育有兩男一女,自己是獨生女,又擁有特殊姓氏,想將老二男生改成「開」姓,以傳承開家香火。可是,她擔憂夫家的長輩及老公會同意自己的想法嗎?
2017-03-21

家有過動兒,不可不知的教養訣竅

不少師長會抱怨,過動兒的身上像是裝了小馬達似的,老是動不停,不肯好好學習。其實,他們不是不願意學,而是需要的方式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
2017-03-21

孩子有暴力傾向怎麼辦?

當家長發現或被告知孩子總有動手打人的行為時,要怎麼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又不傷親子關係?透過兩個案例,協助你解決孩子的暴力問題。
2017-03-21

孩子是「小暴龍」爸媽沒法度?

家有脾氣不好的「小暴龍」,是許多父母頭痛的事,到底該如何教,才能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2017-03-21

孩子偷錢、翹家怎麼辦?

長輩過度溺愛或矯正不當,恐造成孩子行為偏差, 當孩子出現翹課、打人、偷錢等偏差行為時,如何與孩子溝通、導正行為?孩子的偏差行為,總讓父母感到頭疼,問題背後也許是從小溺愛、矯正不當或是偏激的價值觀。當問題出現時,家長如何針對問題,著手糾正,又不影響親子關係?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為大家解析。
2017-03-20

隨著孩子成長,你的教養方式跟上腳步了嗎?

面對不同年紀的孩子,你的管教方式和說話語氣都還是一樣嗎?別忘了孩子也在一天天長大,面對不同階段的孩子,你該開始改變溝通方式,讓親子關係一同成長!
2017-03-19

家有退休老公,專家教妳磨合難題這樣溝通

夫妻相繼退休後,本該遊山玩水、共享清福,為何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或見面就酸言酸語呢?又或者退休後幫忙顧孫,卻被子女抗議溺愛孫子,引發教養難題……面對退休後衍生的各種摩擦,夫妻間或父子間該如何溝通協調?
2017-03-18

用對方法,讓過動兒開心上學

過動兒是動態的孩子,在講求秩序與團體行動的校園內,常衝撞規定,令老師、父母頭痛。然而,只要用對教養方法,過動兒也能跟師長合作、自主學習,快樂成長!
2017-03-15

動怒後,怎麼跟孩子和好?

現代父母忙於工作、家務,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難免大動肝火,若一時失控,口不擇言的責罵或下重手處罰,事後該如何拉下面子,撫平彼此受傷的心?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