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精神病",共有30筆資料

維他命補過頭,恐增罹癌風險

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3年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達1095億元,可蓋1.5棟台北101大樓。但保健食品不是人人適宜,更不是多多益善,多項研究顯示,過量攝取維他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2017-02-10

精神疾病占孩童住院率的10%

在美國超過1千4百萬的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出精神疾病。最常見的診斷為憂鬱症,每年花費約13億,所需要的花費與氣喘類似。在1997年至2010年間,兒童因心理問題而住院的比例躍升了80%。
2017-01-25

太常看電視、玩電腦,孩子易過重、不快樂

看電視的量大部分與身體健康和學業表現有關,而電視的內容則與行為表現,例如攻擊行為有關。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花了3年追蹤3600名年齡介於2到6歲的歐洲兒童。結果發現:暴露於螢光幕前(特別是電視)愈久的孩子,其健康快樂的程度愈低,他們也較易出現情緒和家庭功能失和的問題。 另一項研究在1998年至2012年間追蹤美國西北部213位兒童及他們的父母。研究者將焦點放在5歲、7歲和9歲兒童身上。結果發現:若母親較注意孩子在螢光幕前的時間,則孩子比較瘦。在5歲、7歲和9歲的兒童中,平均22%出現過重、19%出現肥胖的現象。
2017-01-24

陪所愛的人走出躁、鬱陰霾

不睡、不吃、也不理人,成天頹喪的說活著好累……只要一出門,就拚命買東西;遇到人,話就講不停,活力充沛好像用不盡……面對憂鬱、躁鬱患者的反常行為,家人怎麼定心以對?70歲的陳爺爺因腦中風後遺症引發憂鬱症,獨力照顧他的女兒淑晴,必須看顧他的情緒變化而顯得煩憂。陳爺爺對周遭事物顯得興趣缺缺,電視不看、飯也吃不下、連覺都睡不著。淑晴最怕半夜家裡發出聲響,意味父親又失眠,更令她擔心的是,父親告訴她「活下去沒意思」。
2012-08-05

蒸發灰色心情 遠離憂鬱、焦慮、躁鬱

當情緒高低起伏變化莫測,交錯著狂悲狂喜的心情,或者,伴隨無法宣洩、卻又無以名狀的憂鬱,這片厚重雲層的灰色天空,怎麼遠離?曉華是媒體工作者,每接近截稿時間,週遭親友就能感受到她的情緒緊繃、歇斯底里,像火藥庫隨時快爆炸。曉華也自覺全身肌肉酸痛、情緒躁動,有時還會口乾舌躁。待案子完成,她像洩了氣的皮球,懶洋洋沒力氣。但這周而復始的循環、長期的睡眠障礙,沒因截稿結束而有改善……
2010-03-01

別讓情緒控制你的生活

掌控幾百億資金、管理近萬人的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疑似因憂鬱症發作跳海自殺,震驚全國。即使白文正歷經商場考驗,最後仍不敵憂鬱病魔困擾。處在緊張、步調快速的忙碌社會,國人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情況不時耳聞,雖國內沒做過流行病學統計,但從身心醫學科或精神科門診推斷,身陷情緒風暴的人日趨增多。
2010-03-01

色情作品,對心理健康有害嗎?

報載四位台北市議員日前指出,近來有一套成人童話叢書,內容淫穢不堪,竟月大型連鎖書局將這類色情小說與一般童書放在一起販售,且未加封套,讓兒童隨手取閱,戕害兒童純潔的心靈,要求市府嚴格把關。關於色情作品的定義,一向引人爭論,它通常包括有文章、圖片、相片、劇本、影片、光碟、錄影帶及現場表演等等。為了方便之故,筆者於此僅把色情文學狹義地定為:專門談論性愛課題的文章,其唯一目的乃在於引發讀者的性衝動。
2010-02-01

家暴環境中的憂鬱母親,毆打小孩可能性高兩倍

夫妻間的爭執也增加母親毆打小孩的頻率美國研究指出,罹患憂鬱症且又和丈夫有暴力爭執的母親,體罰小孩的比例是只受其中一種因素影響的母親的2倍。這項研究對象涵括約1萬3千名育有學齡前兒童的母親。其中超過1萬名為未罹患憂鬱症,也未遭受家庭暴力的母親;大約1700名為罹患憂鬱症但未遭受家暴的母親;另有500名為遭受家暴但未罹患憂鬱症的母親。只有236名母親既罹患憂鬱症又暴露在家暴風險中。
2008-11-01

自殺防治的一線曙光,美國參議院通過青少年自殺防治法

據9月10日路透社發自美國華盛頓的一篇報導,美國國會剛通過青少年自殺防治法案。該法案是以葛瑞特史密斯為名,他因罹患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躁鬱症),於去年22歲生日的前一天自殺身亡。他的父親是奧瑞崗州的參議員喬登史密斯,他在今年初於參議院演講中提到,他的兒子是因疾病感到痛苦絕望,最後選擇自殺來擺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罪。
2007-03-21

​台北癮君子四成想戒菸

20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