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循環差易形成痰瘀
刮痧有助排出、減輕不適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說明,刮痧是根據經絡「外達體表、內通臟腑」的原理,透過刮痧板、手指等外在的物理性刺激,疏通體表的脈絡,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進而改善臟腑功能,減輕身體不適。
她舉例,像是夏天常見的熱感冒,主要是因為熱氣悶在體內、寒氣淤滯在體表,若針對風池穴、合谷穴等穴位進行刮痧,幫助身體發汗,便能緩解頭痛、疏散風邪。此外,刮痧的適應症包括感冒、發燒、中暑、落枕、肩頸僵硬和腰背痠痛,不過,由於改善落枕得先找出肌肉的緊繃處,屬於較進階的手法,建議請中醫師操作為宜。
然而,有些民眾在感到非常疲憊時,以為可以透過刮痧放鬆、舒緩身體,沒想到卻適得其反。對此,謝旭東提醒,當身體太過疲累、虛弱,最需要的其實是休息,而非刮痧或按摩。
賴琬郁建議,刮痧前最好先檢視當下的身體狀況,如果只是輕微疲倦、頭脹痛、肩頸和腰背痠痛,可以刮痧來緩解症狀;若是體溫超過38度,或者出現嚴重頭痛,且伴隨嘔吐、視線模糊、血壓高,則應就醫治療。
另外,考量年長者身體狀況較為脆弱,以及學齡前兒童(尤其3歲以下幼兒)不太會明確表達不舒服的感受,家長難以協助辨別症狀,建議由醫師診斷、治療,並評估是否需要刮痧。(延伸閱讀:中暑、熱衰竭有何不同?這兩種人小心熱中風)
一般來說,最常刮痧的部位為督脈(自風府穴向下沿著大椎穴,至脊椎上方的正中線)、膀胱經(督脈兩旁約1~2寸處,與脊椎平行的兩側肌肉豐厚處)、膽經(身體側邊),可以有效緩解因外邪入侵而造成的各種不適;不過,針對督脈的刮痧力道要輕柔,以免不慎傷害到脊椎的骨膜。此外,小腿和大腿、手部等四肢也都可以刮痧。
先熱敷促進循環
同部位最多刮20下
‧ 除了刮痧棒、刮痧板,也可以選用表面光滑、完整的器具,例如傳統扁平狀梳子的平滑端,記得使用前要先用濃度75%酒精消毒。
熱敷和潤滑
‧ 在皮膚上塗抹凡士林、乳液、嬰兒油、萬金油、清水等介質,會比較好推開,也可減緩阻力、方便施力,以免刮痧時過於疼痛或刮傷皮膚。
‧ 力道因人而異,以接受刮痧者不會疼痛、刮傷皮膚為主,也可用出痧與否作為判斷標準,但不強求。
‧ 順著一個部位自上向下刮(單向、不可上下來回),再由內往外,例如:先從頭部到頸部,再從肩膀內側到外側。
時間和頻率
‧ 全程約15~20分鐘為宜,一天只能刮一次;需等待皮膚出血點消失(約3~4天)後,才可進行下一次刮痧,建議一周一次即可。
基本上,有出痧代表身體的代謝廢物被排出,但會不會出痧依個人體質、當下身體狀況而定,尤其氣虛、血虛體質者較容易刮不出痧,就不必勉強。(延伸閱讀:青草茶、苦茶、西瓜汁……11種退火飲品,喝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