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親子之間

孩子訴說壓力 怎麼回應?親子正面溫暖的溝通氛圍,有助青少年因應壓力

開學了,面對新學校、新班級或新同學,孩子感到有壓力嗎?當孩子訴說困擾,父母該怎麼回應?董氏基金會舉研究提醒,和孩子對話時,不論是言語、表情或態度,給予正向支持與溫暖的回應,有助於青少年因應壓力、適應新的環境。
2022-09-01

不孕有解!試管嬰兒擴大補助及個人化生殖技術幫2700對夫妻懷孕

衛福部去年7月實施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方案逾週年,已幫助2700多對夫妻成功懷孕。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表示,政策激勵了35歲以下的年輕夫妻申請,逾9成一到二次就懷孕,若40歲出頭做試管嬰兒必須採卵5、6次,數次植入搭配生殖技術提升懷孕率,才可能懷孕,呼籲良娠要即時,才能好孕臨門。
2022-09-01

想讓孩子感覺幸福?鼓勵他們多參與「螢幕之外」的休閒活動!

開學在即,家中孩子在暑假期間使用螢幕時間是否變多?新學期仍要多安排孩子參與「螢幕之外」的休閒活動!研究指出,當孩子參與課外活動,如運動、音樂課或與朋友的休閒聚會,幸福感會提升;花時間在社群媒體或電玩上,幸福感則會降低。
2022-08-29

自然產、剖腹產哪個安全不痛、產後快復原?減痛分娩、催生如何安排?

孕婦生產時最關心的議題,除了母子是否健康,就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哪個較安全不痛,且媽媽產後更快復原?婦產科醫師介紹兩種生產方式的優缺點,並說明想降低自然產劇痛,如何安排「減痛分娩」和「預約催生」。
2022-08-12

如何幫女兒戒電子煙?醫師:電子煙易成癮但難戒,7招更早察覺防範

菸商推出電子煙誤導可減害。醫師警告,青少年吸電子煙或各類菸,恐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缺損等腦霧症狀。電子煙易成癮卻難戒,美國19歲網紅拍片記錄戒電子煙痛苦歷程,是警惕勿吸菸的好教材,而7招有助察覺孩子有無抽電子煙。
2022-08-09

憂鬱症年輕人未接受治療,近四成不知向何處求助!

全球兒童、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面臨愈來愈多的憂鬱和焦慮,但多數罹患憂鬱症的年輕人卻沒有接受治療。研究指出,費用問題、不知向何處求助是這些憂鬱的年輕人不尋求心理健康照顧的主因......
2022-07-11

逾七成父母假性陪伴!三指標打造好品質的親子陪伴

暑假是親子互動高峰期,一項調查發現,七成父母的親子陪伴是以「看電視、看影片或玩手機、電動遊戲」為主,顯示許多父母的陪伴「品質」有待提升。心理師提出好品質陪伴的三指標,強調「心到」更重要。
2022-07-10

暑假不想孩子整日滑手機?9招幫孩子每天少用手機一小時,減少憂鬱和焦慮 提升生活滿意度!

暑假擔心孩子整日不停滑手機?不想再因限制孩子手機的使用而有親子衝突嗎?國外研究指出,每日減少使用手機38分鐘以上,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並增加體能活動。專家建議9招逐步減少孩子依賴手機的時間。
2022-06-27

2.9萬名國高中職生曾遭網路霸凌!各界響應停止網路霸凌,提醒「傷害發生前 可以做更多」

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台灣每一百位青少年至少有2位曾被網路霸凌;最常發生網路霸凌的平台在「線上手遊/線上遊戲」,其次為Fb、IG。網路霸凌受害者有31.1%會情緒不穩、易怒或躁動不安、17.2%有自傷或自殺企圖。董氏基金會號召12所學校、21位名人響應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教導孩子遭遇網路霸凌時要勇於開口求助。
2022-06-17

孩子焦慮是青春期煩惱 還是有心理困擾?超過半數父母難辨識!

青春期的孩子常情緒起伏,父母多半視為成長過程,但青春期的叛逆可能是不適應的表現,很可能孩子已有身心症狀,未及時覺察而錯失治療。調查指出,僅有一半的父母能正確判別青少年的一般行為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