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乳癌",共有97筆資料

最愛大笑的乳癌志工吳雅倩》堅信面對,就不會恐懼

罹患末期癌症的消息,往往讓許多人對求生感到灰心,但若撥打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的「愛波專線」,電話那頭用爽朗聲音回答各種諮詢的人,可能就是最愛大笑的志工吳雅倩,開朗的態度,很難讓人聯想,她其實是癌細胞轉移到骨頭的第四期乳癌患者。
2010-06-08

乳癌病友協會祕書長林葳婕》不斷轉念成長,替生命找出口

俗語說「女人40一支花」,林葳婕卻在40歲生日前夕,接到上天給的最大試煉——罹患乳癌。不服輸的個性,讓她成為乳癌病友團體發展的重要推手,也讓病友團體的力量在國際發光。
2010-06-08

乳癌患者曾有情緒問題,患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大增

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乳癌患者過去曾有情緒和焦慮問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
2008-07-01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笑擁癌症給的禮物

從國內失智症研究的權威醫師,到成為乳癌病患,劉秀枝總是充滿活力為病人打氣,也開朗面對人生的轉折,不憎恨病魔,而以自在的步調,品嚐新生活的美好。
2006-04-10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在乳癌防治還未起步的年代,張金堅看到罹患乳癌的婦女身心飽受煎熬,於是投身乳房外科,並於8年前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在推廣活動中,他發現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關懷的角落,於是把「鑽研醫學新知」和「推動乳癌防治」當作終生的志業,以行動回饋社會,熱忱地深入角落,教導女性疼惜自己。在醫療專業上,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身為國內乳癌、大腸直腸癌專家,常要診療病人私密的部位,他不只讓病人卸下心防,也讓專家服膺他。不久前,他領軍的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得到「經濟部學界科專」的支持,進行醫療科技的研發,裡頭成員個個學有專長,如何和專家互動?他自剖:「我不是有智慧的人,最簡單、最愚笨的方法就是努力做事、誠懇待人,這樣就會有成績。」
2005-05-02

乳癌病友怎麼一圓出國夢

乳癌患者若想出國旅行散心,排遣治療時的煩悶,哪些環節要注意?

陽明大學生理學科教授賈愛華》抗癌時別忘了苦中作樂,鼓舞低潮的自己

59歲罹患乳癌的大學教授賈愛華,面對化療與放療的不適,她會趁著治療空檔,身體較舒適時,盡量做以往喜歡的事來放鬆心情,鼓舞低潮疲憊的自己,努力地追求生命之快樂與生活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