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傷害",共有88筆資料

年過50的樂齡族,怎麼運動才健康?

你常利用周末運動嗎?如果你是「周末運動員」,可要當心成為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尤其是年過50的樂齡族和銀髮族,生理功能下滑,更要注意!想避免運動傷害,「暖身」和「收操」是不二法門,但怎麼做才正確呢?
2018-08-01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世足賽踢得沸沸揚揚,比賽中傳出的運動傷害也時有所聞。知名球星梅西、C羅在即便身經百戰,也曾受過許多傷,台灣之光王建民也因腳掌扭傷與肩膀關節撕裂而報銷了好幾個球季。其實不只職業運動員,骨科門診也常碰到因運動傷害而求診的民眾,究竟當運動傷害發生後,該如何調整、注意自己的身體,並避免舊傷復發呢?又該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2018-07-06

離婚,孩子歸誰?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全台平均每一千對夫妻,就有2.31對離婚,創下五年來新高。當聽到一對有小孩的夫妻離婚時,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反應都是:「孩子跟誰?」倘若這對夫妻生了兩個孩子,通常都會為了「公平」起見,而協議一人一個監護權。但專家指出,相較於將手足分開照顧,有手足相伴的孩子往往能較快從父母離異、家庭破碎的裂痕中走出。
2018-06-23

2018年WHO菸害防制重點,認清菸品傷害心臟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2018年菸害防制主軸定為「菸品傷害心臟」,以突顯菸品使用與心臟及其它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同時促進大眾認識菸害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2018-06-06

危險情人掌控欲強 看人絕招需牢記

人人嚮往美麗的愛情,可是愛情有時是磨人的雙面刃,不小心反將彼此刺得傷痕累累。重新認清自己的主張,學會見招拆招、靈活用計,才能提防愛情悲劇上演。
2018-05-16

如何對情人說分手?

電影「同床異夢」描述一對怨偶已決定分手,但雙方都不願搬出共同購買的公寓,而展開一場慘不忍睹的兩性大戰,現實生活,也不免遇到不能和平分手的場面,如何遠離對你虎視眈眈的情人,巧妙Say bye-bye?
2018-05-16

被霸凌的青少年多運動能減少悲傷及自殺意念

一項發表於《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在美國被霸凌的青少年中,每週從事4天或更多的運動者,減少了約23%的自殺意念和企圖。
2018-03-13

了解自己適合的運動,減少二度運動傷害

運動對身體再好,也須先衡量自己的整體狀況後,再從事真正適合自己的運動;避免得不到原先預期的好效果,反而造成了二度傷害。 運動對身體確實有著正面的效果,不單是促進我們的體力和心肺功能,在心理層面的幫助是,能讓我們從運動中得到快樂。而且,對於在輕微的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上,運動療法已列入主流療法之一。即便是現代多數人擔心的肥胖問題,也是必須借重飲食和運動兩者雙管齊下,才有辦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2018-03-09

健康運動,減少傷害

了解了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後開始運動,怎麼反而伴隨了運動傷害?為了促進心肺功能而運動,卻有人猝死於心臟血管併發症?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身心可帶來無數益處,這是無庸置疑的,許多醫學專家也不斷地鼓勵我們平日應有持續運動的習慣。但是,不當的運動卻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或心臟血管系統的併發症,對健康與日後生活影響深遠,這是我們在享受運動對健康的效益與樂趣時無法輕忽的,運動前更應多多充實有關於健康與運動的正確觀念。
2018-03-09

校園感情暴力、傷害及霸淩等接二連三發生,怎麼辦?專家:與其善後,不如重視預防教育!

近來台灣校園發生多起事件,都與學生心理健康與否有高度的關連,包括學生感情暴力、傷害、自殺及霸凌等。每次事件總會造成社會大眾關注的新聞,事後各單位也不停地處理及補救,但類似的校園心理健康問題層出不窮,常在不久後又有憾事發生。
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