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快樂",共有90筆資料

關心長輩的孤獨感受 有助遠離憂鬱

陪伴年長者時,除了關照其身體健康,要注意其心理狀態及有無孤獨感,根據2021年1月發布於《柳葉刀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孤獨會增加憂鬱症狀的顯現,關懷家中的長輩,與他們閒話家常,可減少孤獨感。若出現「6現象」可能有憂鬱傾向,須求助專業。
2022-09-05

想讓孩子感覺幸福?鼓勵他們多參與「螢幕之外」的休閒活動!

開學在即,家中孩子在暑假期間使用螢幕時間是否變多?新學期仍要多安排孩子參與「螢幕之外」的休閒活動!研究指出,當孩子參與課外活動,如運動、音樂課或與朋友的休閒聚會,幸福感會提升;花時間在社群媒體或電玩上,幸福感則會降低。
2022-08-29

獨享的快樂

這兩年來除了對新冠病毒疫情擴散的擔憂,由於隔離、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的實施,許多專家提醒「孤獨」會成為另一種流行病。覺察與學習和孤獨共處,後續亦能避免身心疾病的發生。不論獨處或獨居,只要內心保有與外在的連結感,就能有獨享的快樂。
2022-01-17

退休為何不快樂?怎麼規劃新生活、夫妻好好相處

一般人對於退休生活的想像多半認為是生活中再也不用操心,並且各方面自由度大幅增加的人生階段,自在且快樂;但愈來愈多樂齡族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卻發現什麼事都不做,也不見得比較開心,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也考驗夫妻的感情,到底人生下半場怎麼規劃才能不孤單且愜意?
2022-01-06

樂齡族遠離憂鬱失智,透過「三力、三空、三動」超前部屬、照顧身心!

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與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樂齡夢x享實踐」系列短片,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呼籲民眾超前部屬,為中高齡生活做好準備,學習身心照護,樂享獨處而自在。
2021-11-16

樂齡族顛覆想像!青銀尬街舞,動出快樂

說到街舞,你會想到什麼?一群年輕人隨著極有節奏的音樂,展現酷帥的地板動作?長年致力於照顧與關懷長者的台北仁濟院,主動打破「街舞是年輕人專利」的刻板印象,秉持活躍老化的理念,鼓勵長輩與年輕世代組隊參與街舞賽事,透過舞蹈展現生命力和快樂能量。
2021-08-30

吃巧克力.深海魚.堅果.五穀能有好心情?吃錯則更憂鬱?

你是壓力太大,就會找食物慰藉的人嗎?事實上,選擇某些食物,的確能適時地舒緩壓力,到底哪些食物有抗壓魔力,讓人充滿活力?甜蜜的糖果、誘人的蛋糕、令人無法抗拒的巧克力,加上一杯濃郁咖啡,都代表午後令人期待的美妙時光,給人一股快樂與幸福感,但吃甜食真的有抗憂鬱的作用嗎?什麼食物可以讓人心情愉快,遠離憂鬱?
2021-06-21

究竟要賺到多少錢,才有資格快樂?住五星級飯店、吃米其林餐廳他卻得了憂鬱症...

在這個世界上,大家似乎都默認了我們必須擁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他人認可,例如努力賺錢才是人生要務?如果一直沒能擁有名車豪宅、巨額存款,是不是只能低著頭生活?
2021-02-04

退休後如何擁有快樂的銀髮人生?讓資深藝人告訴你「老年不憂鬱」的秘訣!

董氏基金會2020年最新調查指出,臺灣60歲以上民眾,總是經常感到孤單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較高。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宣導計畫,特別邀請資深藝人艾珍、陶傳正、任明廷、陳季霞等多位名人,以及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一同拍攝「銀髮學堂」系列短片及「一個人的快樂」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影片,呼籲大眾重視老年心理健康,同時鼓勵銀髮族找到生活的樂子!
2020-07-30

外出旅遊碰到車禍,是福不是禍?葉金川:轉念讓日子更快樂!

開心出門遊玩,卻意外發生車禍,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倒楣透頂、興致全無,但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卻很不一樣!即便在旅遊時遇到車禍,還是很豁達,不但沒有讓這場突如其然的意外影響郊遊心情、繼續走完行程,甚至還在個人臉書上寫下車禍發生後這兩天的感悟,提醒大家「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最美好的一面,任何人都可以找到最美好的特質。」把原本的旅遊行程,轉念當成壓驚、舒緩情緒的方式,充分展現高EQ的智慧。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