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性",共有824筆資料

全台180萬人不知自己染B肝!未追蹤或亂停藥養大「肝癌」

上任不過兩週,合作金庫董事長林謙浩7月2日不幸傳出因猛爆性肝炎而過世,享壽64歲。猛爆性肝炎最常見原因是肝炎病毒,其中又以「B型肝炎病毒」為主;此外,每年有超過5000名、每天約15位病友,因沒有治療B肝而死於肝癌。有B肝者常誤以為「無症狀不需治療」,甚至有7成5的病人不知道B肝停藥後有復發風險,養大肝癌,快來看看自己是否有這些傷肝行為……
2023-06-19

內分泌失調讓妳變胖?可靠「瘦瘦筆」減肥嗎?醫師破解減重迷思

不少人變胖常怪罪「內分泌失調」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說自己是「易胖體質」,彷彿喝水都會胖!難瘦身真是內分泌失調惹禍嗎?可靠「瘦瘦筆」減肥嗎?用代餐或蛋白粉取代正餐,較容易瘦?看減肥醫師解析!
2023-06-05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怎麼挑防蚊液 防曬乳 止青春痘產品?

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皮膚敏感,常搔癢難耐,怎麼挑防蚊液、防曬乳、止青春痘產品?前陣子有小朋友使用保濕品竟引發性早熟,怎麼挑保濕產品、避免性早熟?網路流傳,有異位性皮膚炎,得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是真的嗎?讓醫師解答疑惑。
2023-06-01

異位性皮膚炎想止癢 10大保養治療地雷別踩

台灣一年有86萬多人次因異位性皮膚炎就診,患者常反覆搔癢、抓到流血流膿、常失眠。除類固醇,還有哪些藥物可止癢?身為病友的皮膚科醫師,分享異位性皮膚炎最新治療進展及10大保養細節,盼病友都能保持良好生活品質。
2023-05-31

治療三陰性乳癌 免疫療法 標靶治療效果及費用解析

三陰性乳癌若發現得晚,快速惡化與轉移,復發率及死亡率偏高,是難纏的乳癌類型。治療後轉移或復發,產生抗藥性怎麼辦?增加生機的免疫治療是什麼?健保給付藥費嗎?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效果如何?且看醫師解說。
2023-04-13

類風濕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 痛風症狀圖解區別 對症治療免失能

病友數多的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50歲與65~80歲女性,和「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有何不同?如何區別?其會造成關節疼痛腫脹,甚至手部變形,除了類固醇、抗發炎藥,新式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治療效果如何?
2023-04-12

肩頸痛 腰膝痛 關節痛常復發 中醫浮針為何能止痛?怕針痛 暈針的人可治療嗎?

肩頸痠痛、腰痛、坐骨神經痛、膝蓋痛、網球肘或肩周炎的疼痛時好時壞,做了復健科的電療、牽引、徒手治療,還是反覆發作嗎?有報導指出中醫的浮針療法能緩解疼痛,其止痛原理為何?治療時又要注意什麼?
2023-03-16

類風濕性關節炎 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疾病有遺傳性 當心環境因子及藥物誘發

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會遺傳,且不只遺傳自父母,和父或母的家族成員都有關;然而,不見得所有人都會出現免疫疾病,是否發病,3大環境因素及藥物扮演關鍵角色,有紅斑性狼瘡家族史者尤其要避免2種藥物!
2023-03-13

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免疫疾病人數增 這些症狀超過3個月應警覺

截至2022年底,台灣有重大傷病卡的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已超過13萬人,且每月新增數百位病患。什麼是免疫疾病?和過敏有何差異?哪些症狀頻出現,該警覺自己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或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疾病患者?
2023-03-03

常頭暈頭痛 無力恐腦中風!定期2檢查避免中風或血管性失智

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平均每年奪走一萬多條性命。腦血管疾病中,又以「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比例最高。除了控制三高,定期做2檢查,可提前了解顱內外血管狀況,給予合適的治療,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