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教養",共有148筆資料

從阿嬤家接回孩子後,怎麼調整小孩被寵壞的習慣

孩子總是亂丟衣物、不收玩具、不收碗,怎麼說都說不聽?吃飯時常不管旁人,拚命夾菜?寫功課得三催四請、老是拖拖拉拉?在學校經常和同學打架,問他為何如此,他都怪同學,不會反省?許多家長基於現實的考量,將孩子送回阿公阿嬤家給父母照顧,接回孩子後,發現可能是長輩太寵愛,小孩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壞習慣。然而,孩子本來就和父母生疏不親,若父母強硬要求改善,又影響親子關係。本文以孩子常見的4種不良生活習慣為例,請專家提供溝通術,爸媽們不妨試試看,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2019-03-29

給爺奶顧孫前,要有的心理準備

看著電視報導保母虐童的新聞,挺著大肚子的茜雲緊張不已,想到和丈夫兩人的薪水加起來還不到80K,要在台北租屋生活,加上孝親費和存錢,也僅是夠用而已。為了節省開銷,夫妻倆打算孩子出生後,就送回婆家,請退休的公婆照顧。不過,同事卻勸她再考慮,還警告她,孩子太小就離開父母,長大後會和父母不親,而且長輩觀念傳統,日後溝通可能常有衝突……茜雲聽了很苦惱,難道「隔代教養」問題真的這麼多?
2019-03-29

孩子吵,阿公阿嬤全買單?隔代教養遇上情緒勒索如何解

吵著要買喜歡的東西,是每個小孩都做過的事,很多父母都知道要盡量延遲滿足小孩的需求,以免養成驕縱的脾性。但是,當被「盧」的對象不是爸媽,而是爺爺奶奶的時候,常會出現爺奶無法抵擋孫子的情緒勒索,而打破規則的情況,此時,爸媽該怎麼辦呢?
2019-03-29

你的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怎麼溝通不傷和氣

教養育兒的觀念不同,常是導致婆媳關係出現裂痕的導火線。本文以「小孩只黏阿嬤,把媽媽的話當成耳邊風」,還有「長輩太寵孫,媽媽為了糾正小孩壞習慣,竟被小孩討厭」的教養衝突為例,請專家提供「不得罪長輩,又能達到教養目的」的溝通話術,讓長輩成為年輕父母教養孩子時的好幫手!
2019-03-29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理

對許多祖父母而言,孫子女就像是手中肉、掌心寶,必須百般呵護,但寵溺的下場,可能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總是幫小孩洗澡、摺衣服,不讓孩子有學習、做家事的機會,未來上大學,若必須到外地住宿,就可能適應不良,假如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甚至可能影響到婚後的家庭生活。到底孩子上小學前,該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就請專家分享小撇步,讓爸媽一步一步教孩子養成自理生活的好習慣。
2019-03-28

當孫子離家,爺奶怎麼調適空巢人生

當整天陪在身邊的孫子女因為要上學,被父母接回家裡後,生活頓失重心的爺爺奶奶會有強烈的失落感,如果這種負面情緒未獲適當的紓解,就有可能引起憂鬱症。專家提醒父母,老人家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調適孫子女不在身邊的落寞,所以,最好「漸進式」地從阿公阿嬤身邊接回孩子,讓爺爺奶奶可以慢慢適應。
2019-03-28

孩子國小談戀愛,該禁止嗎?

網路發達,認識朋友不再是困難的事情,但近幾年經常可以發現談戀愛的年齡層逐漸降低,引起許多父母的焦慮和擔心,尤其是家中有未成年女孩的家長更是繃緊神經,深怕寶貝女兒被男孩子欺負。其實,心理學研究顯示,愈沒有自信心、愈沒有成就和歸屬感的孩子,或是童年失愛的小孩,會愈早渴望異性戀情,來藉此滿足心靈空虛。本文請來專家指點迷津,假如孩子情竇初開,想談戀愛,父母該如何在不破壞親子關係的情況下,和孩子「談情說愛」?
2019-03-18

青少年愛上網當休閒娛樂?小心網路成癮影響心理健康!

有注意過家中孩子,休閒時最常做的事是什麼嗎?一有空閒就盯著螢幕看?要注意他們的上網時間是否過長了!根據一篇2017年4月發表於《BMC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網路使用時間與心理健康困擾有高度關連。
2019-03-11

小孩愛吃糖,4不原則幫孩子減糖

孩子食用過多的糖,不僅容易蛀牙、肥胖,還會抑制生長激素,讓孩子長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大腦發育,造成孩子情緒躁動、焦慮及不專心。糖對健康的危害,雖然不會立刻顯現,卻會影響孩子一生。與其一味禁止孩子吃甜食,專家建議家長不妨透過4不原則,幫助孩子打造終生免疫的「拒糖抵抗力」!
2019-03-04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當兩人結婚後,要互相扶持照應的甜美承諾,不知不覺在光陰與現實中磨損,有些父母無形中將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將孩子遞補為伴侶的角色,不自覺的成了別人口中指控的「控制狂父母」,讓孩子感到龐大壓力,不時想逃。如何避免這一切,不靠孩子刷存在感,有些事你現在可以先明瞭……
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