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泌尿",共有41筆資料

脹尿時易痛的間質性膀胱炎,2檢查助判別!

膀胱脹尿時會下腹痛,合併尿急、頻尿的「間質性膀胱炎」,常被誤認為泌尿道感染,服用抗生素短暫改善後又發作。症狀嚴重者每10分鐘就想解尿,以緩解疼痛。因症狀易與「膀胱過動症或攝護腺肥大」等混淆,若尿急、頻尿又膀胱痛,醫師提醒2檢查助診斷與治療!
2025-05-28

台灣膀胱過動症超過400萬人,4大治療有何優缺點

喝多了咖啡、茶或酒精而頻尿,可調整飲食改善;但若非飲食引起頻尿(整天排尿超過8次),且「急尿(急迫性尿意)」或「夜尿超過2次」,應警惕是否有「膀胱過動症」!以下提供「膀胱過動症」自評表,及說明治療方法。
2025-04-24

腹痛、發燒、分泌物多,骨盆腔發炎治療別拖

骨盆腔發炎是常見婦科病症,2022年約118萬名女性,也就是每100名女性中有近10人透過健保就醫。骨盆腔發炎如及時治療,服用抗生素兩週可痊癒,但若拖延就醫,或未澈底杜絕病源,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時恐住院或手術。
2024-11-14

減肥吃「蒸煮蔬菜」 比「燙青菜」攝取更多營養

有研究指出,「水煮」青菜會讓水溶性維生素C流失,保留營養素的效果反而不如「蒸煮」、甚至「微波、煎炸」!營養師分享料理蔬菜、菇類、根莖類的祕訣,幫你吃進更多營養素。
2024-09-16

聞到臭屁 臭便 尿騷味別急著憋氣,氣味藏大腸癌 泌尿道感染警訊

臭屁、臭便、尿騷味可能是身體亮紅燈的警訊?醫師提醒,屁味、糞便、尿液味道可當作健康的參考指標,改變飲食若仍未改善惡臭,並合併體重減輕、血便、血尿等大腸癌或泌尿道感染病徵,就得就醫找原因,以免惡化。
2023-06-13

半夜頻尿而失眠?調控荷爾蒙可告別夜間多尿

夜間多尿讓你夜夜失眠?全台40歲以上者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醫師提醒「晚上起床尿尿2次以上即為夜尿,其中夜間尿量大於整天1/3者,即為夜間多尿患者」。常半夜如廁易惡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醫界共推「AI智能聊天室」,助自評掌握夜尿症徵兆、及早治療。
2022-01-12

想避孕,男人做結紮手術會影響性能力?後悔可以復原嗎?

伴侶想避孕,由男人結紮還女人結紮比較好?手術後多久可以進行性行為?會影響性能力嗎?本文針對男性結紮的煩惱做了全方面的Q&A,醫師建議有意願的朋友們仔細思考...
2021-01-29

包皮炎、龜頭炎反覆發作,是染上性病嗎?

許多男性都有龜頭或包皮發炎的經驗,受感染部位不僅會紅腫,還會有刺痛、發癢的感覺,有時還會伴隨包皮、龜頭溝的濃稠分泌物,這種病症令人困擾,卻又難以啟齒。研究顯示,5~10%的男性曾發生過包皮炎或龜頭炎。醫師提醒,除了衛生習慣不佳外,若反覆龜頭、包皮發炎,就要懷疑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禍!
2019-04-26

「泌尿道結石」比生孩子還痛,啤酒不該亂搭配哪些食物?

2018世界盃足球賽進入精彩的十六強決賽,許多人都喜歡揪三五好友一起看比賽,不論是到運動酒吧共享盛舉,或是一群人在家觀看,少不了喝幾杯啤酒,再大口吃肉或來點下酒菜,配著球賽炒樂氣氛,簡直HIGH翻天!但是這樣的吃法,千萬要小心泌尿道結石找上身!醫師表示,酒精加上肉類,容易誘發泌尿道結石,一旦結石掉到輸尿管,就會引起急性腰痛,提醒有結石病史的病人須謹慎飲食。
2018-07-06

樂齡族想吃得營養,善用飲食7技巧

很多疾病都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大魚大肉,吃得太過豐盛,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大腸癌等疾病的風險,但若吃得太少,鈣質或蛋白質攝取不足,則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或肌少症,嚴重影響身體的活動度。到底上了年紀的銀髮族,該怎麼吃才能維持足夠的營養,同時能避免疾病威脅?
2018-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