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遺傳",共有30筆資料

喝水、呼吸也會胖?別再掉入肥胖陷阱!

你是否曾聽人抱怨過:「喝水、呼吸也會胖!」、「好不容易減了幾公斤,一鬆懈馬上復胖!」為何有些人明明食量大得驚人,卻不容易變胖?有些人努力減肥卻深陷「溜溜球效應」,在減肥、復胖中不斷來回?難道易(復)胖體質,都是基因惹的禍?有人說,小時候的胖不是胖,真是如此嗎?
2018-09-28

打生長激素就能長高?以足球金童梅西為例

阿根廷足球巨星梅西雖然身高只有169公分,但無損他在球場上的表現,而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恐怕就是在十歲那年被診斷罹患生長激素缺乏症,要不是持續接受生長激素治療,他的身高或許就此停在140公分。
2018-06-08

為何我睡不著?到哪找失眠門診?

睡眠為何會生病? 到底是失眠引發疾病,還是疾病導致失眠? 失眠到何種程度要就診? 心理諮商真能治療失眠? 大多數的人對失眠都不陌生,因為很少有人從小到大,從未有過失眠的經驗。如果失眠是屬於短暫性的,那倒還好,大不了把失眠的那幾天當成是去山上看「流星雨」的日子,或是趁機看很久沒看的VCD,或是索性倒回時光隧道,放首輕音樂,斜靠在長沙發上,任由思緒回到好久以前,仔細去回顧人或事所留下的各種痕跡。這樣的失眠情境隱含著幾許浪漫氣息,不過,站在專業醫師的角度,他們對於失眠的現象,可是抱持著非常慎重的態度。
2018-04-25

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尚未罹患糖尿病之前,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但是如果已經是糖尿病患者呢?更要防止失能或器官衰竭的發生。糖尿病是一種血中葡萄糖濃度過高的疾病,狹義的糖尿病預防是指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以目前的醫藥科技水準要消滅糖尿病的發生,尚屬不可能。因此廣義的糖尿病預防是指「三級預防」,即是在尚未得病之前,預防病發的「第一級預防」;以及早期診斷,並設法改善或終止糖尿病進行的「第二級預防」;還有對已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施予合理的血糖控制、有效的糖尿病衛教,並進行危險因子管理,以防失能或器官衰竭的各種措施的「第三級預防」。
2018-04-25

得了糖尿病,作息會有改變嗎?

原本即飲食清淡的郭江城,發現罹患糖尿病後,飲食習慣一如往昔;而已經維持20年的高爾夫球運動,也未因此停歇。郭爸爸說,按時服藥、清淡飲食、規律運動,外加每天500cc的「苦瓜四物汁」,就是他與糖尿病和平共存的祕訣。7年前,當時57歲的郭爸爸——郭江城,因右腳腳趾疼痛,赴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是糖尿病作祟,一時令他難以置信。因為他平常飲食清淡,運動健身,作息規律,「怎麼可能會得?」追溯之下,發現家族遺傳是最大的因素。
2018-03-13

心跳快.焦慮.多汗.手抖,可能是甲狀腺亢進症狀?

甲狀腺機能亢進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 它的樣貌百變,讓很多人深受其擾,卻摸不著病因, 甲狀腺主宰人體什麼功能?可能引起哪些身心風暴? 又為何愛找年輕女性?面具底下的本尊,即刻揭曉。 在眾多疾病中,甲狀腺疾病算是曝光率極高的毛病,早年藝人方季惟曾因治療甲狀腺亢進,而退出演藝圈,之後陸續承認罹患此症的藝人如黃鶯鶯、劉瑞琪、?娜、李之勤、廚藝家梁瓊白,乃至於最近因甲狀腺惡性腫瘤開刀的「寶媽」,似乎此一疾病,總愛緊盯生活忙碌、壓力沉重的現代女性!
2018-01-12

頭痛到不行,偏頭痛為何一再發作

根據統計,臺灣約15%的女性及5%的男性患有偏頭痛,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倍,20~40歲的女性平均5人就有1人有偏頭痛。推估全臺約有15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而且多是正值青壯年的就業人口。偏頭痛不只是小毛病,是一種生理疾病,對生活失能的影響不容小覷。據統計,偏頭痛造成全球3%的失能,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調查也發現,疾病導致失能損失年(YL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的排名,偏頭痛名列第6,值得一提的是,若是50歲以下的人口,偏頭痛則是名列第3。
2017-10-30

研究:留鬍子的男性較長壽、樂觀,真的嗎?

父親節剛過,在感謝爸爸、和爸爸擁抱時,你有注意過爸爸的鬍子嗎?小時候,看著爸爸或爺爺的鬍子,你是否有過憧憬,心裡暗自發誓:「等我長大也要留鬍子」?鬍子不管是短是長,都是男性很明顯的外在特徵。國外研究指出,留鬍子的人比較樂觀、長壽,但國內皮膚科醫師強調,這樣的說法是無稽之談,至今仍沒有科學能佐證留鬍子的男性會更長壽、強壯、快樂。
2017-08-11

乳癌年輕化,因為吃過油?

隨著經濟的富裕、社會的開放,愈來愈多女性在意胸前是否偉大,在書局也會看到琳瑯滿目的豐胸小秘笈與各種健胸運動書籍,而且總被擺在醒目的地方,吸引女性的目光。然而,我們除了注意吃什麼可以增加胸圍外,是否曾關心怎麼吃才能維持乳房健康,以預防乳癌呢?
2017-07-11

追緝高血壓候選人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去年醫界將高血壓標準向下修正,到底誰是「準高血壓」族群?打鼾、夜晚頻尿、睡醒易頭暈、疲倦,是血壓偏高的預兆嗎?多數人對高血壓耳熟能詳,其實高血壓不是病,但它和很多疾病密切相關,控制血壓,背後隱含攸關生死的意義。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說,有效治療高血壓三年以上,可減少死亡率5倍;中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張壓100毫米汞柱以上)患者,若不治療,其平均壽命將比一般人縮短十年以上。
201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