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樂齡生活 做志工找回生活重心,趕走退休症候群

做志工找回生活重心,趕走退休症候群

出處/ 2018年12月號/第37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269
收藏 瀏覽數 : 11269
做志工找回生活重心,趕走退休症候群
離開職場後,退不而休,成為志工回饋社會,是不少人的夢想,但退休時已是中高階主管的樂齡族,面對退休後「沒有頭銜」的狀況,又該如何調整心態,踏出舒適圈,順利地找到能發揮的舞台?不妨看看過來人的經驗,或許能幫你更快找到平衡退休生活的方法。
 

每週三下午董國震都會準時出現在董氏基金會辦公室,充滿活力的協助各項庶務,就算是幫忙寄送讀者購書等小事,他也樂意至極,無驕矜之氣。很難想像幾年前他還是上市公司的高階主管,2015年退休後,不僅開啟了樂齡志工之路,從前長年外派在國外與大陸地區的他,也花更多時間陪伴妻子,更笑稱自己像是劉福助歌曲〈安童哥買菜〉中的「安童哥」,三不五時就騎著腳踏車到傳統市場買菜……

 
50歲開始計算資產
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儘管已退休,目前董國震仍協助某公司進行品質精進管理,每週進公司一次,以日薪計,在業界的豐富經歷,讓他在職場上還很有競爭力。問他為何提早退休?董國震直言「因為家人。」

多年前董國震從任職了26年的公司退休後,又轉任其他公司擔任副總及特助,後來2015年在廈門工作時,妻子因膽結石住院十餘日,他便開始思考,是不是該真正退休,放下工作,回到臺灣好好陪伴妻子。

董國震從50歲開始認真計算資產,利用excel盤點資產及規劃退休後的生活花費,原本有兩間房子的他,也運用前公司的退休金再購置一屋,開始有了租金的被動收入。同時,也廣泛收集退休規劃等相關資訊,積極參加講座、閱讀書籍。正因為先前準備充足,讓他萌生退休念頭時,能瀟灑轉身。
 

從網路尋找招募資訊
靠做志工維持社交習慣

退休後,某次騎單車到植物園賞蓮,恰好看到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徵募志工的訊息,開啟了董國震的志工之路。以前他還在職時,曾在公司創立志工社,號召同事一起投身公益,因此,看到徵求志工的公告,馬上就報名了。之後又藉由「臺北E大」得知訊息,陸續擔任臺北市戶政事務所及社會局的志工;而後在網路上看到董氏基金會招募志工,也來報名。

現在每週一上午,董國震會到臺北市大同戶政事務所擔任志工,協助民眾辦理業務。同一地點,下午又接著擔任臺北市社會局「起步家庭專案」的專案志工,向民眾講解專案內容。週二上午則化身為諮詢顧問,傳承他的經驗協助公司營運。到了週三,就出現在董氏基金會的辦公室擔任志工。隔週的星期天,又成為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志工組長,負責導覽及志工排班管理等事務。

洋洋灑灑的行程列下來,志工工作已成為董國震的生活重心,其他時間,或許出遊、運動,或和朋友一起上課學習,閒適自在。他開心的說,三年內累積300小時的服務時數,可以獲得衛福部的榮譽志工證,他雖然還沒滿三年,但已累積了600多小時的服務時數,今年10月底他服務的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志工隊獲得全國文化志工的團隊獎,而另一個服務的大同戶政志工隊,11月還獲得臺北市志工「金鑽獎」,擔任志工不僅幫助他維持安排行程、社交的習慣,被肯定、被需要的感覺更讓他的生活充滿動力。

董國震退休後到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擔任志工,今年該團隊從五百多個志工隊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文化志工的團隊獎。他因為擔任志工組長,所以參與了頒獎活動,自己也感到很榮耀!

 
把管理經驗運用在志工調度
勇於擔任幹部,統籌工作

今年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志工群旅遊,動用三輛遊覽車,這趟百餘人的旅行,便是由董國震統籌規畫。他坦言,剛退休時曾想過如果沒退休會怎樣,看著同學、同事還在職場上發光發熱,偶爾也會生起羨慕之情。以往擔任管理職,已習慣領導與教學,所以當志工時,他也勇於任事,擔當幹部,進而利用管理方法統籌分配工作,甚至主動發起志工旅遊,同時也帶領團隊得到今年全國「文化志工團隊獎」。他笑說:「以前當主管,讓我容易對事情有很多想法,常想要怎麼做會更好,退休後就要自己多找事情做,熱心一點,有事做,自己才會開心呀!」

董國震當志工後,志工們三不五時會私下相揪去郊外踏青,不論是到生態園區觀賞美景,還是爬山鍛鍊體力,大家都玩得很盡興。
 

董國震說,當志工有很多額外的好處,譬如:可以認識很多人,而且彼此沒有利害關係。擔任志工的人大多喜樂無私、熱情友善,很容易結交好朋友,擴展社交生活。此外,在機關團體服務,也容易產生團隊歸屬感,這些都對退休族的心理健康很有幫助。董國震也常和志工好友們一起找有興趣的課程,自己找老師、場地,揪團上課,儼然像個熟齡共學團,無形中也幫助自我成長和培養興趣。

空閒時間,董國震會和太太一起騎腳踏車,督促對方運動。曾重達85公斤的他,在退休後藉由運動,瘦到69公斤,太太也從78公斤瘦到71公斤。現在他都會要求自己每週要累計騎100公里,一趟大約騎20公里,騎著心愛的小摺到處遛達,沿途看到喜歡的景物,便停下腳步,用手機拍攝,並將照片放上FB、LINE等社群,與朋友一起共享旅遊心得,自在無壓力的運動。

 
維持社交、培養興趣
退休後別讓自己閒下來

從公司的核心決策大老,轉身成了騎腳踏車買菜的樂齡志工。以前董國震計較的是財報上的數字,現在則算計著今天的青菜、蘿蔔比昨天貴了幾塊錢;以前是屬下要遵循他的指示辦事,現在是在號碼機前熱心詢問民眾要辦理什麼業務。

問起中高階主管退休後最容易產生的身段問題,董國震隨即說:「不會呀!我不會覺得委屈!不要比較,也不要後悔!不要一直和以前的自己比較,也不要浪費時間後悔,要接受,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爽朗豁達的態度,馬上讓人明白為何他可以每天這麼快樂。他當志工組長,常和志工分享,當志工不要覺得委屈,也不要勉強,要發自內心快樂的去做,如果真的不開心,就先停一停也沒關係。

董國震也建議退休族,退休後一定要有興趣和朋友。如果沒有特別的興趣,退休後再積極培養也不遲,例如他喜好攝影,會在網上分享作品,學習修圖,有時圖片也會無償提供給擔任志工的團體刊登,「興趣不是要當專家,就像攝影不一定要用高階相機,重點是能享受其所帶來的樂趣。」打開董國震手機裡的Line,便是好幾個常聯絡的群組,他建議,退休後不妨多找以前的同學聚聚,和友好的同事保持聯繫,三不五時寒暄閒聊,都會讓人心情愉悅。

 
董國震給退休族的建議

1. 積極規劃財務:比較各式理財方案,並不時檢視時局,調整計畫。 

2. 降低物欲,每天記帳:對財務保持警覺,最忌亂花錢,每天記帳,有助增加安全感。

3. 多跟朋友互動:維持社交生活,多與無關利害的朋友來往。

4. 開拓生活經驗:多方涉獵以前未曾接觸的事物,例如從事志工,不要給自己太多設限。

5. 積極培養興趣:至少培養一兩項興趣,不要有壓力,興趣不是專長,重點是從中獲得樂趣。

6. 保持學習彈性:不要害怕接觸新趨勢、新科技,學習使用手機、網路,試著自己規畫旅遊。

7. 認真維持健康:定期健康檢查,夫妻可互相督促運動與飲食。

8. 保持運動習慣:維持正常作息,要求自己每週至少運動三次以上。

9. 吸收退休資訊:多閱讀有關熟齡生活的書籍,多參加退休規劃的講座或演講。

10. 避免財務風險:不做大型投資,不借貸。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志工工作?

依衛福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全臺登記的志工已達109萬人,其中65歲以上熟齡志工便有22萬人,占全體志工人數的20.4%。熟齡志工與日俱增,可見有愈來愈多的熟齡朋友樂於從事志工,並成為志工的主力族群,不但可回饋社會,更可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有心從事志工的熟齡朋友,可先從自己有興趣或專長的領域開始嘗試。例如:具資訊類專長可從事資訊志工;喜歡小孩或有教育背景者,可擔任學校或親子館等教育機構的志工;擅長交際、熱情的人,則很適合關懷或諮詢類服務。另外,選擇離家近的地點就近服務,不僅省去舟車勞頓,也可認識更多在地好友。如果怕時間被綁住,不想要長期服務,也可選擇短期的單次服務,例如地方政府實施疫苗注射或健檢時都會有志工需求;地方政府舉辦大型活動如博覽會等,也會徵募短期志工。假設體力允許且家人支持,想要從事海外志工也是很好的選擇。

 
沒做過志工,如何踏出第一步?

除了甫退休的50~60歲壯年族群,近年愈來愈多高齡者,即使70歲以上仍擔任志工。根據全國志願服務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有志工經驗者,72.3%覺得生活更充實、50.6%自認獲得成長的機會,33.2%則覺得當志工可促進身心健康。然而,不少人有心從事志工服務,卻不知如何跨出第一步。

建議有心從事志工者,可上衛福部「志願服務資訊網」,有非常多關於志工的資訊,也有志工人力銀行,可從中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嘗試。關於志工訓練,也可以上「臺北E大」的網站,在家便可線上進行志工基礎訓練,取得認證。

不少縣市政府推出高齡志工服務計畫,有心者可向居住地政府查詢。另外,國內如「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老五老基金會」也常招募熟齡志工,老五老基金會每年也會舉辦優質高齡志工選拔及表揚活動。其他如「臺灣公益資訊中心」、「104天使志工人力銀行」也都是很好的志工平臺,可以上網尋找適合自己的志工工作。

延伸閱讀

退休後,如何轉變心境?4步驟讓自己勇敢追夢

50歲也能打工度假,來一趟海外志工旅行吧!

開創新生活,退休你想怎麼過?

青銀兩代跳街舞,體力變好、更自信

當孫子離家,爺奶怎麼調適空巢人生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