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近十年來35歲以上高齡孕婦占比從19%上升至32%(註1)。孕婦年齡愈高,妊娠糖尿病的風險愈高,統計也發現,台灣每年有1萬多名孕婦被診斷有妊娠糖尿病(註2)。超過35歲的孕婦應如何控制血糖,避免妊娠糖尿病威脅?
什麼是妊娠糖尿病?
這是指之前未發現有糖尿病,卻在懷孕期間被檢測出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狀態。超重(BMI≥25)、肥胖的孕婦;或父母有糖尿病、或有三高、脂肪肝、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病史;或前一胎有妊娠糖尿病、或生育超過4000公克巨嬰者,或過去健檢時發現血糖異常者,皆為高危險群,應提早從生活習慣介入,來預防妊娠糖尿病。
《臺灣糖尿病年鑑─2021妊娠高血糖》分析2007到2018年間的健保資料庫,發現妊娠糖尿病盛行率30歲以下為10.57%、30~35歲為14.77%,35歲以上則攀升至18.13%,顯然孕婦年齡愈高,妊娠糖尿病風險愈高。(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快檢視是否為糖尿病前期)
禾馨診所新陳代謝科黃峻偉醫師指出:在營養匱乏的時代,因懷孕後期是胎兒快速成長的階段,需要大量營養,這時孕婦的血糖微幅上升,可給予胎兒較多的營養去成長。不過,當孕婦年齡漸長且現代人營養充足的條件下,這個略微提供更多營養的機制,反而給過頭,並帶來妊娠糖尿病。
懷孕24~28週的高齡孕婦
建議篩檢有無妊娠糖尿病
為了找出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來調節血糖的孕婦,一般建議懷孕24~28週的孕婦喝糖水篩檢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相較於一般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程度沒那麼嚴重,所以對孕婦不會有立即的健康衝擊;然而,糖尿病與高血壓有共病關係,仍會增加孕婦併發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的風險,可能導致胎兒生長遲緩、胎盤早期剝離,甚至死胎。
生產之後,仍有多達1/3的孕婦呈現糖尿病或血糖代謝異常狀態,且往後約15~50%產婦會發生第二型糖尿病。據2022年《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比起沒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罹患過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未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8~10倍。
對寶寶來說,懷孕期間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將增加巨嬰症、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早產的比例。此外,巨嬰症也會增加剖腹產、出生創傷與肩難產(指生產過程中,胎兒的肩膀卡在「恥骨聯合」下緣出不來)的風險,寶寶未來發生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高齡孕婦產檢注意細節
除了體重、血壓、尿液、胎兒心跳、貧血、甲狀腺等產檢項目外,高齡孕婦應注意血糖與血壓變化,避免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
黃峻偉醫師說明,「目前沒有發現特定基因會導致妊娠糖尿病,所以孕婦不需為此做基因檢測」,他建議孕期各階段做以下檢查:
■懷孕9~14週產檢:可配合第一孕期(14週以前)結構篩檢及頸部透明帶或唐氏症檢查,同時進行子癲前症篩檢。
■懷孕16~18週產檢:可選擇羊膜穿刺或非侵入性的抽血檢查,及早發現胎兒是否有遺傳性疾病。(延伸閱讀:高齡產婦掌握寶寶健康,羊膜穿刺、羊水晶片、基因檢測NIFTY怎麼選?各能發現哪些疾病?)
■懷孕22~24週產檢:可透過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胎兒腦部結構、臉、心臟、腹腔、性器官、四肢等重要器官。高齡孕婦早產機會較高,應定時產檢,隨時注意母胎健康狀況。(延伸閱讀:O型、RH陰性血孕媽咪不可不知的「新生兒溶血症」)
此外,振興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靜莉舉「2023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化醫療照護指引」為例,建議有糖尿病的高齡孕婦,若有心血管症狀或危險因素,需接受「心電圖」檢查。(延伸閱讀:吃秋葵和山苦瓜能降血糖?吃粥或麵易讓血糖升高?)
註1: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近十年來35歲以上高齡孕婦占比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請見「出生按生母年齡及胎次(按發生)(96)」
註2:《臺灣糖尿病年鑑─2021妊娠高血糖》指出妊娠高血糖盛行率約14.49%,2022年孕婦總計為137,413名,估算逾19,000名孕婦被診斷有妊娠糖尿病。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
❤️更多【糖尿病警訊、治療方法及飲食建議】,請看408期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