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國小教養 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就好?當心這樣做「揠苗助長」

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就好?當心這樣做「揠苗助長」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4年11、12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455
收藏 瀏覽數 : 11455
長不高打生長激素就好?當心這樣做「揠苗助長」

小孩如果長不高,不少家長會擔憂是生長激素缺乏,嘗試網路或民俗偏方。專家建議家長先找兒童內分泌科就診檢查,揪出身材矮小的根本原因,對症治療,才有機會讓孩子順利長高,否則錯誤的方法只會「揠苗助長」!

當孩子長高速度較慢,如何確認是否生長激素缺乏?專長為兒童內分泌的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奕成表示,假如懷疑生長激素缺乏,需住院做一個2小時的生長激素刺激測試,「使用特定的藥物刺激兒童體內的生長激素,觀察分泌的狀況,才能診斷是否為生長激素缺乏症」,此類檢查通常只有大醫院才能進行,一般診所會先抽血檢查相關數值。

若生長激素缺乏,健保給付部分藥物

陳奕成醫師表示,當確認生長激素缺乏,健保有給付針劑藥物,家長需每天幫小孩施打,補充生長激素。使用方式像糖尿病患打胰島素一樣,每天晚上睡覺前在肚子或大腿上扎一針,不過今年食藥署已核准新藥,施打頻率從每天一次下降到「一週打一次」即可,不過新藥尚未通過健保給付,民眾需自費。

自費使用生長激素的價格頗高,雖然每間醫院的定價不盡相同,一年治療費用約落在每公斤體重8千~1萬元。陳奕成醫師舉例,假設小朋友25公斤,一年約花費20~25萬元不等,倘若孩子長高、長壯,每多一公斤,費用就會增加,新藥也會比舊藥更貴一些。

注射生長激素,身高平均可增加3~5公分

陳奕成醫師表示,生長激素「最好補充到小朋友長到接近成人身高為止,簡單來說,就是補充到小朋友不會再顯著增高的時候。」據研究,生長激素缺乏的小朋友,如果穩定治療,最後身高平均可增加3~5公分。

假如小朋友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情形,但家長希望小朋友再長高,自費施打生長激素的效果如何?陳奕成醫師說,「目前並沒有大規模或完整的研究,針對健康的小朋友評估施打生長激素的效果,爸媽或許可把3~5公分當作一個合理的期待,若從172公分增到175公分,想想是否有必要讓孩子挨針?建議家長可再多權衡。」

鈣片、鈣粉非助長高的關鍵,小心「揠苗助長」

治療期間必須每天按時注射生長激素。陳奕成醫師提醒,正常情況下,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狀態下會進入分泌高峰期,所以孩子最好在晚上十點前完成注射及入睡,效果最佳。

如果小朋友有偏食的問題,要引導其飲食均衡,且要適度吃豆蛋魚肉,補足蛋白質。陳奕成醫師強調,「很多家長以為長高需要補充鈣質,實際上鈣質的功能是讓骨頭更健康、更堅固,就像建房子需要水泥來增加結構的穩固性;但骨骼能長多高,與蛋白質的攝取有更高的相關性。」

需要注意的是,鈣片和鈣粉不僅效果有限,如果攝取過量,可能導致其他問題。陳奕成醫師表示,很多保健食品含有賦形劑,這些成分可能含有塑化劑。

例如,做成膠囊或粉劑的過程中,使用的塑膠包裝可能會暴露出少量的塑化劑,雖然每個單品的塑化劑含量可能很低,但如果每天服用,或者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累積下來就可能比其他人攝取得更多。這可能影響小朋友的第二性徵發育,引發性早熟,甚至加重腎臟負擔,最終可能因此讓生長板提前閉合,阻礙身高的增加,這就是典型的揠苗助長。

含糖飲料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應少喝,不喝更好

陳奕成醫師指出,喝含糖飲料可能暫時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據研究,如果每公斤體重攝入1.75克的糖,就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例如:一個25公斤的小男生,喝一杯5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就可能抑制生長激素分泌2小時。雖然這種抑制是暫時的,但如果經常喝含糖飲料,長期下來還是會影響身高的增長,想長高最好避免飲用含糖飲料。

此外,精緻澱粉如白土司、麵包、糕點及糖果等甜食也應少吃,這些食物會影響食慾,還可能導致肥胖,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轉骨方應讓中醫師看診後,對症開立

有些家長想讓孩子嘗試轉骨方,然而,每位小朋友的情況不同,對其他人有效的轉骨方,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陳奕成醫師建議,由專業的中醫師看診評估後給予孩子合適的處方,不要輕信偏方或網路上團購產品,這樣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專注在孩子的成長,勿跟別人比較

有些父母擔心小孩身高不夠,恐被霸凌或影響人際關係,陳奕成醫師呼籲,不要一直與其他孩子比較,孩子的身高應與自己之前的身高比較,而不是與同班同學比較。因為出生月份不同,身高差異也會很大。有些孩子在班上較矮,其實只是因為孩子出生的月份較晚,這很正常。

家長應將孩子的身高和體重記錄在「生長曲線圖」上,藉此更準確地判斷孩子的生長是否正常,每個孩子的生長速度和發育階段不同。有些孩子看起來較高,可能是發育提前,這日後恐因性早熟而讓生長板提前癒合。陳奕成醫師說,家長應減少焦慮,專注於孩子的個體發育的狀況,這樣才能更好地支持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富爾特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