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34筆資料

學會探病禮儀,做個體貼的探病者

到醫院探病,要帶鮮花才禮貌?什麼時候去最妥當?該待多久?同事生病住院,該推派幾個代表去探病,還是整個部門一起去,感情更融洽?傳統探病禁忌多,究竟該如何做個體貼的探病者?
2018-10-01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陪伴生病的親友雖難,卻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功課。只要學會同理患者從確診到接納會經歷的五個階段,就能用對方法,說出恰到好處又實用的安慰話語!
2018-10-01

小孩不想上學怎麼辦?6招解決「收假症候群」

兩個月的暑假剛結束,即將來臨的是中秋節三天連假,家長常會詢問:「該怎麼幫助孩子收心?」或是「該怎麼讓孩子更容易在連續假期過後,適應學校生活?」每當開學或連續假期過後,小兒門診就會看到許多因無法適應假期結束後的學校生活,而前來就診的孩子。就怕孩子玩瘋頭,不想上學,心理師提供6個小撇步,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收假症候群」!
2018-09-21

將心理健康納入健檢項目,有助揪出憂鬱症高危險群!

還記得上次做健康檢查是什麼時候嗎?大部份的健檢都只針對身體症狀進行檢測,像是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脈搏、抽血、照X光……等,但若健康檢查項目中,能加上心理健康評估,就能及時發現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根據一篇2018年3月發表於《預防醫學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將心理健康作為健康檢查的一部分,有助於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醫生或心理師協助的人。
2018-09-17

到底是想不開還是生病了?青少年#Noblue!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8年以六都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調查顯示(回收有效問卷3,478份),過去一年內,71%的受訪者表示,學校「有」安排心理健康宣導活動;僅三成五「喜歡/非常喜歡」學校所安排的內容。進一步詢問,受訪者認為學校需要補強或改善的心理健康資源前四名依序為「設計更多元的活動」、「課程規劃」、「提供線上的諮詢服務」、「教材」,顯示校園需有更多元的心理健康資源及固定課程規劃的必要性,因此用心快樂社會企業與董氏基金會特別邀請網紅超強系列和Una拍攝#Noblue宣導影片,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心理健康教材。
2018-09-14

正向看待老化,有助於老年人因應壓力

根據一項2016年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對於老化抱持正向態度,讓老年人面對壓力情境時較有彈性。
2018-09-12

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不夠美,如何重拾自信?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4~2016年進行的調查,「外表」是高中女生不喜歡自己的壓力源榜首(34.9%),平均每5位青少女就有1位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一旦缺乏自信,就容易落入「自我實現的預言」,總是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而無法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是許多師長都應正視的課題。
2018-09-06

青少年心事悶著,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關!

「開明」、「專制」、「寬鬆」與「忽視」,哪種管教方式會讓孩子和父母更緊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平均每7個孩子就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且多數孩子會優先向教養方式「開明」的父母談心,其次依序是「專制」、「寬鬆」與「忽視」的父母。
2018-09-03

懶散兒想創業,爸媽該把錢借出去嗎?

孩子長大後若陷入財務困境,常會向父母討救兵。倘若孩子借錢是為了要創業,且創業的原因是無法適應職場生活,家長究竟該不該借?如果想拒絕,又該怎麼說才能不傷感情?本文專訪兩位諮商心理師,教讀者如何溝通而不傷和氣!
2018-08-31

Y世代心理轉大人,煩惱知多少

你身邊有18~25歲千禧世代的年輕成人嗎?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嗎?根據一項英國調查研究指出,英國的年輕成人每天感到壓力過大的時間超過六個小時,且有十分之一的人覺得沒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心中所擔心的事,他們必須獨自面對自己的恐懼,同時年輕成人的需求在過去幾年間因為網路上線和離線的壓力以及社會變革而有了很大的轉變,需要大家共同來注意。
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