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胖",共有175筆資料

乳癌年輕化,因為吃過油?

隨著經濟的富裕、社會的開放,愈來愈多女性在意胸前是否偉大,在書局也會看到琳瑯滿目的豐胸小秘笈與各種健胸運動書籍,而且總被擺在醒目的地方,吸引女性的目光。然而,我們除了注意吃什麼可以增加胸圍外,是否曾關心怎麼吃才能維持乳房健康,以預防乳癌呢?
2017-07-11

小胖威力症、唐氏症、威廉氏症…產檢3寶,避免生出染色體異常的寶寶!

看著寶寶順利呱呱墜地,是準父母的最大心願,但其中有1~3%的寶寶,一出生就得面對先天疾病的遺憾,想抹去心中的疑問與擔憂嗎?準爸媽們先來瞭解健康寶寶預約單的內容吧!今年3月底,前立委秦慧珠的兒子「牛牛」,由於小胖威利症所引發的糖尿病,再加上感冒發燒,酮酸中毒而導致呼吸衰竭,被送到榮總加護病房治療時,院方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牛牛在加護病房住了20多天才出院,其家人才稍稍鬆一口氣。
2017-07-11

小孩偏食怎麼辦?

孩子的飲食生活,在斷奶期後會越來越複雜。由於幼兒期是建立良好成年人飲食生活與文化的關鍵期,因此自3歲起,我們應該開始建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養成用餐的禮儀。以言教不如身教的態度,與顯而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均衡的飲食型態。教導方式盡量避免禁止或責罵,讓他們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
2017-07-04

台灣青少女生育率高於日韓!學校的健康教育教什麼?

社會快速變遷、家庭型態轉變,使得愈來愈多學童健康亮起紅燈,不僅染上菸癮、愛滋病,甚至不愛惜身體,企圖了結生命,面對日益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校園健康教育該怎麼做才能讓下一代從小打好基礎,學會照顧自己?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生活型態與健康問題也出現複雜的變化。為了瞭解當前學生健康隱憂與原因,以及學校推動健康教育遇到的難題,《大家健康》走訪相關專業人員,期盼透過學者專業知識與實務工作者的經驗,成為學校健康教育的借鏡。
2017-07-04

另一半不舉怎麼辦?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前,得先搞懂這些事

俗話常用「30如狼,40如虎。」來形容中年女性對性的需求,不過,對比同年齡層的男性卻恰恰相反。根據統計,40歲以上男性約半數有程度不一的勃起功能障礙,一旦小弟弟出現不舉,輕者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重者恐怕是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阻塞導致陰莖無法充血。但可別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有勃起功能障礙,診間不乏有20多歲的案例。泌尿科醫師提醒,年輕人不舉多半是因不良生活習慣造成,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甚至是肥胖患者,不得不慎!
2017-06-29

小孩愛吃零嘴,父母怎麼勸?

調查發現,全台近半數的學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不及格,其中1/4是過重的小胖子,有九成以上每週會吃零食,你家的小寶貝也愛吃零食,身材像吹氣球一樣,不斷發胖嗎?為了讓孩子吃得更健康,下回他們來討零食時,可別再「就範」,你可以有更高竿的應對法!前陣子新聞報導,有個小三男生,常吃炸雞、漢堡等垃圾食物,減輕心理壓力,久而久之,這個小男生因過胖,無法走動,必須開刀處理......
2017-06-25

妊娠紋、肥胖紋、生長紋,如何預防?

不少名模、女星過度瘦身,卻造成無法復原的「生長紋」,包括史卡莉喬韓森、凱特貝金塞,都被拍到胸前遍布紋路的照片……很多人以為妊娠紋是孕婦的專利,然而,迅速發胖、變瘦或長高,都可能在皮膚上留下無法抹滅的「擴張紋」!「媽咪,我的腰怎麼長這種怪怪的紋路,而且好癢喔!」國二的翔翔剛洗好澡就大聲嚷嚷,媽媽一看也覺得奇怪,「怎麼跟我懷孕時長得妊娠紋這麼像?」
2017-06-25

皮膚烙「蛇紋」, 淡化6撇步

很多人穿著短褲或較清涼的打扮,總有些顧忌,因為一條條有如蛇紋般的妊娠紋或肥胖紋,不小心就會暴露在外,難道這些條紋一旦長出,就沒有挽救機會了嗎?妊娠紋、肥胖紋、生長紋及萎縮紋等內擴張性條紋,雖然不會影響健康,但看著皮膚上多出來的紋路,總讓人怎麼看都不順眼。到底有什麼方法能淡化或消除這些內擴張性條紋?
2017-06-24

追緝高血壓候選人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去年醫界將高血壓標準向下修正,到底誰是「準高血壓」族群?打鼾、夜晚頻尿、睡醒易頭暈、疲倦,是血壓偏高的預兆嗎?多數人對高血壓耳熟能詳,其實高血壓不是病,但它和很多疾病密切相關,控制血壓,背後隱含攸關生死的意義。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說,有效治療高血壓三年以上,可減少死亡率5倍;中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張壓100毫米汞柱以上)患者,若不治療,其平均壽命將比一般人縮短十年以上。
2017-06-16

胖到肝包油,怎麼減肥能遠離脂肪肝?

現代人營養過剩,小胖哥、小胖妹隨處可見,最新統計顯示,國中一年級學童,高達八成有脂肪肝,這樣的現象正常嗎?事實上,過度放縱脂肪肝囤積,肝癌可能提早找上門!台灣有多少人有脂肪肝?據統計,6~12歲的孩童中,4/1~3/1的孩童有脂肪肝。成年人方面,約3/1的人口有脂肪肝。擔負著台灣經濟的上班族,約每2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以性別區分,女性脂肪比例本來就高於男性,同樣是體重過重,女性比男性易罹患脂肪肝。
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