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藥",共有451筆資料

濕疹 痱子 日曬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中西醫如何止癢

夏季高溫濕熱,正是細菌、黴菌滋生的溫床,面對易復發的皮膚病,中西醫如何互補,雙管齊下治搔癢?新一代的非類固醇療法,使用上又要注意什麼?治療皮膚病,中西醫觀點及療程各有不同,中醫重「治本」,注重調養身體,讓皮膚病不再反覆發生;西醫則偏重發炎症狀的緩解;兩者療程不同,卻都可以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要中西醫合併治療,只要錯開吃藥時間,就能讓身體「內外兼修」。
2018-03-14

止癢不求人,這樣做更有效

對付皮膚癢,許多人常尋求民俗療法,但有些方法卻適得其反,令人更不舒服,到底使用精油、殺菌藥水、冰敷、藥浴…哪個才是迅速、有效又不傷身的止癢法?
2018-03-14

揮別下背痛,你對症下藥了嗎?

很多人以為背痛是一種病,搞不清楚該看哪一科,或者到處找偏方,其實下背痛是一種症狀,不是臨床疾病,必須先弄清楚症狀成因,再對症下藥,不能只是治標,暫時減緩背痛,這就無法根除症狀。發生下背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與工作性質有關,例如護士、警察、農夫或碼頭工人,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得固定一個姿勢。
2018-03-14

維他命A、B、C、D過量補充更傷身!怎麼吃才對?

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4的民眾會每天吃保健食品,其中,維他命、鈣片、葉黃素分別占被食用種類的前三名。不過,許多民眾對保健食品都有錯誤觀念,以為只要補充保健食品,就能夠攝取足夠營養,甚至還有不少人把保健食品當作萬靈丹,以為吃了就能改善身體問題,反而忽略了保健食品與藥品間的交互作用、或服用過量導致的副作用。本文列舉幾種常見的維他命服用注意事項,提醒民眾不可不慎!
2018-03-13

改善過敏體質,中醫用哪些食療補身?

​過敏讓你困擾嗎?中醫強調醫食同源,用食療來改善過敏體質,似乎比較不會引起副作用,到底以中藥治療過敏療效如何?中西醫搭配治療要注意什麼?中醫又會推薦過敏者服用哪些調理體質的食物?
2018-03-08

人參湯.滴雞精.養肝茶或補肝膠囊能補肝嗎?吃對才養生!

你常超時上班,老是覺得疲累、沒睡飽嗎?看到標榜能補氣養肝的人參湯、滴雞精、養肝茶或補肝膠囊,是否忍不住想嘗試?到底這些產品要怎麼吃才能補足元氣、增強體力?
2018-03-01

若元錠、表飛鳴、愛表斯、綠藻錠,熱門整腸保健品大比拚

有腸胃困擾的人,肯定對WAKAMOTO、表飛鳴和愛表斯不陌生,到底這些整腸藥物差在哪?是否真能幫助排便?網路謠傳吃綠藻錠有助排便,真是如此嗎?專家提醒,整腸藥物不是功能多就好,適合自己最重要!
2018-03-01

別依賴酵素、益生菌!4個好習慣遠離便祕

很多人便祕時喜歡吃酵素、益生菌等營養補充品,殊不知酵素雖可整腸、助消化,卻沒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吃了酵素後,感覺排便變順暢,常是添加「刺激性物質」的緣故。專家提醒,服用酵素或益生菌改善便祕,是治標不治本,不宜太依賴,建議找出便祕的原因,並著手改善,才是治本之道!
2018-03-01

新血糖管理

別以為得了糖尿病,就得與美食絕緣,新的營養概念是「吃多少」比「吃什麼」更重要,透過飲食管理、運動強化及藥物治療,糖尿病患將不必再為了血糖控制,與美食斤斤計較。隨著時代進步、醫療觀念演進,現在對糖尿病患血糖管理的方式,已經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更人性化的飲食控制,針對現代人不運動的生活習慣,新的血糖管理原則在運動及藥物治療方面,都有了新的建議。
2018-01-24

重度憂鬱症會痊癒嗎?

憂鬱症可分為5類,分別是「身體疾病導致的憂鬱症」、「藥物導致的憂鬱症」、 「重度憂鬱症」、「輕鬱症」及「不典型憂鬱症」。除了身體疾病與藥物導致的憂鬱症,應根據病因對症下藥,最需接受治療且最易造成自殺的是「重度憂鬱症」,將不易痊癒且有慢性化的可能。 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國家精神神經研究中心,最近發表重度憂鬱症患者2年追蹤研究的預測指標,共完成117位個案,其中83位症狀緩解,34位未能緩解。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