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藥",共有435筆資料

孩子愁什麼?

年輕不再和無憂無慮畫上等號, 台灣七年級生每5人就有1人有嚴重的憂鬱傾向, 自殺已成為國內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三位, 青少年的憂鬱容易隱藏在哪些行為背後? 父母又該如何察覺孩子為憂鬱症所苦? 愈來愈多青少年談論憂鬱,老把煩死了、快要爆炸了、不想活了或鬱卒掛在嘴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在91年發表的「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的相關性調查」中發現,七年級生每5人就有1人有嚴重的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
2010-03-01

家暴環境中的憂鬱母親,毆打小孩可能性高兩倍

夫妻間的爭執也增加母親毆打小孩的頻率美國研究指出,罹患憂鬱症且又和丈夫有暴力爭執的母親,體罰小孩的比例是只受其中一種因素影響的母親的2倍。這項研究對象涵括約1萬3千名育有學齡前兒童的母親。其中超過1萬名為未罹患憂鬱症,也未遭受家庭暴力的母親;大約1700名為罹患憂鬱症但未遭受家暴的母親;另有500名為遭受家暴但未罹患憂鬱症的母親。只有236名母親既罹患憂鬱症又暴露在家暴風險中。
2008-11-01

6個讓心情微笑的好處方

拿著醫師的處方箋,站在藥局前領藥,你是否擔心服抗憂鬱藥會對健康產生副作用,不自覺又增一起憂鬱心事……還有什麼輔助療法能讓心放晴、也讓健康無負擔?雅麗一直受憂鬱症困擾,不時疑惑「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吃這些抗憂鬱藥會上癮或有副作用嗎?」、「是否還有其他方法?」
2008-10-30

憂鬱症治療為何無法使所有患者復原?

現有的憂鬱症治療為何無法使所有患者復原?日新月異的醫療進展,替憂鬱症患者在治療及用藥上,開啟了新的方向。
2004-07-16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民生報、大成報,醫藥版主編如何話健康?

報紙是民眾最唾手可得的資訊來源,各大報的醫藥版在取材、編輯上是怎麼抓住讀者的心?而每天都在接觸健康資訊的編輯者,又是如何管理健康?
2004-06-01

發生醫療重大失誤後,怎麼提升醫療品質

近來不斷發生醫療重大失誤事件,像是台北縣北城醫院護士打錯針和屏東縣崇愛診所給錯藥事件,造成民眾對醫療安全的恐慌,以及對基層醫療體系的不信任。北城和崇愛絕非單一事件,只是醫療安全問題的一角,值得深思。提升醫療品質的動力,應該來自於醫界自省的力量,可是目前主要是依賴主管機關的醫院評鑑制度。
2003-01-07

胡曉菁》憂鬱過後,跨步向前

她曾是偶像團體裡的一員,卻被說是最醜最胖的一個,之後罹患重度憂鬱症、暴食症,更讓她長達7年活在痛苦的深淵裡;然而,現在的胡曉菁已經走出陰霾,既堅強又積極,到底是什麼改變了她,讓她不放棄,不斷突破困境…...
2001-10-11

江千代 全力以赴,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美

她一直認為,學醫後能馬上服務病人是一件很棒的事,成功推行家庭計畫,更讓她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現在即使面對更年期,江千代依舊從容、自信,積極提升婦幼族群的就醫品質,因為她相信,生命美不美,端視個人的營造。早年,女生學醫是少之又少,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女生投入婦產科的領域是理所當然,不過,對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院長江千代來說,會成為婦產科專業醫師,其實是小時候的童年生活,就播下的種籽,「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看母雞孵蛋,對生命的認知是,小生命誕生時是一件很美的喜事,」江千代笑著說。
2001-09-15

想保鮮,吃的、擦的都得放冰箱?

有些人常把不吃的食物、藥物、當季用不著的保養品全塞進冰箱,導致冰箱像個藏寶櫃,要用時卻找不到或早過了保存期限,到底哪些物品不需被冷藏?又有哪些物品一定要放冰箱保存?

社交畏懼症

社交畏懼症常被誤以為是害羞,在公共場合會緊張、焦慮想要逃避,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或人際關係,目前藥物和心理治療都有不錯的療效,有類似的症狀應即早與專業醫療人員或精神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早上陽光普照、風和日麗好一個愉快的工作天,沿途將車窗搖下,清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才進醫院,急診室便傳來緊急會診,一名高二的女生因為頭痛由母親帶來急診,所有檢查都正常,母親卻堅持孩子有病要治療,不得已請精神科醫師來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