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檢查、就醫無所適從、用藥不當等狀況,都是老年醫療常見的問題。有別於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專科看診模式,在整合門診照護模式政策中的「高齡醫學整合門診」,透過單一科別即可全面評估長輩的整體身心狀況與生活功能,有助解決類似上述案例的困境,讓人生歲暮能夠更有品質。(延伸閱讀:阿公阿嬤心沉沉,沒病說病是什麼病)
簡化看病流程與用藥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亮宇表示,健保署積極推動整合性醫療服務的立意,便是希望降低病患看病診次、提升醫療品質。而相較於其他以單一器官疾病為導向的門診,針對老年病患更應關注其維持日常生活獨立的功能性問題,如營養不良、衰弱、失智、憂鬱、跌倒、尿失禁等老年症候群表現,「年紀漸增之後,身體機能會面臨更多狀況,無法使用同一把尺衡量,必須按照個別健康情形進行更細緻的調整。」高齡醫學門診遂應運而生。
還有一位年近八旬的長者,因精神不濟、缺乏活動力前來就診,檢視用藥後確認其不適是來自控制血壓藥物造成低血鈉的不良反應;但陳亮宇醫師觀察病人平日血壓還算平順,不需要特別服藥,果然停藥後,患者的生活便步入常軌,「如果老人家只是吃藥,卻沒有搭配正確的醫療衛教和適度的活動建議,可能反而會吃出毛病來。」
長者的健康狀況不同於其他年齡層,不適合套用單一疾病的治療準則,比方有病人儘管血糖數字控制得很漂亮,卻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必須從生理機能、記憶力、心情、營養狀況及身體是否出現其他問題等進行周全性評估,搭配治療、追蹤,才能促進高齡病患的照護品質。」以榮總來說,目前所有高齡醫學門診皆由單一醫師協助病患做多重疾病整合,特殊案例會加入其他專科醫師協同診治,並安排於不同診間分階段看診。
如果是年滿70歲且有下列情況的長輩,建議可前往高齡醫學門診諮詢,進行評估與藥物整合,包括:
陳亮宇醫師補充,即使是表達困難的老年人也歡迎來高齡醫學門診,並希望平常照顧長輩的家人或看護陪同就診,較能夠反映真實狀況。行動不便或已臥床一段時間的長者,一般於門診初步諮詢後,醫師會針對個人狀況與不同階段提供適合照護的建議,譬如之後也許協調醫師或醫療團隊到家中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整合服務,減少長輩長期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之苦。
多了貼心設置
老年照護更全面
1. 進入網站後,先在「方案種類」選擇「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
在查詢列表上(如下圖)可看見幾項英文代號,其中標註「X」者,是將同一個上午或下午的門診透過資訊系統整合,以減免門診與掛號費用的門診,但檢驗費和藥費並沒有減少,看診的醫師及診次也一樣多;門診名稱前加註QRS者,則是針對「複雜共病、多重用藥、高就診次」病患所提供的實質整合門診;而其他代號分項是醫院端跟健保署申請費用時進行區隔之用,跟一般民眾看診較無太大關係。
此外,針對老年病患因發燒、呼吸不順或其他急性症狀,又回到一般急診或其他專科病房治療,進而中斷照護的延續性,並再次衍生用藥問題,因此部分醫院會額外增設高齡醫學急性病房提供全人化連續性醫療照顧服務。
陳亮宇醫師表示,特設高齡醫學病房的醫療院所,能夠提供病人全盤性的規劃,讓後續所有治療順暢銜接,減輕病患與家屬們的負擔,可做為能否提供更完整照顧品質的加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