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藥",共有451筆資料

藍色風暴來襲,學校能做什麼?

和青少年相較,大學生的生活重心不全在學校,但很多人不知道校園提供的資源其實很豐富。當身心遭憂鬱吞噬,學校往往是第一線的救援者,他們提供了哪些管道?如何將學生救出風暴?位在半山腰上,有寧靜的空間與寬闊的視野,學生或坐或躺,自在地聊天,傍晚時分還可坐在陽台眺望市區,暫時將煩憂拋諸腦後。
2017-12-27

3道藥膳,讓手腳暖呼呼

冬天手腳一冰冷,就特別容易畏寒,與其大費周章燉補,不如在平常料理中,交替運用藥材,活絡氣血,禦寒保暖。 在治療手腳冰冷之前,對於中醫所稱的「寒證」有必要進一步說明闡釋。一般而言,「寒證」指的是身體受到寒邪(如吹到冷風或吃冰),或人體素虛,本身陽氣不足所導致的一種現象。一般臨床表現為怕冷、面色蒼白、倦怠、四肢冰冷、小便清、大便稀等症。根據產生的病因,「寒證」可分實寒及虛寒。
2017-12-20

如何教家中老年長輩,不要隨便亂吃藥!

老年人常患多種疾病,用藥相對複雜,一個不小心,當心治病不成反「致病」!
2017-12-20

當氣喘、鼻炎大舉來犯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息息相關,甚至常聯袂出擊,折磨孩子,也苦了家長。所幸近年來,中、西醫針對患者體質聯手治療,幫助過敏兒不再屈服於病魔,由內而外抵禦疾病。就讀幼稚園中班的甜甜,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連打10幾個噴嚏,接著出現倒吸鼻涕的聲音,媽媽要她擤鼻涕,還不一定擤得出來;此外,她常覺得鼻子癢,因而無意識地扭鼻子,做出奇怪的表情。
2017-12-18

銀髮族如何看病就醫、正確用藥?

爸媽步入老年,年紀大了老是說這裡痛那裡痛,但是又說不出哪裡痛?不知道是真有疾病還是無病呻吟,想帶爸媽去看醫生可以怎麼準備,才能讓看診更有效率?看診後若需服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每天要吃的藥那麼多,副作用會不會交互作用?本篇也教銀髮族管理自己的藥物,讓服藥更安全放心。
2017-12-13

連福原愛都讚不絕口的「坐月子」文化,怎麼吃才對?

日本桌球天后福原愛與台灣桌球王子江宏傑結婚、成為「台灣媳婦」,十月中順利產下一名女寶寶。嫁來台灣的她不僅入境隨俗,近期更在日本官方部落格撰文,以「產後保健中心」為題,向日本人介紹台灣的坐月子文化。臺灣俗語說:「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中醫特別重視坐月子,認為坐月子的好壞悠關女性生產後一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是產後飲食至為重要,到底生產完該怎麼補才對?生化湯、麻油雞和十全大補湯,產婦坐月子能喝嗎?
2017-12-01

維他命A、E吃多恐心臟衰竭?魚油配阿斯匹靈提高出血機率?快搞懂保健食品7個服用禁忌

保健食品的功能在於保養身體,而非治療疾病、改善症狀,若對保健食品存有過高期待,以為多吃多保祐,小心踩到地雷!以往國人逢年過節、送往迎來,總會帶點伴手禮,例如:魚翅、鮑魚、洋酒等,可是近年國內外大吹養生風,伴手禮變成維他命、鈣片、銀杏、酵素、冬蟲夏草、靈芝等,市面上也針對不同族群的需求,提供各式保健食品。不僅如此,養生食品從生活周遭的超商、藥妝店,到郵購、網購、電視購物頻道,隨處可見「專家」推薦。
2017-11-12

安迪湯、保健功,名醫獨家養生處方

長年在門診、教學「忙、盲、茫」的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孫安迪,40歲那年爬2、3層樓梯就氣喘噓噓,才驚覺身體退化……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遇到毫無老態的年邁長者,親眼證實後天努力可彌補先天不足……這些人生際會,激發專家們研發哪些獨到的養生妙方?健康是現代人最關心的焦點,不僅要活得老、還要活得好。近年各種健康食品、養生法趕搭流行列車,種類繁多令消費者無所適從,究竟要多補充哪類保健食品?目前正風行什麼養生法?不妨聽聽學有專精的醫師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如何調養身體。《大家健康》特別訪問微生物免疫學博士,也是台大醫院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暢談他們的養生處方箋。
2017-11-08

我很健康,為何要接受洗腎治療?

甲先生年過花甲,屆齡退休,兒女也分別成家立業,正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原本身體福泰的他,過去沒生過嚴重疾病,他生性樂觀,也常葷素不拘的大快朵頤。
2017-11-04

EVE止痛藥和普拿疼差在哪?治偏頭痛藥物怎麼選

頭痛藥物有哪些?坊間常見的「普拿疼」,以及赴日本旅遊必敗的「EVE止痛藥」,到底有沒有效?藥房一排號稱專治頭痛的藥物,該怎麼選?有偏頭痛困擾的人,一定常聽到朋友這樣勸說「別老是吃止痛藥,止痛藥會傷肝、傷腎,最好等痛到不行時再吃!」殊不知這樣的說法,聽在醫護人員耳裡實在很傻眼,因為「這完全是錯誤觀念!止痛藥得在發作前半小時吃才有效,等到頭很痛時才吃,效果就差了!」此外,接種新冠疫苗後,若有發燒、疼痛狀況,別吃有消炎成份的EVE止痛藥,應服用含乙醯胺酚成分的藥品,例如普拿疼,就可舒緩症狀 (110.0928更新)。
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