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親子",共有253筆資料

孩子想做逃學威龍,父母得費心

「媽,幫我請假,我肚子痛」、「今天頭好暈,不想上學」、「上課很無聊,我不要去」……近來孩子常遍尋藉口不想上學嗎?拒絕上學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問題?媽媽發現升上國一的小偉,近來一起床就囔著不想上學。起初她不以為意,認為只是換了新環境、還沒適應,豈料情況愈來愈不妙。小偉除了不想去學校,更抱怨在班上沒朋友、沒人瞭解他,只要一出家門就焦慮不安、全身不對勁,逼不得已只好讓他請假在家。隨著請假天數愈來愈頻繁,父母看了心生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2017-10-06

後母真難為,教養習題如何解?

當繼親家庭漸漸興起,成為另類的家庭結構, 這群「親親小媽」也忐忑地捧著「後母經」, 在生育及教養之間,學著扮演稱職的母親...... 據內政部統計,96年女性再婚率為10%,男性26.7%。估算結果,再婚男女超過3萬對,顯示繼親家庭已成為新興的家庭結構。然而,走入繼親家庭的問題重重,能否都有好萊塢電影《親親小媽》淚中帶笑的情節?在繼親家庭的男或女,該做什麼準備?
2017-09-29

自殺問題與失眠有關?不要讓「睡眠障礙」影響情緒,釀成憾事!

根據統計,憂鬱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的比例高達一成五,如何減少自殺率成了憂鬱症防治最重要的一環,世界衛生組織亦將每年的九月十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不過,自殺到底能不能預防?根據一篇2017年6月刊載於《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治療失眠有助於改善情緒健康,降低自殺的發生。
2017-09-07

孩子依賴「表情符號」傳達心意,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從《表情符號電影》看青少年的溝通危機

表情符號是現在人打字聊天常用到的圖案,儘管以此為主題的《表情符號電影》,上映時評價兩極,但不少家長帶孩子觀賞這部電影時,不免也開始擔心:孩子過於依賴手機或網路上的通訊軟體,會不會影響溝通技巧?
2017-09-06

小時「中二病」,大時變「社二病」?擔心孩子白目難相處,該怎麼辦?

你聽過「中二病」嗎?在日本宅文化中,這個詞已經成了描述叛逆的青春期少年,最常見的流行用語,特別是在近幾年的動漫創作裡,更是將「中二病」詮釋得淋漓盡致。不只青少年、青少女,成人版的「中二病」又稱為「社二病」,想要避免孩子出現「中二病」、長大後變成「社二病,家長可以怎麼做?
2017-08-30

性教育,父母如何開口對孩子說?

不可否認的,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國內的父母通常很難大方的向孩子啟齒:「你是怎麼來到世界上的?」雖然新一代的父母比較不會用「石頭蹦出來的」、「垃圾筒撿來的」之類無稽之說來搪塞。身為父母難道認為學校會公開教導孩子如何在「性」劃出安全界限?父母們,別把性當作禁忌話題,而讓孩子不知保護自己,甚至誤嚐禁果當了小爸媽!
2017-08-17

嘴巴翹嘟嘟,是暴牙前兆?戒不掉奶嘴,增加暴牙危機?家長該如何在家訓練孩子,避免暴牙?

仔細觀察每個小朋友的嘴巴,會發現有些小孩的嘴唇翹翹的,看起來像兔寶寶一樣,雖然有的人認為這樣很可愛,好像隨時都在嘟嘴,讓人忍不住想親一下,但卻有人認為這樣很不雅觀。事實上,大部分的嘟翹嘴是因為暴牙,或是門牙的牙齒較大,將嘴唇向外推擠導致。而造成小朋友年紀輕輕就暴牙的原因,大多是吃奶嘴惹的禍!想要孩子能夠擁有一口整齊美齒,家長該如何做呢?
2017-08-11

甜蜜旅行,親情無距離

作家王文華曾說,「旅行創造共同經驗,可以讓感情更厚實。」不過,有些夫妻或親子好不容易挪出時間出遊,卻因彼此主導性太強,反而壞了興致,究竟身段要怎麼擺、行程要怎麼安排,才能讓旅行為親情加溫?夫妻出遊、親子同行,應該最甜蜜。然而旅行過程,一不小心就會「高高興興出門,吵吵鬧鬧回家」,甚至走上離婚之途。
2017-08-06

孩子害怕看牙醫,哭鬧不已,該怎麼幫他消除恐懼?

牙科儀器尖銳的轉動聲,常令許多人害怕不已,尤其是小朋友一進到牙醫診所,聽到各種機器吱吱叫的聲音,常會神經緊繃、甚至嚎啕大哭!但對小學三年級前的孩童來說,因為手腕力量不夠、潔牙技術也不佳,很容易就會蛀牙。然而,牙齒是人體咬碎食物、吸收營養的第一道關卡,一旦牙齒蛀壞了,不僅會影響孩童生長發育,還會影響未來恆齒的發展。到底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小孩不哭不鬧、乖乖讓醫師治療蛀牙?
2017-08-03

當孩子被性騷擾或性侵,家長怎麼陪他走出陰霾?

性侵的新聞時有耳聞,為人父母者,最怕的就是孩子受到傷害,當孩子被性騷擾或性侵害,父母該如何避免傷害擴大,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痛苦陰霾?自從女作家林奕含自殺後,遺作也被眼尖的網友揭露出狼師、誘姦等夢魘,無不提醒現代父母不能從家庭性教育缺席。愈來愈多家長開始與小孩談論性侵新聞,教小孩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了解身體的自主權,只是若小孩無意講出他被老師或親戚觸摸私處,父母該怎麼回應?又該怎麼幫助小孩走出陰影?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