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台大醫院",共有41筆資料

乳房纖維囊腫、纖維腺瘤會惡化為乳癌嗎?乳房檢查發現有鈣化點,怎麼辦?

婦女在等待乳癌篩檢的結果期間,猶如面臨審判般忐忑不安,對於切片檢查或持續追蹤的建議,往往不知 何者較好? 由於生活型態、環境與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乳 癌發生率逐年上升;也許是醫學常識偏差或觀念保守 ,台灣乳癌被診斷出來時多已屬晚期階段,使得死亡 率居高不下。衛生署因此將乳癌列為重點防治癌症, 並於去年委託乳房醫學會訓練全國衛生局所護士,指 導她們執行乳房理學檢查(觸診),希望在 3年內由 公衛護士完成百萬婦女篩檢,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 治療,降低死亡率的目的。近來許多婦女在社區或工 作地點接受衛生所護士觸診檢查,若有懷疑即被轉介 到醫院,進一步安排乳房超音波或X光攝影檢查,某 些婦女因此發現早期乳癌,而能早期治療,有較佳的 存活機會,甚至完全治癒。 乳癌篩檢多用觸診與超音波 在乳癌篩檢過程中,有些婦女在經由超音波或X 光攝影後,被告知有不確定的病兆,需進一步作切片 檢查,以確定是不是乳癌;也有婦女經檢查發現有良 性腫塊,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在這些等待的過程中, 難免有人忐忑不安;聆聽報告時,更如同面臨著審判 。經醫師解說與建議後,許多婦女仍不曉得如何是好 ?其實大部份的乳房腫塊多為良性,乳癌僅佔極小部 份,婦女大可不用過度驚慌。 乳癌篩檢不同於乳房腫瘤診斷,篩檢乃是在無症 狀的健康婦女上,藉由觸診、超音波及X光檢查,達 到早期發現乳癌的目的。歐美進行篩檢的工具,多為 觸診加上X光攝影,除非經由這兩種檢查後仍有懷疑 ,否則不會安排超音波檢查。由於X光攝影在腺體組 織緻密(脂肪比例低)的乳房上檢查效果較差,而台 灣婦女多為緻密性乳房,因此超音波在台灣乃被大量 運用於乳房篩檢。台灣的臨床經驗顯示,超音波的確 可偵測到許多X光所未能發現的乳癌,但若運用於無 症狀婦女的篩檢,超音波除了偵測出早期乳癌外,常 會發現許多良性或不確定的腫瘤,而增加確診(細胞 抽吸或組織切片)的動作,並導致病人不必要的焦慮 。歐美多運用X光進行乳癌篩檢,強調提升其陽性預 測值。所謂陽性預測值,即乳房攝影時若懷疑為乳癌 HeaL H F alL <173> J nE 2000 41 疾病防治 ,經確診後的確是乳癌的比例。陽性預測值高,即意 味著因篩檢引起的不必要確診(結果是良性)及焦慮 得以降低。超音波運用於篩檢,無法確定陽性預測值 如何,若多為良性變化,的確會增加受檢婦女的焦慮 。 是否罹癌需再檢查確認 當婦女面臨手術切除或持續追蹤的選擇,不知如 何是好時,下述原則可做為參考:由觸診、超音波或 X光三項檢查診斷是否一致及惡性懷疑度高低,考慮 是否採行細針抽吸細胞檢查、粗針穿刺組織切片或手 術切除。 三項檢查懷疑度低,且細胞檢查為良性,可能即 不需開刀切除。任一檢查強烈懷疑是乳癌或三項檢查 一致懷疑時,即使細胞檢查良性,仍應考慮組織切片 或手術切除,以避免細胞檢查偽陰性的可能。若切片 或細胞檢查診斷非惡性,則視情況半年或一年後再以 超音波或X光追蹤。若三項檢查均無懷疑,則依下列 原則,決定是否做細胞或切片檢查。 (1)腫塊是否觸摸得到?摸得到的腫塊應謹慎處 置,可根據超音波決定處理方式。一是纖維囊腫,也 就是超音波並未發現腫瘤,因此除非X光有其他發現 ,則不須進一步作切片檢查;另一情況為單純囊腫或 水囊,超音波可以清楚地辨識,這只要追蹤或以細針 抽取,確定內容物為液體而非實質腫瘤即可,並不需 切除;若是良性纖維腺瘤,一般而言,觸摸不到的腫 瘤即便是惡性,通常亦屬早期,因此未觸摸到的腫瘤 不論是惡性或良性,均不必太過驚慌,可從容接受檢 查。若腫塊觸摸不到,且超音波判定為良性腫瘤,應 可採定期追蹤(半年),不需開刀切除。若腫瘤觸摸 不到但超音波不確定良性與否,則可在超音波導引定 位下,以細針抽吸以作細胞檢查,若排除惡性的可能 ,即不需切除,半年再追蹤即可。 (2)腫瘤為單一或多數?多發腫瘤同時存在時, 逐一穿刺或一併切除檢查,並不實際。可考慮針對懷 疑度較高者檢查,而後每半年作超音波追蹤。 定期檢查可以早期治療 持續追蹤亦是確定診斷的方法之一,醫師若經觸 診、超音波及X光後,並未懷疑是乳癌,即會建議追 蹤,待半年後再檢查或許會較確定;即便屆時診斷是 乳癌,也能早期發現而不使病情延誤;若確定非乳癌 ,則可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婦女在三項檢查後,除了乳癌外,可能會聽到醫 師提到下列良性疾病名稱或現象,其處置方式如下: (1)纖維囊腫或水囊: 50%的婦女臨床上可觸 摸到此類纖維囊腫的硬塊,而 90%的婦女若經切片 將可發現此組織變化,因此纖維囊腫並不是真的病理 變化,而較似生理變化。存在纖維囊腫的婦女得到乳 癌的機率,並不會因而較高。 (2)纖維腺瘤:最常發生於 20、 30歲的年輕婦 女;乳房纖維腺瘤是良性腫塊,並不是乳癌的前身。 纖維腺瘤日後變成乳癌的機會微乎其微,所以與鄰近 或對側乳房組織發生乳癌的機會相當。因此婦女若不 想切除整個乳房,亦無需切除纖維腺瘤,除非有腫瘤 引起的症狀(如疼痛)或焦慮等個別因素。文獻有少 數病例報告,經切除者可見內有乳癌病灶;因此,美 國醫師會建議切除即使診斷為纖維腺瘤的腫塊,而歐 洲醫師則可能建議繼續追蹤。 (3)顯微鈣化點:X光攝影有時會發現明顯的白 點,通常是鈣質沈積的結果。其存在可能伴隨許多良 性乳房疾病,少數則伴隨早期乳癌(原位癌)而出現 ,顯示許多不正常增生細胞的死亡。良性或惡性的鈣 化通常可以分辨得出來,如果鈣化點疑似乳癌,應以 X光攝影定位,切除病兆化驗。良性鈣化點可一年後 再追蹤攝影;較不確定的鈣化點,應考慮半年追蹤, 比較是否有變化。 定期乳癌篩檢,並不能遏止乳癌的發生,但可以 因此較早發現乳癌,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高危險 群婦女自 30歲起,應定期接受醫師觸診,必要時安 排超音波; 35歲左右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 40歲 起每年一次醫師觸診,並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 查。 註:本文是中央健康保險局與台灣諾華公司合辦的健康系列講座之一, 健康講座將持續至 9月,詳情可洽台灣諾華公司( 02)23227375。 HeaL H F alL <173> J nE 2000
2018-04-25

攝護腺肥大怎麼辦?

攝護腺肥大俗稱男人的「長壽病」,40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比例會愈來愈高,假如有尿流變細、小便斷斷續續或頻尿等現象,更要注意日常保養。 50歲以後,李先生明顯感受到自己如廁的時間加長、流量細小且尿流斷斷續續的,這樣的情況常讓擔任主管、急著重返會議室的李先生覺得沮喪,經過泌尿科醫師診斷後,發現自己的問題是俗稱「長壽病」的「攝護腺肥大症」。 攝護腺又被稱為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屬於生殖系統的一部分,攝護腺位於膀胱出口處,包圍著尿道。攝護腺會分泌部分精液,幫助精子排入尿道,增加精子的活動力及生殖力。
2018-04-25

健康運動,減少傷害

了解了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後開始運動,怎麼反而伴隨了運動傷害?為了促進心肺功能而運動,卻有人猝死於心臟血管併發症?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身心可帶來無數益處,這是無庸置疑的,許多醫學專家也不斷地鼓勵我們平日應有持續運動的習慣。但是,不當的運動卻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或心臟血管系統的併發症,對健康與日後生活影響深遠,這是我們在享受運動對健康的效益與樂趣時無法輕忽的,運動前更應多多充實有關於健康與運動的正確觀念。
2018-03-09

台大醫院急診部,與死神鬥智的衝鋒團隊

去年年底,胡志強夫人邵曉鈴因車禍, 引起民眾對於急診與災難醫學的重視,若不幸發生意外,緊急被送進台大急診,各項創新的規劃、先進的儀器、不斷精進的醫療團隊,都能讓民眾在意外發生時,多一份安全保障!
2017-05-04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皇》突破生命的每一種可能

李伯皇身為肝腎移植手術權威,對待病人總是事必躬親,數千人在他那雙因長期執手術刀、布滿傷疤的手中重生。他將生活全貢獻給醫學和病患,自己的事往往拋諸腦後,也唯有這份執著,才能創造生命的精彩性。
2006-06-01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抗SARS英雄,再戰禽流感

SARS時期,專門追查奇特傳染病的張上淳,站上第一線,協助控制疫情;時隔兩年,他重披戰袍對抗禽流感,捍衛國人健康。面對這波新興傳染病,本期專訪除了教你以知識取代恐慌,也更進一步認識這位破解怪病的「醫界柯南」。
2006-01-11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宋維村》伴小雨人迎向陽光

在國內心理衛生的領域中,宋維村一直扮演推手的角色,協助提升精神科醫療教育,建立評鑑制度,改善醫療品質,也致力於自閉症兒童的診治,推動成立基金會,以虔誠奉獻的決心,引領小雨人迎向陽光。中國人的祝福詞彙中,「身體健康」是最受歡迎的吉祥話之一,不過,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宋維村最關注的,卻是在醫療體系中較不被重視的「精神健康」。
2005-10-01

心臟外科醫師林芳郁》只要是對的,我就要做!

林芳郁自認有「追求挑戰,做到最好」的個性,從走上醫學開始,他就抱著不怕多做,就怕少學的心態,他勇於改革急診室,施行雙軌救護制度,曾經想在55歲時卸下教職,到台東蘭嶼行醫的他,現在接下台大醫院院長的重擔,他將把百年台大帶向怎樣的境界,另人期待!
2004-09-04

肌膚密碼的探索者-紀秀華(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

助人的熱忱讓紀秀華踏入了醫學的殿堂, 敏銳的觀察力讓她一頭栽進了皮膚醫學的領域, 儘管流行的驅使,大家只關注到光鮮的美容醫學, 她仍堅持,基礎的研究要紮實, 皮膚科醫師若和美容師無異,就不用玩了…… 雖然景氣冷颼颼,街坊巷弄仍蹦出一間間美容工作室,百貨公司的化妝品專櫃也不乏消費者駐足,與美麗有關的需求未曾停歇,且逐步拉大市場版圖,伴隨而生的皮膚醫學或美容整型,儼然成為21世紀醫療新顯學。 正式邁入21世紀的一月號,我們專訪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也是現任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紀秀華醫師,聽她談談皮膚醫學的研究趨勢及門診病人最常犯的觀念迷思,也聊聊她自己的皮膚保養之道。
2002-01-09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國晉》矢志引領減肥走向專業

為了幫助民眾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三年前,黃國晉於台大開設「減肥門診」, 去年年底,更與一群專精減肥醫學的醫師,共同成立「台灣肥胖醫學會」, 對肥胖市場進行「總體檢」,為民眾的健康安全把關。 肥胖,已被許多國家認定是一種慢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提出警告:「肥胖是21世紀世界各國都必須面臨的健康問題。」
20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