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台灣",共有137筆資料

「減少暴露」不等於「減少傷害」,美國政府沒有批准加熱菸為減害產品!

針對有心人士透過公民新聞等網路平台傳播,誤導「iQ*S加熱菸通過FDA為『菸草減害產品』審核」!對此,董氏基金會澄清,美國政府始終不認同、也沒有通過加熱菸為「減害產品」,最後只是勉強以該產品為「減少有害物質暴露」,採事前申請通過上市,呼籲政府,不應開放仍含有58種有害化學物質的加熱菸!
2020-07-09

外遇不是從小三出現才開始!當婚姻幻滅,誰是「離婚」推手?

婚姻裡,因為原生家庭形塑的自我價值觀、性格、動機或慾望各異,影響我們對未來伴侶的選擇與互動也不同,這種影響即是心理學上所謂的投射。研究顯示,我們常不自覺選擇了最熟悉,但非最適合的那位,亦即父或母性格的複製;或者為了極力避免自己的家庭落入另一次不幸,而對伴侶的輪廓有種種的設限與要求。
2020-07-02

「台灣蝶王」王冠閎:讓世界知道,台灣選手也可游進奧運準決賽!

奧運游泳國手王冠閎在2021東京奧運男子200公尺蝶式預賽游出1分54秒44,突破個人保持的全國紀錄;然次日上午16強準決賽中,因受到賽程安排影響,身體較疲勞,未調整到最佳狀態,沒能順利晉級決賽。游泳為國外主流運動之一,投入此項目訓練的運動員人數相當多,競爭激烈,王冠閎表示,雖結果不如預期,但仍讓世界知道,「台灣選手也是可以游進奧運準決賽的」。(110.0729更新)
2020-06-29

如何陪伴孩子認識躁鬱症,並且同理他人?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但不論好壞,總在自己能克制的程度,而且多半有原因,像是中大獎、被開除等。然而,躁鬱症患者會出現情緒高昂的「躁期」,也可能伴隨情緒低落的「鬱期」,兩者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交雜貨合併出現。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平均發病年齡比重度憂鬱症早,僅在30歲左右(重度憂鬱症是40歲)。當親愛的父母或家人深陷情緒困擾,面對親人的脆弱,孩子常處於恐懼、不安之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該如何陪伴孩子、引領他們勇敢向前?又該如何幫助自己,並且同理他人?
2020-05-29

黃筱雯獲東奧拳擊銅牌寫下台灣最佳成績,「刻上國家的圖騰,為所愛的人揮拳而戰」!

台灣拳擊女將黃筱雯今天(4日)出戰東京奧運女子51公斤級4強賽,對上土耳其選手恰基羅格魯,經過三回合比拚,勇獲銅牌,也是台灣第一面奧運拳擊獎牌,別具特殊意義。黃筱雯賽後情緒激動、當場落淚,她說,很榮幸可以幫台灣拿下這份榮耀,也完成她「第2個父親」恩師劉宗泰的心願。(2021.8.4更新)
2020-05-27

2020世界無菸日主軸:「真相大白:菸商鎖定新世代」民團呼籲立即修法!

董氏基金會指出,跨國菸草公司2011年起全面介入行銷電子煙,2015年再推出加熱菸,以擴大市場營利。世界衛生組織(WHO)揭露菸草公司鎖定年輕人行銷新型菸品,將2020年菸害防制主軸訂為「真相大白:菸商鎖定新世代」,促請各國政府確實管控或禁止新型菸品危害、保障下一代健康。
2020-05-26

浴室傳來大樓菸味,專家教你檢修排氣扇自救

菸味飄進衛浴間,若懷疑是鄰居在浴室抽菸引起,向公寓大廈管委會反應,管委會卻消極不作為,無法改善菸害問題,怎麼辦?住戶想遠離菸害,該如何自救?
2020-05-18

用行動電源充電釀火警?梅雨季除濕機這樣使用才安全!

這一個月以來,台灣似乎很不平靜,從四月底台北林森錢櫃大火,造成六死多傷、五月初前高醫院長女兒一家五口在家中葬身火海、到前幾天桃園透天民宅、楊梅紙工廠深夜大火……短短半個月內,接二連三傳出火警,讓不少民眾擔心不已,網路上甚至還流傳「高雄透天厝失火,燒死5人。是因為在充行動電源,導致引起的火災」、「家中延長線是否有安全鎢絲的」謠言訊息,儘管高雄市消防局第一時間就回復起火原因還在調查中,但仍止不住謠言散播、也撫平不了民眾焦慮徬徨的情緒……
2020-05-15

Taiwan can help!台灣醫界聲援WHO,指正國際期刊錯誤,強調吸菸易致新冠肺炎重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吸菸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然而,近期有研究出現不同的結論,而這些研究被人以既定立場引用、傳播。世界衛生組織昨日發表聲明指出,吸菸者若是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將更可能導致重症及死亡,且目前無證據顯示菸草或尼古丁可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
2020-05-13

新冠肺炎居家防疫,卻助長家暴事件?該如何陪伴受虐兒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沒想到卻意外助長暴力?因應疫情,各國政府相繼推出防疫政策,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居家防疫和在家工作措施。然而,卻有人因不滿生活失去掌控,而把氣出在家人身上,導致全球家暴案件急速上升!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家庭卻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當家庭暴力成為家庭祕密,「家」不再是安全、避護的避風港,在孩子最恐懼時,該如何陪伴他們跨越情緒陰影、勇敢前行?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