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偏頭痛來臨時,常面臨要不要吃止痛藥的抉擇,事實上,服用止痛藥的「時機」很重要,若忍到不能再忍才吃,錯過「黃金治療期」,痛,反而止不了!
現代人生活既緊張又繁忙,一旦頭痛,「吞止痛藥」幾乎成為解除頭痛的首選,究竟治療偏頭痛的止痛藥何時服用最有效?吃多身體會產生抗藥性,愈吃愈沒用嗎?若常吃,會不會終身依賴藥物?本篇專訪台灣頭痛學會常務理事、活水神經內科診所院長王博仁,為困擾的你,解開心中謎團。
頭痛發生後的60分鐘內服用
止痛效果最好
偏頭痛患者在頭痛開始時,難免會有緊急需服用止痛藥的情況,這時不論是市售成藥,如普拿疼、百服寧、阿斯匹靈等,或醫師的處方藥,如英明格,都應在「頭痛發生後60分鐘內」盡快服用,且盡量放鬆心情,最好能休息一下。
王博仁表示,偏頭痛開始的20~60分鐘,體內周邊神經開始敏感化,須把握這段時間盡快服用止痛藥,否則頭痛超過60分鐘,體內中樞神經敏感化後,止痛藥的止痛效果就有限了!因此,偏頭痛發作後,若需服用止痛藥減緩,一定要掌握黃金60分鐘!
藥吃多了 反而沒效果?
根據王博仁的臨床經驗,超過六成的慢性每日頭痛患者,都曾濫用或仰賴市售止痛成藥,而市售的止痛成藥成分各有不同,最常見的是含阿斯匹靈、咖啡因和乙醯氨酚,病患常沒根據體質狀況,亂買止痛藥來吃,不但消除不了頭痛,還白花錢。他表示,患者若長期靠服用止痛藥抑制偏頭痛,身體會產生抗藥性,導致藥效愈來愈不顯著,也會因長期服用藥物,對胃、肝、腎或其他器官造成傷害,因此,建議經常性偏頭痛患者,務必就醫診治,不要將止痛藥視為治療頭痛的神仙妙藥,否則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
另外,有些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如心絞痛病、心肌梗塞、腦循環疾病的藥物,易使偏頭痛的情況加劇,服用上述藥物者,應注意服藥後是否偏頭痛發生或加劇,若有此情形,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換藥。
怎麼減輕藥物潛在威脅?
偏頭痛和許多慢性病一樣,對患者而言,「自身觀察」及「配合醫師診療」一樣重要。王博仁表示,偏頭痛的發作原因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有偏頭痛困擾的人,一定要對飲食、用藥和生活習慣多做紀錄。
在飲食方面,長期注意自己吃了什麼類型的食物或多少分量後,頭痛會伴隨產生,方便阻斷飲食誘發的偏頭痛。在藥物方面,多留意自己吃什麼成分的止痛藥最有效,較不會有副作用,如此才能在突然頭痛又無法就醫時,正確購買適合的成藥。至於生活習慣方面,多放鬆心情,不要過分焦慮緊張,另外,規律的作息及適當的運動,也是降低偏頭痛機率的好方法。
當然,進一步配合醫師處方,更能降低藥物的傷害性,王博仁說:「這是觀念問題,有偏頭痛仍要進行『預防性用藥治療』,有些病人有偏頭痛和想減肥的問題,有些病人有偏頭痛和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有些病人有偏頭痛和憂鬱的問題……醫生可依據不同症狀,讓一種類型的藥物治療兩種問題,一次達到兩種以上的效果,不是很棒!」
市售止痛藥,主要成分一覽表
成分/藥名 | 阿斯匹靈 (Aspirin) |
乙醯氨酚 (Acetaminophen) |
Ethezamide(水楊酸衍生物) | 咖啡因 (Caffeine) |
其他成分 |
腦新散 | 270毫克 | 100毫克 | 60毫克 | ||
速定二層錠 | 227毫克 | 125毫克 | 25毫克 | Antacid | |
散利痛 | 250毫克 | 50毫克 |
Isopropylantipyrine (150毫克) |
||
必治妥百服寧 | 325毫克 | Antacid | |||
普拿疼加強錠 | 500毫克 | 65毫克 | |||
普拿疼 | 325毫克 | ||||
齒痛五分珠 | 300毫克 | 400毫克 | 80毫克 | Bucetin(200毫克) Bromvalerylurea(180毫克) |
|
五分珠 | 520毫克 | 260毫克 | 32.5毫克 | ||
明通治痛丹 | 200毫克 | 350毫克 | 50毫克 | Bromvalerylurea(200毫克) | |
斯斯解痛錠 | 500毫克 | 30毫克 | |||
長安止痛錠 | 267毫克 | 300毫克 | 83毫克 | Bromvalerylurea(100毫克) |
註:表格中的其他成分,功能是搭配主要成分來幫助止痛。
資料提供/台灣頭痛學會常務理事王博仁
止痛藥的成分,有哪些功效、副作用?
主要功效 | 副作用 | |
阿斯匹靈 | 有退燒、止痛、消炎、預防腦中風及冠狀動脈疾病等功能。 | * 刺激腸胃,易造成潰瘍。 * 手術不易止血。 |
乙醯氨酚 | 幫助中樞神經止痛。 | * 短時間大量服用會傷腎、傷肝。 |
Ethenzamide (水楊酸衍生物) |
有陣痛、解熱效果,但效果較阿斯匹靈差。 | * 食慾不振、口渴、口苦。 * 副作用與阿斯匹靈相同,但較弱。 |
咖啡因 | 可紓解血管性頭痛,刺激交感及中樞神經系統。 | * 刺激腸胃。 * 失眠。 * 心悸。 * 利尿(過度利尿會傷腎)。 * 神經質。 * 頭痛。 |
資料提供/台灣頭痛學會常務理事王博仁
圖片攝影/林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