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教養",共有148筆資料

《花甲男孩轉大人》教你人生的5件事

在上週完美落幕的《花甲男孩轉大人》(以下簡稱《花甲》),以貼近生活的風格打動了許多觀眾,「我家也是這樣!」的感慨在觀賞過程中不斷地湧現,正是這樣的連結感,讓不少網友都在最後一集播出後紛紛表示捨不得結束。但是,就如同結尾所說的:「故事雖然暫時結束了,但人生還在繼續。」花甲一家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們仍在名為現實的故事中走著,而當我們在真實生活中遇到了《花甲》裡出現的問題,該如何應對呢?
2017-07-18

父母離婚影響孩子未來幸福和愛情觀?《花甲男孩轉大人》教單親孩子愛的練習題,學習不要放棄幸福的權利!

「家人」的定義是什麼?當父母離婚,不在孩子身邊,或因故離家出走,他們還算是家中的一份子嗎?在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中,主角鄭花甲的媽媽林靜雲,因為丈夫家暴而離家出走,雖然情有可原,但她在花甲心中所造成的疤痕,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治癒的。
2017-07-14

【健康懶人包】別讓你家的獨生子女,成為任性的公主或媽寶!要寵也要教好

現代人晚婚,結婚之後對於生小孩這事,許多也是敬而遠之!就算有生育計劃,在通貨膨脹、物價高漲、房價不跌的年代,大多只打算生一個就好。獨生子女大多成了家中的寵兒,不能打無法罵,更有阿公阿嬤當靠山,當心這樣養出任性的公主或媽寶,到時後悔也為時已晚。面對獨生子女的教育,你該注意哪些事呢?從小沒有手足相伴,在人際關係上,又該如何幫他一把呢?
2017-07-12

床頭吵,怎麼床尾合?

有的夫妻因吵架,吵到兩敗俱傷,最終揮手說「拜拜」;有的夫妻卻能愈吵愈相愛,在爭吵中磨合理解,感情指數上升...... 不想離婚收場,該怎麼「吵」,才能讓感情增溫?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廖清碧多年前曾進行一次研究,發現夫妻間最多的爭執與「子女管教」、「婆媳不合」有關,但如果去除子女及長輩的因素,夫妻間最易引發的爭執,多與性、愛、錢三者有關。
2017-07-11

夫妻教養不同調,孩子難管教

傳統社會裡,妻子總擔負起在家「相夫教子」的重責大任,但在現今的社會中,雙薪家庭愈來愈多,教養孩子的工作也成了夫妻應一起面對的問題,可是,當教養觀不一樣時,夫妻該如何協調,才能齊心齊力?小四的禹傑沉迷網路遊戲,一回家就上網,把功課擺一邊。因爸媽都在外工作,家裡只有不識字的奶奶,也無法督導他的課業,漸漸的,禹傑的學業一落千丈。
2017-07-09

管教小孩,誰扮黑臉?

不少家庭在教養子女上,由媽媽扮黑臉、爸爸扮白臉,長久下來,媽媽與孩子距離愈來愈遠,內心飽受委屈, 到底扮黑臉的一方,要怎麼表達內在需求,請求另一半協助,別隔岸觀火?夫妻間教養小孩若齊心齊力,子女也不會發生「該聽誰的話」這類的困擾。但畢竟孩子教養牽涉到的議題廣泛,下述2個案例,提出專家的看法供作參考。
2017-07-08

「為什麼孩子不主動做家事、不喜歡分享東西給手足?」別急著怪孩子!親愛的父母,教養是有脈絡可循的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主動做家事,也不喜歡分享東西給手足,老師,這些問題我能怎麼解決?」在某次的講座機緣下,主辦單位很夠意思的,蒐集了一百多份家長的問題。整理問卷整理得有些眼花撩亂的,還出動了我寫博士論文的編碼能力(嗚)......但整理下來,也看到現代家庭裡的一些問題與盲點。發現,親子之間有因有果,但做父母的我們往往只看到孩子的果,卻不曾想過「因」可能是我們大人影響的.....
2017-07-07

說沒兩句就吵架?常見的親子溝通技巧大公開

親子間對話有如作戰,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碰不安全地帶,引爆家庭革命,以孩子為主體,並適時叫出Time-out,給彼此預備重新出發的力量!與孩子交談是門學問,親職專家敖韻玲提醒,重點應擺在「他想聽的,而不是我想說的」……
2017-07-04

家長必知的5不3要,從生活點滴拉近親子的心

你是否也曾不知如何與家中青少年溝通而苦惱?雖然每個家庭狀況不同,「用心」卻是把萬用鑰匙,用心體會孩子立場、找尋共同興趣、尊重孩子隱私權,才能開啟封閉的心房,營造甜蜜蜜的親子關係。許多父母覺得青春期子女離自己愈來愈遙遠,與孩子無話可聊、無事可做,其實只要用心找到親子間共同的交集點,一起從事喜歡的活動,就可大大拉近彼此距離。看看三位親職教育專家,如何在生活中與孩子心貼心。
2017-07-04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變得叛逆、愛頂嘴,這樣溝通能避免衝突

資訊爆炸的今日,是否讓你覺得現代小孩與以前大不同?親子間的距離愈來愈遠?其實,只要換個思維、多些信任和尊重,並聰明利用教養資源,你也可以是現代辣媽,和子女很麻吉!雖然親子間相處的原則從古至今皆然,但隨著年頭的改變,外在環境也跟著變動,大大影響了親子之間彼此對待、相處的方式與型態。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