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焦慮",共有227筆資料

改善孩子晚睡及睡眠不足,開啟心理健康防護罩

研究發現,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會誘發或加重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協助青少年建立規律作息及睡眠習慣,可找出干擾作息的原因,陪伴他們做4大調整
2025-03-31

研究:運動有效減輕產後憂鬱及焦慮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的事,但孕產期間可能身體不適或擔憂胎兒健康,產後要照顧新生兒也會承擔焦慮及壓力。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憂鬱與焦慮,並降低產後憂鬱風險,特別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2025-03-05

不重視霸凌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近來新聞接連報導職場霸凌事件,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職場霸凌者可能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易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3倍。
2025-01-14

引導孩子練習自我肯定,給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罩

面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除了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衛福部提供年輕族群諮商服務,應從初級預防教育著手,父母可引導孩子做3大練習,建立自我肯定的能力。
2024-11-25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衛福部統計,15~24歲的自殺率在2023年達到每十萬人10.9人,為了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情緒障礙議題,導入專業照護,今(14)日立委林月琴及范雲偕同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召開記者會,並邀請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國教行動聯盟及董氏基金會,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情緒障礙問題與專業照護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提升青少年情緒障礙照護資源。
2024-10-14

錯失恐懼症和過載的資訊 影響員工心理健康!

研究指出,87%的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造成敬業度降低、缺勤嚴重和流動率提升,導致生產力下降。另一份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加上過載的資訊,是影響員工心理健康和感覺累垮的主要危險因子。
2024-10-11

育兒壓力對爸爸的心理健康帶來挑戰

研究顯示,育兒壓力可能對爸爸的心理健康帶來挑戰,爸爸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前後開始增加,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趁著父親節關心爸爸們的心理健康,適時給予支持與協助!
2024-08-06

AI是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天兵阿榮》(Ron's Gone Wrong)是2021年的動畫電影,描繪未來人工智慧席捲全球,幾乎每位學生都有機器人朋友,主角卻遇到了秀逗機器人,因而產生冒險之旅⋯⋯然而,AI真的是幫助青少年擺脫孤獨感、憂鬱,促進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2024-05-31

數位化工作中保持正念 有助因應壓力

隨著Chat GPT、生成式AI的圖像與影片等數位科技應用漸普及,數位化工作場域為上班族帶來效率,還是焦慮?研究顯示,在數位工作場所中保持正念(minedfulness,與正向思考不同),有助於員工因應壓力、焦慮和倦怠。
2024-04-29

走出選後壓力症候群 別再憂鬱、焦慮

2024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結果出爐了,若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可能延續著憤怒、悲傷或恐懼的情緒。有這樣的感受,不要覺得孤單。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選後壓力症候群」席捲全國,顯示選舉帶來的壓力深深干擾選民的身心健康。
2024-01-18